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黏附因子CD9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中的定位和表达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水肿性流产(HA)、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20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患者中CD99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①CD99主要表达于细胞滋养细胞胞膜,在HA、CHM和PHM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83%、25.85%和25.40%;②MMP-2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胞质,在HA、CHM和P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80.0%和85.0%;③CD99在HA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CHM和PHM组织,MMP-2在HA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CHM和PHM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CD99和MMP-2在三者中的表达率均呈负相关〔γ(HA)=-0.133,P<0.05;γ(CHM)=-0.154,P<0.05;γ(PHM)=-0.153,P<0.05〕。结论:CD99在水泡状胎块(HM)中表达下降,可能与其影响滋养细胞黏附及分化有关,MMP-2在HM中表达上升,可能与CD99表达下调,从而激活MMP-2表达,导致MMP-2过表达有关。二者均参与了HM的发生和发展,且CD99表达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MMP-2的表达,从而为HM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105及VEGF在水泡状胎块与水肿性流产的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妊娠(NP),30例水肿性流产(HA),20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和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CD105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CD105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00%、36.67%、85.00%、95.00%,CD105在HM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A和NP(P<0.05);②VEGF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0%、33.33%、25.00%、15.00%,VEGF在HM中阳性表达率低于HA和NP(P<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D105和VEGF在HA与HM中表达呈负相关(r=-0.447,P<0.05)。结论:CD105和VEGF可作为标记绒毛滋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用于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7、p53和Ki-67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形态学诊断,40例为流产水肿绒毛组,45例为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35例为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同时选取来院体检的4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四组p57、p53和Ki-67阳性表达。结果: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7阳性表达均低于流产水肿绒毛组、对照组(P0.05);且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7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P0.05)。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3、Ki-67阳性表达均高于流产水肿绒毛组、对照组(P0.05)。结论:p53、Ki-67可有效鉴别流产水肿绒毛与水泡状胎块,而p57可作为鉴别部分型水泡状胎块与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7蛋白在部分性葡萄胎(PHM)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0例完全性葡萄胎(CHM)、30例PHM、30例水肿流产胎(HA)的石蜡标本进行标记。结果:p57蛋白在HA绒毛及PHM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绒毛的细胞滋养叶细胞及间质细胞,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HM中细胞滋养叶细胞及间质细胞p57蛋白表达缺失,与PHM中相应细胞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7蛋白检测结果与葡萄胎的组织表型关系密切,对CHM、PHM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7和p53在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和水肿性流产(H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cHM25例、PHM21例、HA2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7和p53的表达。结果p57在CHM、PHM、HA的阳性率分别为4.0%、90.5%和95.0%,p57在cHM的表达明显低于PHM和HA(χ2值分别为34.730、37.265,均P〈0.01),而在PHM与H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CHM、PHM、HA的阳性率分别为84.0%、61.9%和15.0%,p53在HA的表达明显低于PHM和CHM(χ2值分别为9.471、21.254,均P〈0.01),而在PHM与cHM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57可作为CHM与PHM、HA鉴别的有用指标.对1957均表达的PHM与HA的鉴别,p53可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朱梅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95-309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P16和Ki67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60例不同宫颈组织的HPV、P16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病变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3个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P16和Ki67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异常表达有助于早期诊断宫颈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抗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9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的术前穿刺活检标本和术中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化疗前、后患者的ER、PR、HER-2及Ki67抗原阳性表达的变化情况,同时于术后观察相关指标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影响。结果 75例患者均完成相应方案要求的化疗周期,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化疗后患者的Ki67阳性率26.67%较化疗前的85.3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Ki67抗原阴性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化疗后Ki67抗原阳性表达患者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抑制病情,显著减少Ki67抗原的表达,但对患者ER、PR、HER-2表达的影响不明显,因此临床上可考虑将Ki67抗原标记系数作为癌组织分子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7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HER-2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62.79%和63.37%,HER-2和Ki67为阳性的均阳性率为38.95%。HER-2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s=-0.036,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患者中HER-2和Ki67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ER-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和79.6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HER-2和Ki67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5);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HER-2阳性率为84.93%,明显高于ER阳性患者(P0.05);HER-2和Ki67均阳性、HER-2阳性、Ki67阳性和HER-2和Ki67均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0.71个月、30.61个月、31.62个月和35.32个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与Ki67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学特征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但未发现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症中在位和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子宫内膜和肌间异位内膜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和VEGF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子宫肌层异位内膜Ki67阳性表达率为53.3%,VEGF阳性表达率为96.7%。