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门县珠岙区是我县的主要产茶区。前几年由于单一收购渠道,茶农出现了“卖茶难”的状况,茶叶滞销,产品不能转化为商品,茶农得不到实惠,挫伤了茶农生产积极性,很多村的茶叶承包专业队与专业户纷纷要求退包,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原有24个重点产茶承包专业队,去年冬季要求退包的和  相似文献   

2.
出席八三年度宜昌地区专业户会议代表,我县渔关镇桥河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杨明建在八四年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他承包的五亩茶园中、从肥培管理,合理采摘上狠下功夫,保证了灾年不减产。八四年他上交国家茶叶1426斤,全家人平均交售茶叶237.6斤。超过任务834斤的70.98%,在该  相似文献   

3.
1983年春,笔者陪同农牧渔业部高级农艺师沈其铸,茶叶处负责人黄继仁同志访问了浙江奉化县溪口公社第二生产大队茶叶专业户江品芳同志。江品芳,今年58岁,是朴实的庄稼人。全家十一口人,四子四媳,家里生活过得很好。早在1981年初,生产大队有34亩茶园(其中1979年冬种17亩密植茶园)要承包  相似文献   

4.
新昌县上蔡岙村茶叶专业户唐光明,85年承包280亩村有茶园。把全家搬到茶山落户,虚心向行家学习,多次上县、区请教茶叶技术人员。由于他采用科学技术,提高了经济效益,一年改变了茶园面貌,85年共产干茶19.5吨,比84年增产39%,增加收入77%,除去成本、税收和上交款,获净利11400元,  相似文献   

5.
当前有些茶叶专业户,承包茶叶面积多,由于采摘工缺,工价贵,出现滥采、强采,造成树势严重衰退现象。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推广使用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采茶剪具有现实的意义。 今年春茶我场在埕仔、和平、五一、洲仔等四个管区承包户推广采茶剪,其实践应用效果,明显地节省了劳动力,与手采对比,采用采茶剪,平均  相似文献   

6.
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从1997年着手开发有机茶以来,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有机茶出口创汇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通过逐年扩大承包茶园面积,有机茶产量逐渐增加,但由于公司自身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一方面公司自营承包茶园的扩大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有机茶出口量不断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义乌市不少茶叶专业户看到公司有机茶出口创汇效益好,纷纷要求该公司帮助指导开发有机茶,收购  相似文献   

7.
我国17个产茶省1000个产茶县的100万茶农正在实行着各种形式的茶叶生产责任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茶农非常重视采用科学技术进行茶叶生产,从而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本期茶叶专业户园地专栏,向广大茶叶专业户介绍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益的事例。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病虫害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近四百种,为害较严重的达近百种之多,成为茶叶生产上的一大威胁,严重妨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夏秋季是茶树生长旺盛的研期,同时也是茶树病虫害为害最猖獗的时期。夏季即将来临,为了把茶树受害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夺取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出谋献策,以期有助于广大专业户做好夏秋季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了使“茶叶专业户园地”专栏能更好地为广大专业户服务,我们准备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帮助专业户解决生产上的问题。欢迎广大专业户来信向我们反映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来信时请在信封上标明“专业户来信。  相似文献   

