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胴炎衣原体(Cpn)急性感染在呼吸道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用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检测了93例住院病人血清中Cpn抗体IgG,同时用PCR测定了其中55例病人咽试子标本中Cpn DNA。结果:35.5% 呼吸道疾病存在Cpn急性感染。在肺炎组抗体(效价≥512)阳性率为47.6%,提示1998-1999年可能处在北京市Cpn流行期;在哮喘组的阳性率达到50%;在肺心病组和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0.0%和26.3%。PCR检测Cpn的阳性率仅为9.1%,MIF和PCR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别。结论:检测Cpn抗体IgG有助于对Cpn急性感染进行诊断,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儿童哮喘中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测定法检测95例(年龄≤3岁26例,>3岁69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及40例(年龄≤3岁11例,>3岁29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中的Cpn特异性IgG、IgM抗体。结果: ①95例哮喘发作期儿童中,血清学检测符合Cpn急性感染诊断标准者13例(13.68%,13/95),其中≤3岁者3例(11.54%,3/26),>3岁者10例(14.49%,10/69),而对照组无一例为Cpn急性感染。哮喘组与对照组Cpn急性感染水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3岁者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②哮喘组IgG抗体阳性率为52.63%(50/95),其中≤3岁者和>3岁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13/26)和53.62%(37/69);对照组IgG抗体阳性率为22.5%(9/40),其中≤3岁者和>3岁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18%(2/11)和24.14%(7/29)。哮喘组Cpn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升高(IgG≥1∶16)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22.5%,P<0.01),>3岁者中哮喘组与对照组IgG抗体阳性率(IgG≥1∶1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pn感染与小儿哮喘密切相关;哮喘的发作与Cpn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Cpn特异性IgG抗体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AMI住院患者85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并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pn.IgM、Cpn.IgG抗体,比较2组差异。同时对Cpn感染与AMI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Cpn-IgM抗体阳性、Cpn—IgG抗体阳性及2种抗体均阳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感染与AMI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Cpn感染与AMI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及空腹血糖与AMI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HDL-C、LDL-C、TG水平及Cpn感染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pn感染可引起AMI的发生,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技术检测65例冠心病患者与6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Cpn IgG和IgM抗体。结果:患者组IgG抗体阳性率为63.1%,对照组为24.6%;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0%和6.1%,两组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0.025>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和Cpn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67例冠心病(CHD)、32例心肌梗死(MI)患者和4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了Cpn特异性IgG、IgA、IgM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pn IgG抗体的阳性率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pn IgA抗体的阳性率患者组高于对照组(P<0.01);Cpn IgG 、IgA抗体滴度和几何平均滴度患者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n 抗体滴度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持续高滴度的Cpn IgG、IgA抗体可作为Cpn 慢性感染的重要指标;慢性Cpn感染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散发SARS患者及其接触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广州市再次散发的临床诊断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及其接触者有无隐性感染作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SARS散发流行期间采集发热待查的患者117例、接触者88例、正常人群血清进行SARS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SARS患者在发病5-15天出现血清特异性IgG,血清滴度随发病天数增加而升高,15—20天后,抗体的滴度达到高峰并维持在1:160-1:320。发热人群组,SARS接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2.3%,0.57%。结论:广州市本次散发SARS患者IgG抗体变化与去年的基本一致,用ELISA法测定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变化,可适用于SARS患者的早期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实验提示SARS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性。  相似文献   

7.
采有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3例眼科患者进行弓形体感染血清学检测。阳性标准:IHA抗体滴度≥1:32;ELISA抗体滴度≥1:200。本组IHA阳性6例,ELISA阳性9例,两项皆阳性共25例,总感染率达38.8%(40/103)。以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先天性眼病感染弓形体的阳性率为高,分别占27.5%,22.5%,17.5%,据此可了解江西地区某些眼病与弓形体感染的关系。提出IHA与ELISA同时进行检测,可提高眼病弓形体感染的阳性检测率,可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肺炎嗜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pn0585基因,初步探讨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pGEX-6p-2/Cpn0585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滴度,以重组蛋白作为ELBA包被抗原检测血清中CpnIgG抗体和检测36份Cpn-/Ct+IsG阳性参考血清。结果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5kDa的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法证明其能与人抗CpnIgG抗体发生反应;在被免疫的BALB/c小鼠体内,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为1:12800;检测104例临床血清标本中的IgG抗体,与以色列SavyonDiagnostics公司SeroCPTMIgGELISA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为98.3%。结论表达的Cpn0585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在Cpn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例SARS患系列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系列血清包括患发病后1,2,8,12w所采集的样本,通过血清稀释法测定抗体滴度。结果:10例患发病后第1周IgG抗体均为阴性;第2周时9例IgG抗体阳性,平均滴度为1:40(临界值为1:10);第8周时所有患IgG抗体阳性,平均滴度为1:256;第12周IgG抗体阳性平均滴度为1:368。结论:SARS特异性IgG抗体在急性后期产生,随病程滴度逐渐升高,其持续存在可能是获得病后免疫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131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n)抗体,结果C-pnIgG抗体阳性诲91.6%。21例(16%)IgG≥1:512或IgM≥1:32提示急性C.pn呼吸道感染,21例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上有频繁性咳嗽,声嘶症状,其中12例存在其它致病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突发性耳聋(SSHL)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SSHL患者120例(SSHL组),另选1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及PCR分别检测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Cpn-Ag)和Cpn-DNA的表达;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抗Cpn抗体IgA、IgG和IgM。结果 DIF法与PCR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代表急性感染的Cpn-Ag和Cpn-IgM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代表慢性感染的Cpn-IgA和Cpn-IgG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HL患者Cpn感染的检出率显著升高,Cpn可能是引起SSHL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肺炎衣原体(Cpn)是一种常见的人类呼吸道致病菌,常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同时Cpn还可从肺部组织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系统传播并定植到滑膜和血管组织中,引起持续或慢性感染。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Cpn感染相关[2]。尤其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体内Cpn Ig 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说明  相似文献   

13.