异位内膜的腺上皮Ki67和VEGF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的腺上皮(P0.05)。腺上皮表达高于间质(P0.05)。月经周期中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腺体VEGF和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腺肌症是一种细胞增殖性疾病。子宫腺肌症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Ki67和VEGF的阳性表达,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Ki67的表达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68例胃癌标本,取胃癌组织做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阳性细胞比例。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判断各组之间MMP-2和Ki67表达的差异及两者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41%(54/68),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4/20),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24%(43/68),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20),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现正相关(r=0.449,P0.05)。结论 MMP-2、Ki67与胃癌的发生、转移及增殖相关,MMP-2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MMP-2与Ki67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宫内不同部位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对葡萄胎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葡萄胎患者宫腔中央水泡样胎块及靠宫壁蜕膜样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PCNA及Ki-67在宫腔内组织的阳性表达均大于靠宫壁组织,有明显差异(P<0.05)。完全性葡萄胎PCNA及Ki-67阳性表达高于部分性葡萄胎,浸润性葡萄胎PCNA及Ki-67阳性表达高于完全性葡萄胎,且均为强阳性表达。PCNA和Ki-67在不同部位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葡萄胎宫内水泡样组织的增殖活性明显大于靠宫壁的组织,必须彻底刮净宫内组织方能预防恶变的发生。靠宫壁组织因其增殖活性较弱,可不必常规二次刮宫,以避免过度搔刮带来的过度损伤。葡萄胎的细胞增殖程度可能随疾病进展而逐渐增强,对于宫内、宫壁组织均有强阳性表达的患者要警惕其恶变的可能。PCNA与Ki-67能代表葡萄胎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的客观指标,其检测简便、快捷、价廉,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7免疫组化结合CEP17倍体分析在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45例完全性葡萄胎,25例部分性葡萄胎及25例水肿性流产标本,运用免疫组化进行P57检测和FISH技术进行CEP17的倍体检测。进一步分析P57免疫组化结合CEP17倍体分析在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57蛋白在部分性葡萄胎和水肿性流产组织中主要分布在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00%(25/25)和100%(25/25);但在绝大部分完全性葡萄胎中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中P57表达缺失。 P57在完全性葡萄胎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2/45),与部分性葡萄胎(χ2=61.9,P<0.05)和水肿性流产比较(χ2=61.9,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FISH分析结果显示:在水肿性流产中90.9%病例为CEP17二倍体(20/22);部分葡萄胎中87.0%病例为CEP17三倍体(20/23);在完全性葡萄胎中97.7%的病例为CEP17二倍体(42/43)。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性葡萄胎三倍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水肿性流产(χ2=27.3,P<0.05)及完全性葡萄胎(χ2=49.6,P<0.05)。结论 P57免疫组化结合CEP17倍体分析对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和水肿性流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1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双胎妊娠之一完全性葡萄胎的孕妇临床资料。该患者为双胎妊娠,在妊娠早期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因B型超声(B超)尚未出现典型葡萄胎表现而曾误诊为先兆流产,予安胎治疗。后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数值及B超结果诊断为双胎妊娠合并葡萄胎,予B超引导下清宫。查流产组织病理符合部分性葡萄胎改变,但染色体检查结果提示为完全性葡萄胎。术后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患者hCG下降明显,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异常。产前诊断对该病极为重要,病理诊断尚不能成为鉴别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标准。对于双胎妊娠合并葡萄胎的处理,应综合考虑,原则上双胎之一部分性葡萄胎应及时终止妊娠,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应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胎肝激酶-1(Flk-1/KDR)表达特征及其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y)法对78例GTD组织和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Flk-1/KDR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GTD组织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均表达Flk-1/KDR,在GTD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绒毛组,在完全性葡萄胎中Flk-1/KD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部分性葡萄胎(P<0.05)。日后恶变组葡萄胎Flk-1/KDR表达量显著高于非恶变组葡萄胎(P<0.01)。结论:完全性葡萄胎中Flk-1/KD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组葡萄胎Flk-1/KDR表达量显著高于非恶变组葡萄胎,可能与葡萄胎恶变有关,有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快速尿酶法观察48例食管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食管癌中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食管组织、食管炎标本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食管无病变、食管炎及食管癌患者中HP感染率分别为:26.3%、69.6%和91.7%;Ki67抗原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食管、食管炎及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5.3%、34.8%和72.9%。在食管癌患者中HP阳性组Ki67抗原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组。食管癌中HP感染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24)。结论:食管癌组织中Ki67表达及HP感染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cadherin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34例葡萄胎患者随访>2年10例发生恶变(恶变组),24例未发生恶变(未恶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葡萄胎恶变组与未恶变组石蜡包埋标本E-cadherin的表达状况。结果:恶变组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未恶变组(P=0.014),恶变前后E-cadherin的表达无差异(P=0.457)。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与其侵袭性相关,是葡萄胎恶变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Ki67、Survivin、P16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高危病人行阴道镜检并在镜下活检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Survivin、P16,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有96例宫颈炎、40例宫颈内瘤样变、24例宫颈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83%、95.00%、100.00%;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90.00%、100.00%;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60.00%、100.00%。Ki67、Survivin、P163种蛋白在宫颈内瘤样变、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宫颈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Survivin、P16与Ki67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r=0.599;P<0.01;r=0.540,P<0.01)。结论:Ki67、Survivin、P16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