9.
宋代茶园的茶叶商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0,32(5):44-46
宋代的茶园主要有小农茶园、专业户茶园、寺院茶园、国营茶园。这些茶园均程度不同地参与了茶叶的商品生产,或者为茶叶商品交换提供了货源。比较而言,民营茶园是茶叶商品的主要提供者,尤以专门从事茶业生产的园户为代表。小农茶园是宋代最主要的茶叶生产方式,其次才是专业户,寺院只向市场提供少量茶叶,国营茶园基本模式是自产自销。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茶叶专业户、科技户、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了交流信息,推广经验,本刊特辟“茶叶专业户园地”,将不定期地报道这方面的信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后,茶叶生产也不例外,茶园分到千家万户生产经营。如何提高生产者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上的迫切问题之一。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机制,从过去单纯的无偿推广型向有偿服务经营型转变,也是一个新课题。浙江省衢州市开化、龙游、常山等县农业(特产)部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开创了一条新路,就是技术服务“商品化”,即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与茶农、专业户、茶场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行有偿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经营与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出现,如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已引起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当前产销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茶叶生产者更重视采用科学种茶技术,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产销两旺、经济效益高的茶场(厂)和茶叶专业户、承包户.笔者根据多年开展技术推广和为茶农提供产后服务的经验,试与广大茶叶专业户和承包户讨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茶树病虫防治是茶园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关系到茶叶多收少收甚至有收无收,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目前,我国80%的茶园由专业户和承包户经营,从一些来信和来访者反映的问题看,许多专业户尚缺乏病虫防治的基本知识,从而使茶叶生产遭受损失。为此,本刊在本园地中将连续刊载茶树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帮助广大茶农战胜茶树病虫害,确保茶叶生产丰收。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湘乡县毛田乡芬水村茶场有茶园80亩,过去由于培育管理不善,杂草与茶树并肩齐长,茶场收入甚微。1984年初,42岁的村民谢意雄主动挑担,承包茶园,一定十年,每年向村上缴纯利1550元,投入生产成本1500元。尔后,谢意雄全家六口人搬进了茶场,成了全县第一个茶叶生产专业户。一年来,通过辛勤的劳动,茶园面貌大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1991,(6):40-40
我国大多数茶区,春茶是一年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显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在稳定和提高全年茶叶产量的同时,提高春茶产量是增加名优茶和高档茶,减少中、低档茶的关键,因此,广大专业户应该重视春茶生产,千方百计提高春茶的产量。为了帮助广大茶叶专业户搞好春茶生产,有效地提高春茶产量,日前,本刊记者就与提高春茶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栽培技术措施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姚国坤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承包形式的茶叶初制加工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茶叶经济效益,适应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地区农村茶叶初制加工的承包形式进行了调查。该区农村自1982年茶园承包到户后,较多的承包户加强了茶园的肥培管理,茶树长势较旺,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茶叶初制加工和交售的承包形式不同,毛茶品质及其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影响了一部分农户的致富。兹将调查材料整理如下,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龙海县白水镇楼埭村中仑茶场,地处西南部丘陵山地,与该镇金鳌、西凤、土兰、郊边等村山地毗邻。一九五八年创场,一九六九年种植茶树。茶场依山傍水,土层深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一九八二年,茶园由专业户承包以后,由于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了产业结构,多种经营及副业生产逐浙繁荣,投入茶叶生产的劳力日趋减少,特别是采茶劳力不足,导致滥采和粗采现象。茶青含梗蒂、单片、破碎叶多;茶树采摘层渐薄,鸡瓜枝增加,降低了毛茶品质和茶叶产量。加上物价、工价上涨,茶叶生产劳务成本提高。每采一公斤茶青工价由过去的0.1—0.2元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90年第六期“茶叶专业户园地”专栏介绍了为茶农排忧解难的组织——浙江省茶农协会,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就是其中的一个。浙江省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自1986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茶叶生产者服务的宗旨,在普及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夏季是茶树害虫猖獗为害的时期,这个时期,能造成为害的害虫种类多,害虫繁殖快,虫口密度大,食量多,往往给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必须引起广大专业户的重视.为了帮助广大专业户做好夏季茶树虫害的防治工作,日前,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植保研究室主任殷坤山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一、烘青绿茶品质现状福建省松溪县1993年茶叶总产量1575吨,其中优质品茶仅占25-30%,而绿茶品质普遍存在,松、扁、碎、末及其含有烟味等五个方面,造成我县茶叶品质徘徊不前局面。存在品质差的原因主要是粗采、监制,其表现在:1.茶园管理水平低、采摘质量差。我县大部分茶园承包给专业户,存在承包期短,对茶园管理缺乏长远打算,低产茶园缺乏改造,而采茶雇人,由于茶园面积大,采茶人手不足,造成相当一部分茶叶采摘过老;另一部分茶园分园到户和新开个人茶山,由于缺乏科技管理和合理采摘,有的采摘时老嫩不分,造成鲜叶质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