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们应用20-甲基胆蒽作用于离体培养的大鼠气管组织,发现在作用后的第一、二周內,即可在气管粘膜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并疑有早期癌变。实验方法:培养液为自配199培养液加  相似文献   

2.
多胺抑制剂CSD阻断实验性肺癌发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气管灌注致癌物质(甲基胆蒽及二乙基亚硝胺)一段时间后,经食道灌注N—二环已胺磺酰氯(CSD),此抑癌组金地鼠71只没有发生肺癌;而单纯致癌组金地鼠72只中有8例产生肺癌。结果证明CSD有阻断癌变能力,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研究气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肺癌实验研究的一种较好手段。可以应用这种方法研究肺癌的病因、癌变机理以及探索予防措施。用化学性致癌物质诱发离体器官培养的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癌变,制造实验性肺癌模型是上述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作者应用20—甲基胆蒽作用于离体培养的大鼠气管粘膜,发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黄芫花提取物和桐油提取物在甲基胆蒽诱发小鼠宫颈癌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基胆蒽加这两种提取物的癌发率分别为82.8%和84.4%,其中晚期浸润癌分别占87.5%和78.5%,较甲基胆蒽组的癌发率56.5%和晚期浸润癌百分比30.7%高(P<0.05)。证明黄芫花提取物和桐油提取物属于促癌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甲基胆蒽及促癌物黄芫花和乌桕与甲基胆蒽协同诱发的小鼠实验性宫颈癌LDH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患宫颈癌小鼠血清及癌组织LDH活力均增高,LDH_5增多,LDH_3、LDH_2和LDH_1减少或缺失。即M亚基增多,H亚基减少。这些改变以协同用乌桕组最明显,协同用黄芜花组次之。表明患宫颈癌小鼠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5-氟脲嘧啶与中药黄芪联合应用对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3-甲基胆蒽(MC)诱发小鼠胃癌模型,分别设立5-氟脲嘧啶治疗组(A组)、5-氟脲嘧啶 黄芪组(B组)、5-氟脲嘧啶 黄芪高剂量组(C组)、胃癌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Y组)、正常组(N组),对各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并测定胃癌标本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1)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3个月时发病率为48.68%。(2)假手术组胃组织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胱氨酸含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D组无明显差异(P>0.05)。(3)A、B、C、D组中丝氨酸含量高于N组(P<0.05)。(4)A、B组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Y组和N组(P<0.05),且A、B、C、D组的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5)C、D组胃癌组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Y组和N组(P<0.05),且A、B、C组的数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模型中丝氨酸、脯氨酸升高可作为胃癌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一种反映,而5-氟脲嘧啶与黄芪联合应用可减少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近年来对硒的抗癌作用机理、预防及治疗肿瘤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1 硒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J .J .Berzelius于 1817年发现了硒 ,并命名为Se lenium。 1911年 ,德国学者VonWasserman发现亚硒酸钠能促使小鼠的移植性癌退化。英国与美国学者发现硒对人体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将之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目前大量动物实验表明 ,在水或饲料中加入硒化合物 ,浓度范围为 0 .1~ 6 .0 μg/g ,可有效对抗化学致癌剂 (3-甲基胆蒽、3-甲基 - 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2 -乙酰氨基笏、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8.
7,12-二甲基苯蒽诱发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7,12-二甲基苯蒽诱发小鼠恶性肿瘤模型.方法:BALB/c小鼠,经口喂服7,12-二甲基苯蒽,每次1.0 mg,每周1次,连续4周,给药后连续观察11个月后处死,取胸腺、肝脏、肾脏、脾脏、胃、生殖腺、肠系膜、盲肠、大脑等组织器官,甲醛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裸鼠致瘤试验.结果:给药后11个月后,BALB/c小鼠出现的肿瘤类型以肺癌和白血病为主,经病理学证实肺癌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白血病为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白血病小鼠肿瘤移植实验已稳定连续传代.结论:本研究建立的7,12-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胃癌的实验性研究是胃癌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于探索人类胃癌的原因和条件以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和癌前期病变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胃癌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77年甘肃兰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等首先发表了“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的研究”的报告。我们在1977年开始了胃癌的实验性研究,用20—甲基胆蒽(MCA)诱发了大白鼠的腺胃胃癌。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报导如下,主要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我所自1964年开始,用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胶质瘤。于523只昆明种小鼠脑内植入甲基胆蒽,一年内有180只产生脑瘤(诱发率34.4%),其中121只为胶质瘤(胶质瘤诱发率23.1%)。诱发胶质瘤的时间最短136天,大部分均在200天以上。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多表现为混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证明在基础芳烃羟化酶活性很低的人FL细胞系中该酶活性可因去甲肾上腺素,β-萘黄酮及3-甲基胆蒽的诱导而明显升高。基础及诱导的芳烃羟化酶具有细胞色素P-448依存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性,即依赖于还原型辅酶Ⅱ,对CO敏感和可被7,8-苯黄酮抑制。在诱导剂自培养基中撤除后,至少在24~36小时内芳烃羟化酶活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用芳烃羟化酶经过诱导的细胞,用非程序性DNA合成(UCS)试验捡测前诱变剂/前致癌剂证明,黄曲霉毒素B_1、3-甲基胆蒽及苯并(a)芘等前诱变剂/前致癌剂可在经β-萘黄酮诱导的细胞中诱发很明显的UDS反应,而在未经诱导的细胞中为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上述结果表明这种新设计对前诱变剂/前致癌剂的检测是可行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完善之。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组于79—80年同时进行甲基胆蒽及3.4—苯并芘气管内滴注诱发黄金地鼠实验性肺癌,前者已完成研究论文报告。关于苯并芘诱发性肺癌,国外有过文献报导。诸如植入法中,1970年 Laskin 等用苯并芘药丸植入大鼠、地鼠支气管内引起了肺癌。吸入法中1970年 Laskin 等使大鼠吸入 SO_2加苯并芘诱发了鳞癌。滴注法中1965年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SHE细胞体外转化试验,检测了新康温石棉和嘉阳煤尘的致癌性,并以甲基胆蒽作阳性对照,单纯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无自发性转化,阳性对照组和石棉的两个剂量组均出现细胞转化,煤尘组未出现转化现象。各转化灶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表明:四川新康温石棉具有致癌潜能,而嘉阳煤尘不能致SHE细胞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涎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建立涎腺肿瘤动物模型。采用化学致癌物———三甲基胆蒽对46只SD大鼠颌下腺腺体内进行直接注射的方法,观察诱发产生颌下腺肿瘤情况。结果:共诱发产生肿瘤34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例,平滑肌肉瘤30例。提示:三甲基胆蒽可诱发大鼠颌下腺产生肿瘤,并以肉瘤多见。  相似文献   

