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按照多快好省的方针去革新铅的分析方法,降低成本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及地质效果,我们把铅的比色法改成了斑点分析法。本方法经实验证明,可以推广使用。特别是在野外的大量生产中,斑点法较铅的比色法具有多快好省的突出优点。铅的比色法和斑点法比较如表1。  相似文献   

2.
斑点分析法系由冶金部地球物探矿队实验室在1957年结合野外生产的要求,和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协作进行试验的.同时也试制成功了适合本方法所用的斑点仪.1957年末肯定了方法的步骤,并大致确定了流速、滤纸、提出剂及沉溶剂等几个重要的问题.于1958年4月又在野外进行了现场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可以应用于野外大量生产.根据实验结果我们首先把它应用在寻找铜镍式的镍矿床上,测定铜镍两个元素.一、镍的斑点分析法(一)方法概述与操作步骤1.方法概述:斑点分析法对镍的测定是基于Ni~( )与二甲基乙二醛肟在弱碱性环境中生成二甲基乙二醛肟镍的红色沉淀而进行的.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进煤炭测砷方法的研究徐丙申,许晓雯,黄汉京(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450053)1测砷方法的回顾与比较砷为煤中有害元素。它的含量一般甚微,约为3~5μ/g,有少数10~100μg/g,极个别也可达1000μg/g以上。当煤直接作为酿造和食品工业燃...  相似文献   

4.
异极矿中锌的EDTA容量法分析有不足之处。提出使用全过滤方法,用60℃左右的氨水(10+100)溶液作为洗液对分离沉淀物进行洗涤,使共沉淀的Zn^2+洗脱进入分析系统,从而提高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5.
6.
改进的有序聚类分析法提取时间序列转折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有序聚类分析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用于序列转折点或突变点的提取。分别将传统和改进的有序聚类方法应用在长江下游区域年平均气温系列的转折点提取中,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结果与滑动平均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改进的方法更接近于实际。对提取点分别采用秩和检验法、游程检验法进行检验,均通过了α=0.05的置信度检验,改进后的置信度比改进前更高。  相似文献   

7.
刘永茜  杨军 《岩土力学》2011,32(8):2544-2548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是一种针对块体系统变形和位移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Newmark方法于结构动力学微分方程中,考虑惯性力和阻尼力作用,改进时间步长自动调节,并实现DDA求解程序;比较研究Newmark方法中的线性加速法、常加速法和平均加速法在DDA程序中计算的收敛速度,讨论块体系统动力学计算过程中DDA方法对惯性力和阻尼力的添加和删除,并提出根据计算精度要求的误差控制实现方案。将改进的DDA方法模拟一个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取得了满意的计算结果,该改进算法为DDA方法处理动力学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传统的频次分析法加权改进后,量化比较和判断若干短系列水文数据与长系列资料中丰、平、枯分布的接近程度,寻找最具代表性的样本系列.这种改进使水文数据的代表性分析更为直观、合理.  相似文献   

9.
砷氢化物是砷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砷氢化物的理化特性、形成条件,砷氢化物与纳米砷、硫、硫氢化物的亲合性、相关性,氢在太阳系尤其是对地球形成、演化的重大贡献,与内生砷矿物共伴生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内生砷矿物、含砷矿物的化学成分的探讨,认识到砷及砷合金氢化物是砷的重要迁移形式,它们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被氧化成砷矿物,或与硫、硫氢化物作用生成硫砷化物矿物。  相似文献   

10.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分析充水条件,评价水害威胁程度,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引进最优传递矩阵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以内蒙古呼吉尔特矿区4对生产矿井为例,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每个矿井综合得分Z值,根据计算结果,呼吉尔特4对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均为复杂型。  相似文献   

