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看"异病同证"和"同证异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的治疗在于辨证准确,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揭示"证"的物质基础,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预后分析,有利于准确的辨证论治。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其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标准化、统一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凯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23-1124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6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辩证分为 4型进行辨证论治 ,并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降压疗效标准和症状疗效标准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降压显效 72例 ,有效 33例 ,无效 1例 ;症状治疗显效 5 8例 ,有效 4 5例。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 ,降压效果缓慢持久。  相似文献   

4.
刘建红 《微创医学》2002,21(5):685-686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根据辨证论治指导原则,通过对中医诊治骨伤科伤筋、骨病及疮疡病因病机的研习,又依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法则,将八法之中"消、托、补"三法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机制。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支气管炎。结果经中医辨证论治,慢支咳嗽、痰饮、喘证、肺胀等证候缓解。结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论治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复发性口腔清疡是临床常见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口疮"、"口麋"范畴.本文主要就本病较为常见的心脾积热、虚火上炎两个证型加以讨论,并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在列举了典型病例治疗经过同时,阐述了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论治要点,进而强调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病人共56例均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后,显效2l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试述中医病证结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当代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强调的一项原则,并被认为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回顾历史,中医学就存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的"三位一体"的诊治模式;对辨证论治强调虽多,对辨病论治也并未忽视.本文试就中医病证二者的关系以及病证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望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在辨证论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了许多治则治法。如何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提高疗效,这是中医学术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应该对中医的治疗思路进行研究。根据我们的治疗实践和研究体会,有两个方面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牙周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中医治疗效果。方法:以辨证论治为主,同时结合局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痊愈13.0%,显效54.6%,有效21.3%。无效11.1%。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牙周病有较好疗效,胃火炽盛型多见于年轻体健者,肾气虚损型多见于老年患者,气血不足型多见于素体不健或患有其他慢性病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咽侧索下局部封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咽异感症,并设西医治疗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咽侧索下局部封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咽侧索下局部封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咽异感症效果明显,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因因而异对咽异感症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的常见病,临床上单独采用西医疗法或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具有局限性。而运用西医现代诊疗技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探索“现代病证结合”的临床治疗新思路,使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辨病”理论形成优势互补,是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的整合医学疗法是将一切能够对恶性肿瘤有效的方法整合在一起,科学合理地综合应用,从"整体"出发,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的措施。整合医学中的"整合观念"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相似,在恶性肿瘤的整合治疗中,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与中药"靶向治疗"等特色,弥补了西医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海莉  吴少天  耿方方 《中医学报》2020,35(8):1643-1645
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本质突出体现在"辨证论治"理论和实践之中,而"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证"是临床中医对疾病本质把握的集中体现,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证"对疾病本质的把握不是机体局部器质性改变的认知,而是对疾病状态的把握。"证"的核心是病机,病机反映着疾病发生发展的状态。病机的生动性、动态性和整体性充分体现着以"证"为核心的中医临床理论的鲜明特色。临床治疗中,"证"使"施治"有的放矢,是制定治则的纲领,也是选方遣药的依据。通过"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状态和转归,为疾病的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思考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李峰(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是否仅限于辨证论治?简言之,在治疗疾病时,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10例病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结果:210例病例治疗后痊愈108例,显效49例,有效3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7.0%。结论:经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呃逆,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认为,该病属"眩晕、头痛"等中医病证范畴,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缓解症状,也能较好地调节血脂及保护患者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主要对高血压临床诊断及诊治辨析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血压病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属中医"心痛"、"胸痹"范畴。中医学者依照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方法,对该病着重从调节整体机能入手,能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及预防中独具优势。针对瘀、虚、痰、毒在临床与实验中得出的有效治法方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更多的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西医治疗肿瘤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开始逐渐重视患者的整体生存状态。最近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发现同样的肿瘤和病理分型,因没有相同的治疗靶点,同一药物的疗效迥异;不同的肿瘤,因存在相同的治疗靶点,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同样可收到较好疗效。由此西医提出了重视个体化治疗的观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肿瘤时,相同的肿瘤,辨证分型不同,治疗方药不同;不同的肿瘤,辨证分型相同,可用相同的方药治疗。“证同治亦同”、“靶点相同治亦同”体现出西医的个体化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高度相似。本文重点围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来详细论述个体化治疗与辨证论治的相同点,从而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强调坚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精髓,同时也指出中医辨证论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中,又强调治病求本,即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进行辨证论治。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名言"治病必求于本"。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以针对疾病本源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治病求本成为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的基本准则。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标"与"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