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目的促进区域城镇体系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初步建立两者协调管理运作系统。方法采用现代管理学和博弈理论分析方法,探讨旅游资源开发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关影响,并根据调查中国不同行业管理的现实状况,尝试利用流程管理模式建立高层次协调指导机构。结果初步建立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体系发展两者协调管理运作系统,该系统有效整合多部门多行业资源,设定共同目标,利用“协调—引导—控制—管理—保障—反馈”等6大途径进行高效运作。结论建立全新的高层次管理运作模式,为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体系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共赢平台,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求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从城镇密度、中心城市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变化入手,探讨江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历史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三大区域在城镇密度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上呈现较大的差异;(2)苏北地区由四边形网格状结构转变为沿河道T形结构,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分别由线状结构演变为四边形网格状结构和六边形中心地结构;(3)中心城市在历史时期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同时也指出导致该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条件、水文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方向:在发挥江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整合优势,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存在中心城市布局不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不健全与城镇职能结构单一、交通轴线网络结构不完善的特征,提出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调整与职能结构优化、交通轴线网络结构完善的三大策略,促使山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改变,并进而提出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模式,由现在的“K”字形空间格局逐渐向“大”字形空间格局和“叶脉式”空间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5.
城镇体系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城镇体系的研究应主要是在区域背景研究基础上对其职能、空间和规模等三大结构的研究。据此,本文具体地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影响,提出了该体系结构的发展设想:(1) 建立以区域型工、矿业城镇性质为核心的职能结构;(2) 建设东、中、西均衡分布、各具特色的空间结构;(3) 加强两宜城镇群建设,组成中小结合的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6.
张军民  荣城 《广西科学》2022,29(6):1178-1187
优化城镇体系地域结构和功能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不经济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首位度及位序-规模法则、地统计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从规模形态、功能结构和时空格局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广西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结果发现:①规模结构上,广西城镇化首位度低,空间集聚性弱,缺少大城镇和中心城镇,城镇体系结构离散性显著而聚集度不足;②功能结构上,广西城镇化发展缓慢,城镇体系分工协作弱,城镇集聚规模及其时空效益不显著;③空间结构上,广西城镇体系结构存在较弱的空间依赖性和离散性,第三产业对空间分异影响显著,但第二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关系密切,空间异质性显著。总的来说,广西需要通过优化城镇体系地域结构来集聚资源要素红利、把握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州市拥有 60个镇 2个乡及 4个街道办事处 ,其中建制镇 (非县城镇 ) 5 7个 ,城镇水平较高 ,但市城城镇体系存在着城镇规模结构 ,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个性不明显、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钦州市城城镇化发展应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规模 ,凸现城镇的个性 ,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形成城镇网络 ,走城镇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试论陕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得失,可为今后陕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方法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及考古、实际考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陕北地区城镇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数次大幅起落,至清代最终形成以榆林、延安为中心的区域城镇体系。结论和平稳定的区域社会环境、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协调,是区域城镇体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和城镇体系是城市地理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是研究城市化和城镇体系的新内容。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城镇体系的基本发展史,然后对与城市化有关的增长极理论、中国地学说、灰色区域概念、耗散结构理论等作概括性的介绍,从而探讨我国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 2 0年 ,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城市和城镇建设规模空前 ,从事城镇规划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 ,给全球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规划设计行业中 ,应用计算机技术和CAD基础软件从事城镇规划设计图的绘制和数据管理 ,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CAD教学和城镇规划的实际工作经验 ,介绍CAD等几种基础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 ,阐述其使用方法和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必将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必将推进我国小城镇的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如:加速小城镇的商业贸易发展,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配资源等,从而促进小城镇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商业发展概况、农村与城镇市场、民族贸易与区域间市场、对外贸易与边境市场、货币流通与市场物价、商人与商人资本等6个方面对近20年来的西南古代商业贸易与市场发展史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查漏补缺、纵横比较和加强对在近代仍有影响因素的集中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覆盖天津地区2017—2019年的30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地表沉降监测,获取了天津地区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并与水准数据进行比对,最后分析了该地区的沉降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7—2019年大部分区域地表形变速率为-15.8~4.1 mm/a,最大沉降速率超过-130 mm/a,最大沉降中心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庆坨镇;基于SBAS-InSAR获取的沉降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比对,其精度达到2.96 mm;地表沉降受地下水开采、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以及工业用地量、人为活动等方面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将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将从乡村进入城镇,从而带来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变,甚至是居住地点的改变。针对如何促进、引导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建设,从小城镇现状的调查研究着手,在剖析了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从土地、环境、城镇建设及住房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地理角度看京津冀旅游协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北京、天津、河北的自然旅游资源的考察出发,指出京津冀旅游协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重心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因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发展环境欠佳,专业人才匮乏,占GDP的比重低,结构失衡,长期处于逆差,竞争力弱,持续发展乏力。顺应国际服务贸易知识化、技术化的发展潮流,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拉动内需,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深度发掘货物贸易背后的服务商机;以科技创新促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开展国际服务外包,引导FDI投向新兴服务业等措施,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村镇规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贝贝  李小建 《河南科学》2011,29(1):121-126
新型村镇的建设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现代化,应当能够成为未来中部平原地区农村发展的典型模式.以河南省封丘县鲁岗乡为研究区对中部平原典型农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村镇规模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相应指标的计算得出1万人左右人口规模的新型村镇在全乡能够节省土地530.01 hm2,人...  相似文献   

19.
由于瀑布沟水电站工程的修建,汉源县城将被淹没,汉源县城新址选在大渡河支流流沙河右岸萝卜岗场地,水库塌岸区就位于县城新址下坡处。本文根据汉源新县城水库消落区和塌岸区的实际地质资料,利用卡秋金公式预测了汉源新县城水库塌岸区的塌岸宽度,分析了此工程段内工程地质问题对水库塌岸的影响;最后结合汉源新县城建设的工程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