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敏  徐立光  张颖新  丛越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57+159-157,159
目的探讨自拟“复合多媒体病人”在针灸治疗学P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三年级学生63名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PBL结合“复合多媒体病人”教学组,每组21名,进行针灸治疗学教学后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PBL结合“复合多媒体病人”教学组满意度最佳,其后依次为PBL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各组间比较均P〈0.01)。3组总成绩比较,两组P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BL教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BL教学法相关疾病成绩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PBL教学组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均P〈0.01),与PBL教学组比较,PBL教学2组成绩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针灸治疗学效果,“复合多媒体病人”的应用能有效促进该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针灸治疗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心得。方法将45名大t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LBL组)、PBL教学组(PBL1组)和PBL结合“复合多媒体病人”教学组(PBL2组),每组15名,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学教学后,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3组学生在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调查问卷中显示,PBL1组和PBL2组均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显示,PBL2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复合多媒体病人”模式应用于针灸治疗学PBL教学当中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imMan3G模拟教学法对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技能培训的作用。方法将100名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分为传统教学组(50名)和SimMan3G教学组(50名),并分别给予临床技能培训;最后选取标准化患者,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比较其优越性。结果SimMan3G教学组在病史采集、临床体检、急救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和临床综合能力等考核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Man3G教学组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交际合作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反馈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mMan3G模拟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的临床技能培训效果,还能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好评,在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孙涛  高云  程宇彤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药》2012,7(9):1176-1178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医患沟通中交待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级、2008级学生进行“医患沟通——交待病情”见习课堂的学生99例,其中2007级为传统教学组(52例),2008级为PBL教学组(47例)。传统教学组按照传统的实习方法进行带教,即实习生由教师带领对新收患者进行病情交待,南教师向实习生讲述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及病情交待要点等。PBL教学组的带教方法为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临床案例提出交待病情的技术要点;②学生针对问题查阅教相关临床资料和医学人文相关材料;③教师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④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演示,教师点评;⑤教师及学生共同对不同情景下交待病情的全过程和沟通效果进行评价和交流。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差异。结果PBL教学组的课堂效果、学习兴趣及知识掌握程度的满意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课堂效果:76.6%(36/47)比50.0%(26/52),学习兴趣:72.3%(34/47)比50.0%(26/52),知识掌握程度:91.5%(43/47)比73.1%(38/52),均P〈0.05]。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组在提高学习主珈性,增强爱伤观念方面满意率也较高,但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主动性:66.0%比55.8%,增强爱伤观念:76.6%比67.3%,均P〉0.05)。传统教学组中51.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带教方法,在PBL教学组中42.6%的学生建议改进教学方法(P〉0.05);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教学系统性满意度分别为40.4%和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医学生获得实用的医患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选取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临床示教中的本科生160人,将其分为PBL教学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各80人。教学结束后,收集学生、授课教师及教学督导组的意见,分析、测评成绩。结果 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5.03±4.74)、(69.66±6.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阅片分析能力成绩分别为(25.41±2.96)、(13.91±3.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赞成PBL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介入放射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临床专业专科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课之前随机分为A(64名)、B(45名)两组,A组采用Seminar法教学,B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两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A组考试成绩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两组在教学进度、重点突出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向互动、教学民主、启发激励、专注教学、课堂氛围5项上,A组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综合考虑Seminar教学方法优于传统讲授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实习学生共44名,将上述学生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在老师带领下,老师对患者进行查房、查体、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重点讲授。观察组采用PBL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评价为(89.7±5.7)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评价为(75.1±7.2)分,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卉  付彦君  韩兆丰  杨丽 《北方药学》2014,(11):169-169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大班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分为案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结果:1考试成绩:两组考试总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但案例教学组在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2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大班理论教学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标准化患者在《传染病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将67例护理学专业专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最后采用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染病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法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加强产科实习护士临床护理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实习生抽出100名,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理论上课教学方法和结合母婴床旁护理实施床边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培训教学,通过自制问卷及分阶段进行考核来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学习培训情况调查中,各项学习调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考核成绩分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51,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提高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CCU护士22名,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按照1:1的比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2组的成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成绩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病案分析及护理技能成绩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分比(82±7)分、(87±8)分比(84±7)分](P〈0.05);试验组的日常工作表现(特殊疾病护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临床医生配合能力)及总分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分比(18±1)分、(21±1)分比(20±2)分、(22±1)分比(21±1)分、(87±4)分比(80±3)分](P〈0.05)。结论采用PBL教学法可提高CCU护士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2011级检验专业60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另选取新乡医学院2011级预防专业6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基于课堂的学习(LBL)教学法,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综合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得分[(86.65±4.49)分]高于对照组[(82.05±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01)。除提高学习效率一项外,观察组学生对于调查问卷其他项赞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运用循证护理在产科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并评价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产科实习的9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教学评价,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考核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分分别是(91.4±2.45)分、(92.3±2.64)分,而对照组的得分是(84.7±3.16)分、(85.5±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评价的满意度实验组达到了84.4%,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教育更科学、更规范,有助于实习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整体护理水平亦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4.
梁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55-157
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校2011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中专生2个班共100名学生根据产前检查实践护理操作项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分别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成绩分析,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P<0.05),操作及综合能力(P<0.01)优于对照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临床麻醉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麻醉护理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带教研究对象,随机将60名实习生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30名采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比较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出科理论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并通过考核量化表及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36.5±3.2)、操作成绩(55.5±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3±4.7、48.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研究组适应时间合格率、病情评估能力合格率、医患沟通能力合格率及独立工作能力合格率(90.0%、93.3%、96.7%、83.3%)均高于对照组(66.7%、70.0%、73.3%、56.7%),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临床麻醉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能够减少学生适应时间,提高考试成绩,增强病情评估、医患沟通及独立工作能力,应在临床带教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120名,按学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名。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法,给予观察组学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结果对两组学生实际操作进行评定,其中对照组学生平均分为(80.5±3.56)分,实验组学生平均分为(92.1±6.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学生评价内容进行分析,比之对照组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在培养学生各个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丽华  米方林  陈定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15-2916,2918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中的可能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将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08级48名学生随机分为8个团队,并随机分为团队学习的实验组(TBL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传统组),正畸课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及临床病例考核。结果 89.8%以上学生对TBL教学满意,成绩显示TBL组期末考试临床病例分析部分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团队学习应用于正畸病例分析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适合正畸教学的有效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和木  李键  宋娟  高晓平 《安徽医药》2017,21(4):777-780
目的 探讨"以授课为基础" 的教学法(L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 的教学法(TBL)在康复专业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2级共57名五年制临床康复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分为 TBL组和对照组,由经过培训的临床带教老师分别根据相应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病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通过12周的临床教学,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以及临床病例分析的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病例分析功能评估、功能诊断及康复计划制定等方面,TBL组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满意度调查发现,TBL组学生在功能评估操作水平、康复治疗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P<0.05),对TBL组的教学更为满意(P<0.05).结论 在康复专业临床教学中,TBL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功能评估操作水平、康复治疗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LBL、PBL-TBL、PBL-TBL-CBL三种教学模式在肾脏内科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三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组,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LBL教学模式,B组采用PBL-TBL教学模式,C组采用PBL-TBL-CBL教学模式,每组30人,比较三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结果:PBL-TBL组,PBL-TBL-CBL组教学效果优于LBL组(P0.05),且PBL-TBL-CBL组学习成绩高于PBL-TBL组(P0.05)。PBL-TBL-CBL组学生的综合能力优于LBL、PBL-T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TBL-CBL三种教学模式联合应用在肾脏内科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