报道免疫荧光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G在临床的应用。结果:临床诊断为出血热621例,可疑出血热118例,发热待查25例,肾脏疾患7例,其IgG阳性数分别是511例(阳性率82.28%),59例(50.00%),9例(36.00%)及5例(71.42%);患者男多于女,好发于21-40岁,幼儿亦有感染;发病5天内即可检出抗体,且随病日延长体滴度相应升高,至发病第11-15天抗体滴度≥1/640者占44.61%,第16-20天增到60.00%。本方法简单易行,且符合率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肺炎衣原体(Cpn)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确诊的128例肺癌和12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M,IgG检测,以7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结果COPD组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率(36.5%,46/126)及IgM和/或IgG阳性率(32.8%,42/126),均较肺癌组(分别为21.8%,28/128和23.1%,30/128)及对照组(分别为1.4%,1/70和2.8%,2/70)明显升高(P<0.005),肺癌组IgM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IgM和/或IgG阳性人数为74例,总感染率为22.8%(74/324).结论肺癌和COPD患者都是Cpn易感染人群,其Cpn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Cpn可能是COPD急性加重和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冬春季节兰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老年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对兰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或以上的318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通过间接醇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18例患者中有32例(32/318,10.1%)检测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32例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有6例(6/32,18.8%)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兰州地区冬春季节引起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肺炎衣原体(Cpn)4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并了解其在Cpn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纯化的Cpn42kDa蛋白带制备出2株特异性抗Cpn4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用其中一株建立了检测Cpn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FA)。结果 2株能稳定分泌抗Cpn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Ad6,Db1均与IgG1,染色体数目为90-102条,效价分别为1:32768,1:16384(微量免疫荧光法,Micro-IFA)。将腹水1:100稀释,该单抗只与Cpn呈现阳性反应,与其他衣原体和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证实单抗结合Cpn蛋白的分子量为42kDa,且不与其他衣原体反应。建立的DFA对120名呼吸道感染者的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痰检测,其结果和PCR试剂盒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二者相关系数为0.966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结论 DFA灵敏,准确,可用于Cpn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肺炎衣原体(Cpn)抗体的变化与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60例CHD病人,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稳定型心绞痛(SAP)各15例,进行sICAM-1、Cpn-IgG、Cpn-IgM检测,并以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CHD组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F=20.339,q=4.033~12.612,P〈0.01),AMI组sICAM-1水平高于UAP、OMI、SAP组(q=4.555~7.114,P〈0.01);CHD组Cpn—IgG阳性率和浓度均高于对照组(Х^2=4.250-8.887,F=11.529,q=3.018~9.673,P〈0.01、0.05);冠心病各组Cpn-IgG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Cpn-IgG浓度高于OMI、UAP、SAP组(q=3.794~5.518,P〈0.01、0.05);Cpn-IgM阳性率在冠心病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pn—IgG浓度与sICAM-1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544,P〈0.01)。结论 Cpn感染可能通过引起或加重局部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共同导致C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丽杰  高峰  王春艳  欧番文  邝家明 《医学综述》2012,18(16):2679-2680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n)感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原发性高血压(EH)间的联系强度,探讨联系EH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潜在机制。方法选择102例EH患者为试验组,选择9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应用微量免疫荧光法统一测定Cpn特异性抗体IgG、IgM,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IM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hsCRP、IMT及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组hsCRP、IMT高于阴性组(P<0.01),且hsCRP、IMT与Cpn特异性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Cpn感染与EH病变过程有关,Cpn感染激发和加重动脉内炎性反应可促进AS,是联系EH和AS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抗HCVIgG亚类的出现规律及其意义。方法:以第3代抗-HCV检测抗原ELISA法检测不同HCV感染状态患者血清中IgG亚类及滴度。结果:HCV-b慢性肝炎患者标本中IgG1、IgG2、IgG4检出率分别为87.5%、7.5%、52.5%,其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549.5、1:1.6、1:21.9。未检测到IgG3。慢性肝炎组抗体滴度明显于高于单纯抗体阳性组。结论:HCV-1b慢性肝炎特异性体液免疫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抗体的滴度较低和抗体亚类的限制性。本文认为,这种缺陷可能与HCV-1b感染的慢性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亚类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IgG亚类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中的变化。方法:利用免疫扩散法检测4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及亚类,与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IgG1与对照组无差异,IgG2、IgG3、IgG4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42例IgG亚类缺陷20例,占47.62%(20/42),结论:IgG、IgG4为主。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IgG亚类缺陷,IgG亚类比总IgG更能反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