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具有LQG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半车模型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建立半车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主动悬架LQG控制器设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对应的系统仿真模型,采用白噪声路面输入后进行该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并将主、被动悬架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被动悬架主动悬架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汽车振动响应的幅频特性,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1/4车辆几何模型,并利用Simulink对车辆振动响应幅频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减振器阻尼系数的适当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共振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动载;而悬架刚度的增加会使车辆行驶平顺性变差.分析结果对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汽车振动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为达到准确反映整车振动情况,基于一定假设,在Matlab软件中利用牛顿法建立某汽车八自由度振动模型. 分析整车动态时域响应特性,基于滤波白噪声和二阶Pade算法,建立四轮相关路面模型. 验证路面精确度,并将其作为激励输入整车振动模型,利用Newmark显式积分法进行求解,将各响应量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响应信号并与该振动系统的频域仿真对比. 结果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好,求解速度快. 进一步研究车身质心位置、悬架刚度、轮胎刚度和悬架阻尼等因素对驾驶员与车身质心处舒适性的影响,并基于原车参数提出改善整车舒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立1/4车辆液压主动悬架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液压主动悬架系统,采用Modelica编程语言在Dymola软件平台上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调试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并通过样机实验将优化后的系统在强斜坡信号下的车身位移响应与被动悬架系统进行比较,车身的系统动态响应得到很大的改善.结果证明通过Modelica仿真语言和Dymola中的数值求解器可有效地解决系统多领域分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负刚度理论,建立新的汽车悬架系统,来降低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Car中建立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在研究整车平顺性时,对有无负刚度悬架系统整车模型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下的平顺性仿真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可以知,仿真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一致,即负刚度悬架系统可以减小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系统的振动传递,能够较好的改善汽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车辆半主动悬架(SAS)和电动助力转向(EPS)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状态耦合变量,运用MATLAB/Simulink和机械液压仿真软件AMESim搭建SAS+EPS的集成控制模型,通过创建S函数实现AMESim和Simulink的接口互连.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集成控制下车身的垂直加速度和侧倾角均有所降低,车身姿态得到抑制,车辆的操稳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的单独控制效果.AMESim和Simulink的联合应用为底盘系统的集成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变形路面上越野汽车悬架优化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越野汽车的平顺性,研究了不同类型越野路面变形程度与悬架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载荷沉陷理论建立了地面非线性离散模型.综合动态轮胎力、悬架动挠度、越野地面沉陷等因素建立了简化越野车辆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改变土壤类型和越野路况,对松软路面上悬架参数与车身垂向加速度的关系进行仿真.以平顺性为目标,分析了松软路面不同变形程度对优化的悬架阻尼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系统刚度比可以显著减小车身垂向加速度,但刚度比不宜超过临界值;在变形较大的路面上行驶时,应采用较大的悬架阻尼以改善平顺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模型,依据此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电压矢量技术的双环解耦控制策略,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轻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研究了在所提控制下的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控制下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同时可以实现有功和无功的独立调节.  相似文献   

9.
建立主动悬架半车四自由度模型,应用耗散系统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严格(Q,S,R)-耗散状态反馈控制器,使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使用时域和频域方法分析了车身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位移4项指标,与被动悬架做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严格耗散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在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建立1/4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采用天棚阻尼悬架系统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设计滑模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系统在随机路面激励下的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的性能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滑模控制器性能稳定,能有效控制、改善悬架系统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1/4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应用耗散系统理论进行了车辆主动悬架严格(Q,S,R)-耗散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将主、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位移3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具有严格耗散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对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Taking the rubber torsion bushing of a certain type of all-terrain tracked vehic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orsional stiffness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rubber components and structural feature of the suspension.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to obtain root mean square of vertical weighted acceleratio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for ride performance of the all-terrain tracked vehicle, with a dynamics model of the whole vehicl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and standard road roughness as excitation inpu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The evaluation index showed that ride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with optimized torsional stiffness model of suspension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model from experiment.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model of rubber bushing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rubber torsion bushing in light tracked vehicles.  相似文献   

13.
对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高效且简单的AMESim建模,以经典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在Simulink中建立其控制模块,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的模型正确,控制模块有效实现了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同时也表明,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辆具有更好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建立了某SUV非线性三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研究了高速转弯工况侧倾载荷转移及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悬架刚度参数的优化匹配方法.以车身侧倾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弹簧刚度对悬架偏频及不足转向度影响为约束,以前、后悬架弹簧刚度及前、后稳定杆刚度为设计自变量.计算结果及实车对比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比原方案在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采用该匹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高速车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十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平顺性进行分析.运用振动理论分析了车辆的传递函数和振动特性,并通过讨论选择了车身质心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相对动载荷、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等参量作为平顺性评价标准.通过Matlab/Simulink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仿真,讨论了轮胎刚度和动力总成悬置刚度对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增加均导致汽车平顺性变差.通过仿真实例可见,该动力学模型可利用设计初期的车辆参数对汽车平顺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样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汽车主动悬架的基本结构,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两自由度的车身及悬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用于该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器,对PID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应用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对1/4汽车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进行了与常规PID主动悬架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具有此模糊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在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形式的悬架系统。  相似文献   

17.
对ADAMS/Car中衬套刚度的计算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双横臂悬架的刚弹耦合模型。通过ADAMS/Insight对各个衬套的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了衬套刚度的变化对车轮定位参数和悬架刚度的影响,得出车轮定位参数随橡胶衬套刚度变化的规律。选取刚度变化对车轮定位参数影响较大的衬套力比例因子作为设计变量,选取车轮外倾角、前束、主销内倾角、轮距为优化目标,对不同的衬套取不同的比例因子,通过ADAMS/Insight自动完成设计的空间组合,并进行仿真计算。根据目标函数对设计空间过滤,最终达到对车轮定位参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目标;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性能、车身侧倾角、悬挂动行程和轮胎寿命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作为约束,建立数学优化模型。采用单调性分析法优选悬挂刚度、阻尼系数及轮胎刚度。其优点是计算机程序极为简单,在一般微机上即可实现,结果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