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繁荣建筑创作,克服千篇一律,在建筑形象的塑造上多下功夫是必要的。但是,建筑是生活空间与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建筑创作不能脱离建筑的美学特性。即: 建筑形象—— 由先进技术和材料合理地构成; 与环境相适应; 与生活空间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中标方案的创作构思过程,分析建筑与城市的秩序关系、法院建筑功能与流线关系、建筑理念与建筑形式表现关系,探讨了当代法院设计的创新方法,在满足建筑功能合理性的前提下,创造出法制文化特质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3.
刘捷 《建筑与文化》2013,(10):68-69
政府建筑有着自身独特的形象要求,既要端庄大方,又要有鲜明的形象使其超然与于一般公共建筑之上,从而使该建筑所在地块成为重要的城市节点。本设计力图通过建筑形象的塑造,令其拥有地标性建筑应具备的特质。以简洁整体的体量表达政府建筑所要求的端庄形象和明确的秩序感,以鲜明的形象诠释建筑自身独特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北发现了一处完整的乡村聚落遗址及4处庭院建筑遗址,编号为一~四号庭院建筑遗址,发掘出了房屋瓦顶、墙基、水井、厕所、池塘、田垄、树木、道路等遗迹与生产、生活遗物。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了汉代乡村聚落与农耕布局。本文依据考古资料、相关的文献记载及建筑明器、画像砖石、壁画等图像资料,对一、三、四号庭院建筑遗址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建筑做法与技术及建筑形象进行了研究与初步的复原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消费文化主导的时代,图像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建筑在这种对图像狂热消费的冲击下,导致对形象的过分关注.建筑审美视觉化,建筑远离其原有价值.意象作为建筑的一种思维方式也许是走出"形象之围"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的形象来源于对功能的真实反映,处理好建筑形象应针对其形象的真实性这一特征,从整体形象特色、结构的美学表现、严谨的细部和独特的识别性等几方面论述了工业建筑的空间与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梓鹏 《四川建筑》2008,28(2):46-48
以吉巴欧文化中心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建筑师在尊重当地文化、环境、风俗的基础上将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通过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形象,展示了高技术、高情感与地域主义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消费文化主导的时代,图像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建筑在这种对图像狂热消费的冲击下,导致对形象的过分关注。建筑审美视觉化,建筑远离其原有价值。意象作为建筑的一种思维方式也许是走出“形象之围”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9.
黄助金 《广东建材》2011,27(6):30-32
本文以东莞茂昌科技公司办公楼设计为例,阐明了大楼设计的基本构思及设计概念,对分析建筑与环境、企业文化、人文等关系以及塑造鲜明大方的现代派建筑形象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依据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就“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 ,“富有个性魅力的建筑形象”等方面作了详尽的叙述 ,而且在“富有个性魅力的建筑形象”的表述中 ,就如何“准确把握建筑的性质” ,“重视环境、文化、氛围的利用” ,“以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技为创作源泉”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细部》2006,4(6):840-848
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坐落在美丽悠久的濠河北岸,与其周边已建成的南通博物苑、濠河书苑、盆景园等建筑一起.共同形成了与濠河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博物馆建筑群。  相似文献   

12.
高校博物馆是已知最早的博物馆建筑,其工作内容及运营模式都不同于社会博物馆。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较晚,从现状上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出发,发掘现有的问题和局限,并对其未来发展模式和建筑设计提出建议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读犹太人博物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晨 《世界建筑》1999,(10):52-56
本文介绍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设计概念及作者的空间体验,这座城市师D.里勃斯金德称之为“线之间”的博物馆,在两条象征不同思想,信仰,包含不同内容与组织关系的轴线,一条为片断的直线;另一条为延续的折线。可以这个博物馆是以其之字形的结构隐含了贯穿整个犹太人博物馆的“虚 ”这里它不仅是建筑,更象是一种符号,包含有记忆与忘却,言语与沉默以及音乐等等,并会聚在一起形成这个独特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设计特点,从历史文化、空间形态、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大型博物馆的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保护与展示中心将提供世界顶级的设施,以确保大英博物馆更好的为后代保管和研究藏品。[The WCEC]will provide world class facilities that will allow the British Museum to ensure the care and understanding of its collection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背景BACKGROUND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WCEC)是大英博物馆260年来最大的再开发项目。该中心位于布鲁姆斯伯里地块的西北角,它将设置新的主展厅、最先进的实验室和工作室、世界顶级的藏品库以及博物馆,为英国乃至全球提供藏品租赁的设施。设计面临的挑战是: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和大英博物馆的国际水准,又要达到其作为一级保护建筑在遗产保护方面更为宽泛的制度和建筑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志蓉 《建筑科学》2004,20(5):14-19
美国Milwaukee市艺术新馆是原艺术中心的扩建部分,全馆于2001年10月完工,并于一年内接待了50,000名参观者。被美国《时代周刊》等多家杂志竞相报导,称其为“为新世纪竖立了一个建筑榜样”。本文通过对艺术新馆设计理念、建筑形式、空间架构的分析,试图认知运动是建筑不可辩驳的特征之一;同时,了解抽象运动形式在建筑中的表现方式,为建筑设计的实践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盐湖城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新馆是犹他州独特的地貌景观的抽象延伸和转化,建筑位于一系列随着瓦萨奇山麓地形起伏的平台上,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干扰极小。基地位于城市和自然景观的交界点,其混凝土基础形成了自然地形与建筑的过渡。铜及铜—锌合金板建筑表皮重现了犹他州的地质和矿物学历史。博物馆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大峡谷",将建筑按功能分为体验和说明两翼。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象征着自身的使命:通过科学探究、教育推广、共同的文化经验和人类的参与来阐述自然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讲述了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联动运行,以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防范系统,达到二级防护设计,满足三清山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武钢博物馆的设计,阐述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提出了"非线性"与"超三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帮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题、基地位于城市轴线以及地域建筑文化是宁波帮博物馆方案设计中的三个重要议题,设计过程通过若干设计构思意象作为线索向前推进,最终产生一个兼具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的博物馆新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