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佛山市陶瓷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卫生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控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 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24家陶瓷企业作业场所中的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 检测生产性粉尘774份样品,合格样品723份,合格率为93.4%;检测噪声422个作业点,合格点数338个,合格率为80.0%;高温作业条件检测58个作业点,合格点数45个,合格率为77.6%;硫化氢、一氧化碳各检测121份样品,全部合格(100%);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5%;工作场所总体通风抽排满足要求.结论 陶瓷企业主要存在粉尘、噪声及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业卫生监管等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陶瓷行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为加强职业卫生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有关规定,开展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噪声强度,高温作业气象条件等有害因素的检测,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18个作业点,检测点的浓度为4.2~57.5mg/m^3分别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0.68~22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10.8%~23.5%;噪声强度检测35个作业点,95%作业点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高温作业气象条件检测了11个作业点,均为Ⅳ级高温作业。结论陶瓷行业存在多因素的职业危害,提示要狠抓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某民营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民营木制家具行业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情况,探讨今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模式。方法 对某民营木制家具企业作业场所产生的粉尘、毒物及噪声进行检测,结果 粉尘作业点的合格率为12.5%,毒物作业点合格率为86.8%,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33.3%。结论 该企业车间内职业病危害较严重,今后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尽快改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厦门市翔安区职业卫生监测数据,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3年翔安区的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翔安区2013年共监测164家企业4485个作业点,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72.4%.化学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81.0%,物理因素73.6%,粉尘60.9%;大型企业监测合格率95.2%,中型78.9%,小型63.9%;公有制企业(国有和集体)合格率85.7%,非公有制企业合格率65.6%;合格率最低的行业为建材63.2%、化工74.0%和轻工77.1%.结论 职业病重点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化学因素,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其接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对该区2011—2012年23家木家具制造业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累计检测作业点159个,合格点数73个(45.9%);噪声、粉尘和有机溶剂合格率分别是37.7%,45.6%和53.3%。共检查178名接害作业人员,全部检查项目均无异常者77人,合格率43.3%;未检出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普遍存在粉尘、噪声和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职工健康检查合格率低,应加强职业病三级预防和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593家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某街道593家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Excel录入并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3家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占99%以上,私有企业占55%,其余为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35%和10%;行业分布主要为电子、塑胶、机械、印刷等行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三氯乙烯、正己烷、噪声、粉尘;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苯97.2%,甲苯95.2%,二甲苯99.1%,三氯乙烯91.9%,正己烷88.9%,噪声20.8%,粉尘93.1%.结论 593家中小型企业职业性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粉尘为主,其中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和噪声职业性危害治理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较低,用人单位应加强工作场所中三氯乙烯、正己烷和噪声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铁路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萍  李琰  吴小南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3-2845
目的了解铁路某大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分析职业卫生现状。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粉尘和二氧化锰、苯等,其中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25.0%,电焊烟尘为52.6%,其他粉尘为16.7%,二氧化锰为42.9%,苯为44.47%。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以物理因素为主,作业点监测合格率低,防护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形成高效的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太仓市职业卫生及职业危害现状。方法对2011年度全市105家职业卫生监管企业职业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5家企业中监测职业有害因素作业点4 485个,合格3 667个,合格率81.8%。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54种,其中粉尘11种、生产性毒物38种,物理因素5种;噪声监测合格率最低,仅为64.7%。开展职业监护11 654人,发现职业禁忌证510人,禁忌证检出率为4.4%。结论在今后的职业监管中须对人造皮革、金属制造、机械等高危行业、重点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钢结构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粉尘选择9个检测点、毒物选择20个检测点、噪声选择23个检测点、紫外线选择6个检测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甲苯等有毒物质以及噪声、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其中粉尘合格率为100.0%,紫外强度合格率100.O%,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合格率为50.0%,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3.9%。[结论]钢结构生产企业主要有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汉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该市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51%.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4%、96.40%、81.49%.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02%、0.03%.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粉尘、噪声、苯系物、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佛山市三水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
方法 将三水区辖区内2015年81家重点监控企业2 961名接触粉尘、噪声、苯、铅的作业工人作为职业健康监护对象,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受检2 961名工人, 受检率为76.51%(2 961/3 870)。检出疑似职业病者20例, 检出率0.68%;其中疑似噪声聋者18例, 疑似慢性苯中毒者2例; 粉尘和铅作业工人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2.30%(68/2 961);其中粉尘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40%(12/500), 噪声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32%(54/2 336), 苯作业禁忌证检出率1.95%(2/103), 铅作业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者。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工人、不同规模企业工人、不同经济类型工人、不同风险类别企业工人受检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尤其以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和风险类别严重企业工人的受检率为低。不同规模企业的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大型企业为最高;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国有企业为最高。
结论 佛山市三水区应改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监护工作, 将职业健康监护重点放在大型企业以及存在噪声和苯系物等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对辖区内所有企业2007—2011年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至2011年底布吉辖区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企业135家(占辖区现有企业12.90%),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2007—2011年有机溶剂检测1 370个点,合格率为96.50%;粉尘检测264个点,合格率为95.83%;噪声检测532个点,合格率为62.22%。不同行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职业病5例(包括2例职业中毒),疑似职业病1例。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防护设施设置率和个体防护率处于缓慢增长趋势,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岗前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结论该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按规定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抽查上海市杨浦区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浓度(强度),及其贯彻国家职业卫生法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状况。[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辖区内2个工业园区10家入驻企业工作场所粉尘、噪声、化学有害物质、高温进行检测。