11.
砷是铜精矿冶炼中的主要有害杂质之一。高砷铜矿石经过选矿,铜精矿中砷含量仍较高,给工业利用带来困难。在地质勘探阶段,应加强砷的性状、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不同的矿石类型、块段、矿体中砷的含量和分布,以便在采选冶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铜精矿中的砷含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的灰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丽宏 《岩土力学》2011,32(11):3437-3441
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合理评价和预测其稳定性是边坡研究中亟需解决的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灰关联分析和3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综合方法。由改进的灰关联分析理论,得到边坡稳定性等级的关联度,根据最大关联度准则判断待测边坡的稳定性等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灰关联分析中没有考虑稳定性评价标准中的区间形式的缺点,并利用3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讨论,从而提高了灰关联分析的精度。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边坡稳定性状况,证明了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林滨兰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8-100
测定含砷金矿细菌氧化渣中的砷,用50%盐酸20ml搅拌5分钟浸洗测试样,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监测场砷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该区域高砷地下水监测场不同深度不同季节地下水样品的分析,揭示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高砷地下水的垂向分布规律。同时,结合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位波动,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 Ca·Mg型,为强的还原性地下水环境,Fe、Mn含量高。大部分监测点都是25 m监测井水中砷的含量最高。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与地下水水位密切相关。10 m监测井砷含量与水位变化的关系最明显,随着水位的下降(抬升),地下水砷含量出现明显的降低(升高)响应。25 m和50 m监测井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测压水位的动态变化不完全同步,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含水层深度越大,滞后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中,通过改进地球化学样品的分解条件,预还原条件及测定条件,使砷、锑和汞能在同一介质中测定,而且实现了砷与汞的双道同时测定。方法的检测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能达到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黄睿涛  朱红玉 《岩矿测试》2007,26(5):423-424
改进了铁矿石样品溶解方法,尝试用硫-磷混酸溶解铁矿石样品,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精度。溶解后的样品以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Ag—DDTC)用于部级标准物质测定,砷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用于碱性矿石如球团样品中砷的分析,多名操作者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威远气田水中含H2S和Fe2+的特性,认为地下气田水处于还原环境中,应用Ca﹣As(Ⅲ)﹣H2O系的[Me]T-pH图,指出气田水中砷以AsO2-存在,并结合气田水的一般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阐明了砷的流程分布和走向。检测结果表明,产品食用盐砷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高砷含水层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砷的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分析、沉积物序列提取试验及矿物饱和度的计算,对采自江汉平原中部沙湖地区典型高砷含水层钻孔沉积物样品矿物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控制含水层中砷释放和迁移的地球化学机制.对矿物在沉积物与土壤中的分布及组成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矿物赋存环境和/或高砷水形成的环境背景:土壤与沉积物中高岭石以低于其他3种粘土矿物的含量普遍存在,指示了含水层沉积物形成过程江汉平原存在一定的湿热古气候环境;沉积物绿泥石含量低于土壤中绿泥石,恰恰反映了土壤比沉积物略强的碱性环境;沉积物中黄铁矿的存在,显示了含水层局部的强还原性环境,指示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Fe2+容易与二价硫发生沉淀并结合砷.砷主要以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平均在31%以上)形式存在,其次以碳酸盐和有机质结合态存在.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可能是控制砷迁移到地下水中主要的地球化学机制.相对高含量的绿泥石容易在含水层中发生风化,其溶解过程可以将铁释放到地下水中,从而成为影响地下水中砷活化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文科 《水科学进展》1996,7(2):112-11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算法,它能够避免在求解水头剧烈变化时用一般有限分析法计算精度较差的缺陷.算法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在试验室通过使用多种碳源(包括醋酸盐、乳酸盐和葡萄糖),对采于朝鲜废弃金银矿地区的受砷污染的沉积物样品(339毫克/千克)中固有细菌生物激化后,就沉积物样品中固有细菌对砷物种形成和活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连续提取分析来确定砷的形式,结果表明,沉积物中40%和47%的砷分别以铁伴生物和残留组分的形式存在。通过使用醋酸盐和乳酸盐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培育22天后,固有细菌增加了沉积物样品中铁伴生物和残留组分中溶解砷的总量。当与消过毒的沉积物样品(总溶解砷浓度低于50%)对比时发现,生物悬浮液中超过99%的溶解砷以砷(V)的形式存在,这表明,固有细菌将部分溶解的砷(III)转换成了砷(V)。在实际环境中,依据pH值的不同,微生物引起的水成砷(V)既可以通过吸附而固定不动,也可以在向地下缺氧区迁移后被还原成(I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