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专业精神对医生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的研究,在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医学院校需要帮助医学生实现对医学专业精神的认知、认同和自觉维护。从而成为具有高尚医学专业精神的医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对权威畏惧感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9名精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权威畏惧感问卷、成就动机问卷调查,采用双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权威畏惧感、成就动机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权威畏惧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精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对权威的畏惧感与男生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权威畏惧感与追求成功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对权威畏惧感越明显,追求成就动机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前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促进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文化传统和具体医疗职业行为的医学专业精神的本土化和可操作化研究;同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精神进行全程、全员、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促进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文化传统和具体医疗职业行为的医学专业精神的本土化和可操作化研究;同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精神进行全程、全员、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20多年来,济宁医学院从培养目标、招生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励志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学院初步把握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建立起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精神医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学科特征和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在专业教学中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是学生具备优良专业能力的基础.精神科临床思维是精神科医师的基本功,也是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院在长期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技术策略,对于提高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国开展卫生改革和引进市场机制,医学专业精神和医患关系伦理问题再次引起关注。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对此专题进行了讨论,现介绍如下。1医学专业精神医学专业精神(med ical professionalism)因世界各国进行有争议的卫生改革和引进市场机制而再次引起注意。在当代的文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组织公民行为和医学专业精神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从组织公民行为以往的研究结果中,寻求对医学专业精神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效果。方法:根据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改革形成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模式改革前的2014届毕业生112人和改革后的2015届毕业生11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毕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后学生的毕业理论考试成绩、毕业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改革前学生(P<0.05)。结论: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符合医学教育改革趋势,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提高了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人文内涵结构与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困境引发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议题.医学人文关怀是国家政策方针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总和,是尊重病人权利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氛围,实质是以人为本文化社会化与医学专业精神的价值内化过程.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分为宏观的人文制度政策、中观的人文医疗机构,微观的充满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的医师队伍3个层次.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实践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制度安排.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共同目标是改善所有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将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转变为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