15.
胃癌严重地危害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为了研究其根治的办法,建立胃癌模型非常必要。本实验企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小鼠诱发与人体胃癌类似的腺胃癌瘤。材料和方法第一批实验采用体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21只,第二批实验采用体重18~22克雄性小白鼠82只,无菌手术在腺胃粘膜面穿挂含甲基胆蒽线结。首先打开腹腔取出胃,在腺胃前壁作一长约2毫米的切口,然后将缝针自切口进入胃腔,从幽门小弯侧粘膜面经肌层和浆膜穿出,在浆膜表面打结固定,使含甲基胆蒽线结紧贴于粘膜。顺序分别将腺  相似文献   

16.
在80只非纯系大鼠中进行实验,将3—甲基胆蒽明胶生理盐水混悬液从气管内滴入,每周一次,每次3mg/0.2ml共六次,总量18mg。结果滴完18mg的51只中,37只实验动物诱发了肺癌。其组织类型属分化较高的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来源于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癌肿发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细支气管上皮增生及其相连肺泡细支气管上皮化;二、增生上皮鳞状化生及间变;三、鳞状上皮癌形成。这种实验性肺癌,其致癌剂进入机体途径及病理形态学改变和人类肺癌近似,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肺癌实验动物模典。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从某厂采集的金属镍粉、硫化镍矿粉及氯化镍,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进行克隆转化系统和转化灶系统的转化作用的研究,发现上述三种镍或镍化合物均能诱发一个或两个转化系统的形态学转化。其转化率与3-甲基胆蒽阳性对照组的转化率近似甚至略高。  相似文献   

18.
假蜜环菌甲素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蜜环菌甲素是从夜间发光的柳树朽木上生长的蜜环菌培养液中分离的荧光物质,化学结构为3-乙酰基-5-羟甲基-7-羟基-香豆素(Ⅵ)。该药兼有利胆、解痉、止痛、消炎等多种作用,可单独用于治疗非严重梗阻型急性胆道感染,其特点为起效快、活性高、剂量小(注射一次  相似文献   

19.
圣罗勒 Ocimum sanctum L.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有研究表明其叶和种子具有抗癌和降血糖等多种活性。作者曾观察到该植物种子油(OSSO)抑制培养的 HeLa 细胞增殖,但关于其在体内的化学预防作用尚未见报道。作者以维生素 E 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了 OSSO 对20-甲基胆蒽(MCA)诱发的小鼠纤维肉瘤的化学预防活性,并探讨了该活性是否归因于抗氧化机理。7~8周龄 Swiss 小鼠分为4组:第1组10只,每只鼠皮下注射二甲亚砜作为对照组;第2组25只,每只鼠注射单次量含2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有良好效果的新农药渝-7802杀菌剂,经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作恶性转化试验,结果未发现形态转化,而用化学致癌剂甲基胆蒽或乙基硝基亚硝基胍的对照组,则分别产生高达5.4%或3.3%的形态转化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