按照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印制的《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检查表》依法对抽检的入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项目卫生审核、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监护、作业场所检测评价,以及近3年来卫生行政处罚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结果]入驻企业的较多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项目卫生审核率为2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为90%,定期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3.8%。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机床喷漆苯超标最为严重,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高值分别超过职业接触限值44.30倍和14.20倍;铸造清砂岗位的矽尘和铸造打磨、振动落砂等岗位的噪声强度,以及热处理电炉操作岗位等的高温均分别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结论]园区入驻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与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建立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怀柔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防治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推动怀柔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分级、分批培训调查员,统一要求、方法和标准;于2011年8月—2012年12月对怀柔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后录入职业健康状况信息管理系统,并撰写调查报告,对职业健康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怀柔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297家,主要分布在杨宋镇、北房镇、雁栖开发区、庙城镇、雁栖镇和怀柔镇6个镇乡及开发区,以金属制品业、印刷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小型、私营企业所占比例最高。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59种,主要为粉尘、噪声、苯系物等。有生产工人22 597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人8 051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比例为22.9%;企业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上岗前为24.6%,离岗时为7.1%,在岗期间为61.3%;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率为77.1%。5年内重点职业病发病17人,主要为尘肺和噪声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76.5%。结论怀柔区职业健康监护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卫生管理达标率均有待提高,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小型、私营企业的监管,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自身法律意识和广大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斌  冯建锋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5-1576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方法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检查的4676人中,273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8.58%。该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苯系物等。其中接触噪声人数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53.64%。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有21人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0.84%。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中,有9人属于观察对象,占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的0.65%。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有1人需要调离粉尘作业工种,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22%。结论该区职业健康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人和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了解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护听器使用情况,为制定干预对策及保护作业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阴市噪声危害严重的轧钢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作业人员职业暴露特点、检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并进行频谱分析,并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获得劳动者护听器使用及噪声防护的认知情况。结果环境作业点(117个)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49.6%,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67.1—96.3dB(A)。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k。。)≥85dB(A)的有346人,其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总检出率为31.2%。全程佩戴护听器的人员为72.5%,参加噪声危害教育的占92.8%,了解噪声危害的占80.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5.0%。结论必须严格落实《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实施,对职工进行听力防护知识重点培训,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市企业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对某市23家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生产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抽取部分女工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3家企业中,6家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手工、半机械化操作的占12家;1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32.61%,其中甲苯检测点的超标率45.28%。月经异常罹患率、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苯系有机溶剂作业女工462人分别为55.41%、2.83%,对照组女工458人分别为25.76%、0.00%(P〈0.01);接触组检出慢性苯中毒患者8例、观察对象21例。[结论]某市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女工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了解2011年廊坊市10个县(市、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中劳动合同签订与工伤保险参保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成立市、县两级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按照《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工作方案》和《河北省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质量工作手册》的要求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评价。 结果 廊坊市共调查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5 223家,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分别为73.9%和72.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主要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企业间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城县、固安县、广阳区高于其他地区;大、中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内资企业相对较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于家具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行业。 结论 廊坊市职业病危害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与工伤保险参保率较低,整体工作还处于较落后水平,亟待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探索金山工业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监管的新模式, 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方法 确定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后, 通过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择87家企业,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培训等情况。
结果 被调查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69家, 占79.31%), 经济类型以私营企业为主(56家, 占64.37%), 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企业64家, 占73.56%;粉尘、噪声、重金属、烃类、酯类、酮类、酸碱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2.14%, 但65.00%的企业检测布点不合理或有遗漏; 接害人员总体检率为76.99%, 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的企业60家, 符合率68.97%。
结论 金山工业区被调查生产企业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缺失错漏、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不规范、职业卫生人员配置不足、职业健康体检率不高等问题。工业园区应改进职业卫生服务监管模式, 将技术服务支撑和职业卫生监管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点职业病分布及职业健康情况,更好的预防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在全市5个县区设置监测机构,收集辖区内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相关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情况、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鹤壁市共收集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426家,其中含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96家,占69.48%,其中危害严重的134家,一般的162家。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的企业31家,存在矽尘的98家,存在苯的54家,存在噪声的240家,未收集到存在石棉、铅及布鲁氏菌等的企业。2016年全市共对5家危害严重企业进行了检测,测定岗位数66个,超标22个,超标率33.33%,测定工作场所51个,超标18个,超标率35.29%。共进行职业健康体检6 781人,检出职业病25人,均为煤工尘肺,其中13人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待遇落实率为100%。结论 鹤壁市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及噪声,煤工尘肺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矽尘、噪声危害防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