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永霞  陈芳  黄文霞 《西部医学》2011,23(3):601-F0003
我院在2009年~2010年间用双极电凝和超声刀代替高频电刀为3例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和1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术中在严密监护下。生命体征平稳,起搏器工作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67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及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入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为有效和彻底的手段,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患者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在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仍有可能发生一些急、慢性并发症。本文对367例植入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4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4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睡眠障碍得到缓解。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对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丽玲 《西部医学》2010,22(9):1753-175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对19例高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术后自我保护能力。结果 19例高龄患者均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能熟练掌握。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临时心脏起搏器保护下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25例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时心脏起搏器保护下行前列腺汽化电切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方法25例患者中有24例均于外科手术前行经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1例放置永久起搏器。结果全部患者于围术期安全撤除临时起搏器,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外科围术期。结论在充分的围术期准备和处理下,临时心脏起博器保护下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问题,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56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膈肌痉挛2例,心律失常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运用西医及中医辨证施护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措施,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保护性"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保护性”应用的可行性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将10例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前半小时至24h内,Seldinger法经右股静脉,在C形臂X线机下置入临时心室起搏电极,起搏器工作正常后进行外科手术。术中、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0例患者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手术顺利。术后观察6h~2周撤除电极。除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因拒绝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撤除电极后第3日突发室颤死亡外,余病情均平稳,无并发症。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保护性”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对心脏疾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中的"保护性"应用价值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将70例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在外科手术前0.5h ̄24h内,在X线机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后置管放入临时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起搏频率一般设定为60次/min,起搏电压3 ̄5V,脉宽0.5ms,以VVI方式起搏。起搏器工作正常后进行外科手术。结果70例患者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其中15例患者在完全起搏的情况下完成手术,34例患者在部分起搏的情况下完成手术。使用电刀时将起搏模式改变VOO方式,无起搏脱漏现象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术后观察6h ̄3d撤除电极,病情均平稳,无并发症,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结论术前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疾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中"保护性"应用是一种简单、可靠、安全可行的方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脏永久起搏器容易受高频电磁信号等干扰,可能会影响起搏器工作,甚至威胁患者安全,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近来起搏器植入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接受磁共振检查、高频电刀等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医疗器械的诊断及治疗。近来,针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电磁兼容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及可用于起搏器依赖的高频电刀系统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埋置于体内,治疗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微创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方法门诊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4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10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220例。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38例,DDD54例,VVI84例;无症状组:186例,DDD50例,VVI136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测试情况,进行起搏器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无症状组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虽无不适主诉,却发现心电图及起搏功能异常。起搏功能障碍表现为电极脱位或微脱位共14例(外院植入4例),女10例,男4例,平均年龄(67.2±9.7)岁。有症状组患者,心室电极脱位VVI1例,DDD3例,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5例;无症状组患者,VVI电池耗竭2例,DDD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1例。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患者临床症状的原因,除了患者起搏器系统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外,主要是由于起搏器植入后未及时随访和优化起搏器参数,造成不适合的起搏工作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分析35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发生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8例,囊袋反复破溃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心脏穿孔1例,导线断裂1例,感知功能障碍5例,起搏功能障碍4例.结论 充分认识植入起搏器的相关并发症,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随访,进行起搏器植入后知识健康教育,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蒋靖波  伍于斌  张伟  潘迪光 《医学综述》2009,15(17):2707-2709
目的评估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施行电灼术减少术中出血,预防术后囊袋血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了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共83例,45例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均常规应用高频电刀进行电灼术,归为电灼术组;38例在术中均采用传统的压迫止血法,归为压迫止血组,比较两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3,P=0.261)。电灼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压迫止血组(t=-14.584,P=0.001),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压迫止血组(P=0.0173)。结论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常规应用电灼术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对心脏疾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中的"保护性"应用价值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将70例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在外科手术前0.5h ̄24h内,在X线机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后置管放入临时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起搏频率一般设定为60次/min,起搏电压3 ̄5V,脉宽0.5ms,以VVI方式起搏。起搏器工作正常后进行外科手术。结果70例患者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其中15例患者在完全起搏的情况下完成手术,34例患者在部分起搏的情况下完成手术。使用电刀时将起搏模式改变VOO方式,无起搏脱漏现象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术后观察6h ̄3d撤除电极,病情均平稳,无并发症,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结论术前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疾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中"保护性"应用是一种简单、可靠、安全可行的方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置入人工起搏器后施行胆道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三年来19例伴有缓慢心律失常并置入人工起搏器后施行手术的胆石症患者,对患者心率及起搏器的影响观察记录。结果:15例植入永久人工起搏器、4例临时起搏器的患者中,16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完成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术中均使用电刀、电凝,观察对起搏器均无干扰。结论:置入人工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胆道手术术中选用高频电刀、电凝对人工起搏器无干扰。  相似文献   

15.
严想元 《西部医学》2007,19(1):123-123,126
目的 探讨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使用超声刀替代高频电刀为主要切割、止血工具。结果 4例患者均采用超声刀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刀因对组织损伤小、无电流通过患者身体,用于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注意:①了解心脏起搏器性能及抗干扰能力。②监测心电功能。③遇到超声刀操作困难时,应结合血管钳等进行操作。④术者应有娴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及熟练操作使用超声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患者一旦植入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器械,它将终生地陪伴患者。如何保证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心身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心脏内科重要的课题之一。自1992年10月-2005年9月我院心内科安置永久起搏器269例,在植入术后,我们针对起搏器的特性,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进行了以患者的心身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指导,向永久起搏器的携带者传授相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精心护理则是确保起搏器安全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9~84岁,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等,临床表现有晕厥、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均在导管室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精心观察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和电极移位,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邵红  车贤达  屈百鸣  吴立萱 《浙江医学》2004,26(4):264-265,278
目的探讨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采取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其中29例作为治疗措施,21例为预防措施.结果行治疗性应用的29例中,20例患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后顺利度过危险期,待病因治疗有效、缓慢性心律失常好转后撤除临时起搏;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泵衰竭而死亡2例;接受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7例.预防应用21例中,顺利地行房颤复律、血液透析及外科手术治疗19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例.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方法简便,成功率高,起搏电极稳定,在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43例患者在临时起搏器保证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安置时心脏起搏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31-2232
目的:总结高频电刀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13年上半年80例患者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情况。结果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80例患者均未发生电烧伤。并且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只有了解高频电刀与负极板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才能更安全地使用高频电刀,使患者免遭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