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9月19日至20E],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举办的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车文毅、谢军出席会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肖建华作工作报告,来自全国近400家合格评定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孙大伟强调,建设质量强国,必须更加重视认可工作。从国际趋势看,认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全球经贸发展的战略性手段;从国内发展看,认可越来越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政府监管的基础性制度;从质量工作看,认可越来越成为规范合格评定活动、提升质量工作水平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认证认可》2012,(9):13-13
认可作为在合格评定方面证实能力和传递信任的国际通行手段与方式,在促进全球国际贸易、保障质量安全、推动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认证认可》2012,(8):33-33
认可作为在合格评定方面证实能力和传递信任的国际通行手段与方式,在促进全球国际贸易、保障质量安全、推动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证本质属性是一类面向社会的证明性质的技术活动,我国行政法规《认证认可条例》确定的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机构通过认证传递的是质量、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信息。正如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认证认可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5.
认可评审是认可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对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确认手段。认可评审活动是对服务、管理体系以及信用程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的公正评价,是一种质量信用的证明行为,是否能通过认可评审,决定了认证机构技术与管理能力能否取得相关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2009年出版《合格评定建立信任》之后,2012年10月又有一本新的小册子问世——《产品监管和市场监督的原则与实践》。该书与(合格评定建立信任》、《出口创新战略》等一起,构成了ISO向政府部门推介认证认可、提高对认证认可认识和使用能力的系列工具书。《合格评定建立信任》一书提出的“计量、标准和合格评定是一个国家的质量基础”这一观点已被国内普遍接受。那么,ISO新出的这本小册子又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它对认证认可、质检工作乃至政府监管有什么借鉴意义昵?  相似文献   

7.
认可是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证明。认可处于合格评定链的最高端,认可的质量可通过获认可的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质量和水平来反映。而认证机构等合格评定机构的工作质量要通过获证组织等工作体现。因此,需要在认可和最终用户(生产/采购方、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建立和引入一项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认证认可》2014,(8):21-21
质量是国家强盛的基石,信任是社会安定的本源。认证认可作为三大质量基础设施之一,为推动国家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诚信和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认证认可行业积极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的号召,深入开展行业文化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自觉践行认证认可核心价值观,以“主动改革,更有作为”的精神风貌,切实担当“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职责使命,展现了优良的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日至4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宣传工作座谈会暨通讯员网络会议在闽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加强认证认可宣传在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中的积极影响,整体提升认证认可公信力和行业影响力。国家认监委总工程师刘卫军,CCAA常务副会长李晓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副秘书长樊恩健,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9日,为庆祝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联合设立的第二个“国际认可日”,“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暨国际认可日·中国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这次论坛的举办是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工作的一项重大活动安排。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在论坛发表讲话。论坛由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谢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肖建华主持。  相似文献   

11.
认证,也称为合格评定或合格供应商评定,是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供方组织)向社会提供信任担保的第三方中介技术服务,是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信任度、安全度的保证。因此,必须保证和提高认证认可行业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认证认可》2009,(7):11-11
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以“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为主题,举办“国际认可日·中国论坛”,既是对“国际认可日”的纪念,更是落实“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国际认可论坛 国际认可论坛(The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Ine.,IAF)是全世界合格评定认可机构和其他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他类似领域从事合格评定机构的联盟组织。IAF的主要作用是开展单一全球合格评定项目,降低业界及其顾客的风险,向他们保证被认可的证书是可以信赖的。IAF成员认可颁发证书的认证机构或注册机构,以证明组织的管理、产品或人员符合特定的标准(这类活动被称作合格评定)。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合格评定(质量认证)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和体系。以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等为主要内容的合格评定工作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成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尤其是近七八年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认证工作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为新世纪之妆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这一蓝图的实施对合格评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世纪之初认证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6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在云南召开战略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总结国家认可制度集中统一发展10年来的工作经验,研究认可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思路。CNAS主任王凤清、国家认监委副主任程方出席会议并讲话。CNAS执行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CNAS秘书长肖建华主持。  相似文献   

16.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合格评定结果国际互认合作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一直在克服与合格评定程序相关的市场准入壁垒,有效促进合格评定结果国际互认合作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政府与贸易伙伴建立广泛的双边合作关系,以及签署双边互认协议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国内认证认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树立中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国际权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9日,国际认可界迎来首个“国际认可日”。这是继2007年6月9日国际认可论坛(IAF)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在北京共同举办“国际认可中国日”后,国际认可界的盛大节日,相信通过这一活动,能把“认可——全球市场传递信任”的口号叫得更响。  相似文献   

18.
按照《认证认可条例》作出的定义: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据此,认证证书实质上就是由认证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证明获证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要求,是利益相关方可以信任的合作方。所以,认证证书是具有第三方信任担保性质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9.
《认证认可条例》第二条规定,“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这就明确:认证,实际上就是认证机构为获证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信任担保,表明获证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该组织是一个可以持续提供满意服务的生产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认证认可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切实发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职能作用,为促进国家质量振兴、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