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形成及演变发展过程,剖析其风格特征,阐明了“新中式”建筑风格是引导我们去追寻传统文化,去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传承源远流长,独成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追求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有含蓄、通幽的意境。黄河风情线作为兰州市政府精心营造的大型开放园林,在建筑风格上就秉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点式玻璃幕墙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式玻璃幕墙在我国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着,它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为建筑师和业主所喜爱。丈中通过分析玻璃幕墙的使用环境、孔的尺寸及其支承条件的边缘效应等因素对玻璃板产生影响,来进一步探讨点式玻璃幕墙的性能,以进一步丰富该体系的理论,给工程实践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菜籽生产与贸易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现 《农业展望》2006,2(12):8-11
分析了中国油菜籽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及其国际地位。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油菜籽生产经历了徘徊不前和持续增长两个阶段,近年油菜籽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30%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贸易量很小。中国油菜籽生产区域化明显,油菜籽产区经历了“集中-分散-更集中”的形成过程。介绍了世界油菜籽生产概况,及其占世界比重,比较分析了中国油菜籽生产的国际地位及其比较优势。单产接近世界水平,增产潜力较大。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油菜籽生产和贸易的对策建议,指出,应在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冬闲农业,逐步扩大华北、西北油菜种植,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并从扩大出口力度和扩增国内需求等方面拉动国内油菜籽生产。  相似文献   

5.
洪伟  段晓梅 《北京农业》2015,(6):255-256
丽江宝山石头城是一座依石而建的古村落,保留着纳西族原始建筑风貌,是云南省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2个古村之一。其建筑风格奇特,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作为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分析宝山石头城村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风貌特色,总结石头城村保护发展的现状优势及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琳  陆玉麒  于斌  张晓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93-6695
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为例,从周边环境、布局形式、功能分区、建筑风格、文化底蕴和园林绿化6个方面,探讨了新老校区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东亚的日本农书的形成及其特征。作者认为在东亚,中国农书对日本农书的形成产生过影响。同时作者指出,日本农书有两大特征:其一是强调植物也有灵性:其二是强调了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造型语言的形成基于其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现存的徽州古建筑群落体现着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砖雕、石雕和木雕作为构成徽派建筑风格样式的重要元素,使得建筑和艺术得以完美地结合。分析、研究徽州木雕意象造型观的成因,梳理、归纳其自成体系的特点,汲取其有益因素,结合传统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而合理植入其中,拓展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审美体系的建立和设计表现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中国法治理论基础的缺乏 现代意义的“法治”是在西方17、18世纪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美国学者昂格尔认为,法治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型法的秩序的历史条件——集团的多元主义、自然法理论及其超越性宗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文化村     
慕田峪村位于怀柔区雄伟的慕田峪长城脚下,古老的长城、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地域文化引来了许多外国友人到村里居住,使得村内增添了浓郁的国际文化气息,故起名为慕田峪国际文化村。现有9个国家(地区)的22户外籍友人在村内“安家”,并与美国麻州霄本村结成“国际姊妹村”,形成了“中外文化并存、世界人民相邻”的独特景观。如果说长城风景是吸引外国友人的诱因,那么乡土文化、乡村风貌则是留住外国友人的内质。这里没有高档的建筑,青砖、灰瓦、石墙、木柁呈现着原生态的乡村符号,配上落地大玻璃窗,在保持中国北方民居传统风貌的同时,借鉴了西方建筑风格的精华,如欧式壁炉、吊灯、油画等,融合了东西方的审美观。这里接纳着不同国度的生活方式,融合而绽放出一道绚丽多彩的国际文化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建筑创作中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成功作品的经验,提出应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重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从而创作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2.
三潭印月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本文着重阐述了它历尽沧桑、几经兴衰的历史,研究了它起承转合、错落有致和变化无穷、和谐统一的整体结构,分析了它的植物造景和配景的基本特点等,并以此纪念它诞生九百周年.  相似文献   

13.
王果  周波  陈一  李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29-18032
分析了雷畅故居的装饰特色及建筑形式,将其归纳为严谨的中轴空间序列,分为龙门、花厅、堂屋3个序列;论述了雷畅故居"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和人的主观性的思想内涵;通过屋顶装饰的精神内涵、屋面瓦作等级形制、表现形式等方面深刻揭示出屋顶在建筑组群中的重要表现力和代表性,指出它的美学特征以及它对于建筑乃至人的行为的一种精神约束作用,说明屋顶是直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元素。  相似文献   

14.
白族园林风格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受本民族宗教传统、儒、佛、道、汉文化及其服民族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园居风格,以大理白族的岗貌,寺观,园林, 庭院,民居,村舍文化,建筑装饰、植物及其风貌,石、水运用等为研究内容,探索白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剖析白族园林的演变及其形成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形成的产物。和田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都影响了和田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成,从而造就了和田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本文从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形成和田民居建筑形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在温室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温室环境测控系统,为实现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温室环境相结合,达到智能化、自动化的目标,进而提高温室条件下农作物生产效益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卢廉若公园是澳门半岛历史城区中唯一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私家庭院,它沿袭了岭南造园的特色,又融合了葡式建筑装饰风格。本文从卢廉若公园的布局、造园手法等方面论述其特点,对岭南园林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与特色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尚怡轩 《北京农业》2012,(24):53-54
园林与园林建筑相互依存,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形式、空间布局等审美观都发生了改变.通过对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的分析,汲取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精髓,创作出更具时代特点的新式园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伴随消息池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建立了该风格的三要素,即消息池模型、构件模型以及消息传递协议.该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在构件上挂载伴随消息池,消息池之间遵循事先订立的消息协议进行通信,能够克服现行主流的层次消息总线风格中存在的消息总线负载过重、同步控制困难等缺点,并能简化系统设计过程,支持分布式系统以及软件产品线设...  相似文献   

20.
张华威  张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16-21918,22038
从吴越文化的形成、发展、内涵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吴越建筑的文化特征,即建筑布局与水相融,建筑、宗族和文化相辅相成,建筑语言统一、色彩素雅,建筑用材朴实,工艺精湛。并将吴越文化的精神特质归纳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对梅渚镇的建筑风格定位提出了布局井然有序,充满韵律;去繁尚简;淡雅亲和;自然和谐;适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