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周~8周均可扶双拐下地活动,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围手术期严密观察病情,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系统回顾,通过实施术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术后护理等综合措施.结果42例老年患者均治愈出院,门诊随访,效果满意,患肢活动良好,行走正常.结论加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全面、周到的护理,指导其术后有效、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与手术成功密不可分的,是使患者达到康复最佳状态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验组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5.58%,且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曾玲 《海南医学》2012,23(17):147-14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如术前评估及准备、心理护理、控制原发病、生活护理、牵引护理;术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训练.结果 经积极的治疗以及术前、术后护理,无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只有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作用及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护理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经过精心准备、细心护理及有效的康复指导,实验组35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理想,关节恢复运动功能,没有并发症发生,因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术后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的早期康复护理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6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46例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比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我院近5年内37例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PF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手术。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早期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锻炼,加强心理护理.结果:37例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特点实施手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生活照顾和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骨牵引护理应用效果评价及护理措施探讨.方法 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纳入老年IFF的内科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无新内科并发症发生或原有并发症加重,同时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严格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牵引护理等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IFF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牵引术后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了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骨折牵引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35例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对术前术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所有均痊愈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牵引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褥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且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合并有多种并发症,难以耐受手术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对其采用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有优势,P<0.05.但隐性失血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更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显性失血少,但隐性失血多,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术前对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调整、床上二便训练,术后进行体位、疼痛、引流管及尿管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结果 本组护理方案制定合理,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设计及护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力髋(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 对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监测,饮食指引,术口护理,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26例患者中22例切口I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1例感染. 结论 加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血糖监测是减少并发症、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促进伤口愈合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42例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结果: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发生并发症,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手术配合及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的护理。方法对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固定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肺功能、牵引和功能锻炼及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对体位、伤口、疼痛及并发症进行全面监控与护理指导。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均在术后5 d~10 d内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尽量降低围手术期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对2010年06月至2011年06月我科收治的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所有老年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期间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较高,但只要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能取得满意效果,使其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葛瑛丽  李丹 《现代医学》2014,(9):1101-1102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方法。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共收治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73-85岁,平均年龄78.3岁,患者均行PFNA-a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2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患者的身心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2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住院12~16 d,平均14.3d.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28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关节运动功能得以恢复,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应通过对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68例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进行镇痛、褥疮、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预防性指导训练,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极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形成下肢为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本组68例病人中60例顺利通过围手术期,8例发生并发症,均经过及时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最终全部得以康复,无伤残。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有其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手术风险大,术后易发多种并发症,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减轻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