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4-2506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7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组)27例、间歇性血液净化(IH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RR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IHD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CRRT组显著低于IHD组(P<0.05);CRRT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次数、发生心力衰竭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IHD组(P<0.05)。CRRT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疗效显著优于IHD,更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2例.每次治疗前、后采血测肾功能、离子,透析前、透析后及透析中每隔2小时测量血压、心率,记录肾功能恢复时间,并记录治疗结束后APACHE-Ⅱ评分.结果 CRRT组与IHD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分别为(1.93±0.35)、(3.88±1.23),P<0.05;(1.39±2.37)、(3.75±3.39),P<0.01;24小时尿量达到600毫升的时间分别为(15.44±5.29)天、(22.93±8.44)天,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4.20±5.56)、(17.30±4.37),P<0.05.结论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用CRRT治疗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溶质清除率及预后方面优于IH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肾功能衰竭组)和同期30例体检正常的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比较两组患儿Scr、BUN及Cystatin C的差异。结果肾功能衰竭组患儿血清Cystatin 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肾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tatin C与BUN、Scr均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且与Ccr相关性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Cystatin C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密切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评估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A组为结肠透析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结肠透析机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期为4周,观察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定量,以血肌酐的变化判断透析的疗效.结果 A、B组均可明显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血肌酐分别由(363.97±82.34)μmol/L降为(280.87±87.52)μmol/L和(371.73±87.46)μmol/L降为(339.90±68.59)μmol/L,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对A组不同期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发现肾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疗效明显好于肾功能衰竭期,而前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别不明显.结论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尤其对血肌酐<443 μmol/L的患者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生存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 14%(P 0. 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 00%,显著高于治疗组的5. 71%(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高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1年后,治疗组生存率、病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够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存活率,改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8例,均采用CRRT治疗,观察其临床各项指标和临床存活率。结果 28例患者在CRRT治疗前后MAP、BUN、Cr以及Pa O2/Fi O2等肾功能相关数据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有2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CRRT可有效控制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且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CRRT组22例,IHD组26例,监测治疗前后血电解质、BUN、SCr,记录治疗中低血压发生次数、出血次数。结果:治疗中CRRT组低血压发生次数少于IHD组(P〈0.05),治疗后BUN、SCr均低于IHD组(P〈0.05),但出血次数多于IHD组(P〈0.05)。两组虽死亡率相近,但CRRT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高于IHD组,CRRT组肾功能恢复时问短于IHD组(P〈0.05)。结论:CRRT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能改善多器官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Scr)的测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肾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98例AOPP患者,分别于中毒2 h内(AOPP 1 组)和中毒2~24 h间(AOPP 2 组)检测两次血清胆碱酯酶(CHE)、尿素氮(BUN)、肌酐(Scr),并计算BUN/Scr值.结果 AOPP 1组:CHE(1 259.43±1 061.99)U/L,BUN/Scr值(0.19±0.05);AOPP 2组:CHE(1 547.97±923.99)U/L,BUN/Scr值(0.29±0.06);健康对照组:CHE(4 829.90±989.99)U/L,BUN/Scr值(0.17±0.04);AOPP 1组BUN/Scr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OPP 2组却明显高于AOPP 1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PP患者2~24 h BUN/Scr值明显升高,评估BUN/Scr比值高预后差,通过BUN/Scr值可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71-3973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行IHD治疗,研究组行CB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cr、BUN、血K+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12%低于对照组90.62%(P<0.05)。CBP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促使血液中Scr、BUN、血K+平稳降低,故更适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0.
非急性肾衰为主症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虹  叶朝阳 《中国急救医学》1999,19(11):697-699
1概述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在间歇性透析(IH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显示出比IHD明显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危重患者.所谓CRRT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治疗伴急性肾衰竭 (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应用 CRRT治疗 2 2例伴 ARF的 MODS患者 ,所有患者CRRT治疗前后均记录液体摄入量 ,每日检查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 )、血钾、血碳酸氢根浓度、动脉血p H;对 10例存活患者 (存活组 )和 12例死亡组患者 (死亡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回顾分析应用间歇性血液透析 (IHD)治疗 17例伴 ARF的 MODS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每日晨 SCr、BU N、血钾。结果 :CRRT组和IHD组每日液体摄入量分别为 (5 2 37± 10 6 ) m l和 (2 319± 87) ml(P<0 .0 5 )。 IHD组透析间期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13例次 ,发生容量依赖性心功能衰竭 8例次 ;而 CRRT组分别为 3例次及 1例次 (P均 <0 .0 1)。IHD组每日晨平均 SCr、BU N均高于 CRRT组 (P均 <0 .0 5 )。 IHD组和 CRRT组存活率分别为 35 .3% (6 / 17)和4 5 .5 % (10 / 2 2 ,P>0 .0 5 )。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 ,病情更重 ,需要机械通气患者数更多。结论 :CRRT控制伴ARF的 MODS患者酸碱平衡、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优于 IHD;伴 ARF的 MODS患者的预后与原发病、衰竭器官数、年龄等因素有关 ;CRRT可以改善危重 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复杂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20例ARF患的血液净化治疗情况。比较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的并发症。结果:5例接受普通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3例治愈,2例死亡。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钾透析后均明显下降,但透析间期波动大。补充的液体量受限制。2例透析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死亡。1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BUN、Cr和血钾缓慢下降,波动小,并能持续于较低水平。允许补充大量液体和静脉营养。CRRT还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加重脑水肿患的意识障碍。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乳糜微粒血症的ARF患接受非选择性血浆置换(PE)加CRRT治疗,胰腺炎得以较快控制,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对于ICU的重症ARF患,选择IHD应慎重。CRRT更适合复杂性ARF的肾替代治疗。血浆置换联合CRRT可能是治疗急性重症腺合并高脂血症的ARF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峥  贾强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1):601-603
目的 评价和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在控制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时的疗效。方法 48例合并心力衰竭的尿毒症患分两组,一组采用CRRT,20例;另一组采用IHD,28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CRRT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明显好于IHD组。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较间歇性血液透析能更好地控制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导致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方式和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运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RIFLE标准和APACHEⅡ评分选择脓毒症导致AKI的血液净化方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9月收住于天津市天和医院ICU的96例脓毒症导致AKI的患者;依据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组(54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42例),将CRRT组参照RIFLE标准分为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21例);评价患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APACHEII评分动态变化和患者的不同预后。结果①CRRT组与IHD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血肌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CRRT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IHD组患者;CRRT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较IHD组低(P〈0.05),治疗后MAP、SpO2有所上升(P〈0.05);②CRRT组与IHD组病死率分别为51.9%和52.4%(P〉0.05),而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92.3%与65.0%(P〈0.05);③CRRT组中Ⅰ期患者存活率78.6%、治疗前APACHEII评分(25.4±2.5)、肾功能恢复率90.9%、APACHEII变化(-13.6±4.3),而Ⅲ期患者上诉指标分别为38.1%、(36.1±5.7)、62.5%、(-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AKI的RIFLE诊断标准结合APACHEⅡ评分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采用CRRT是防治脓毒症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改变、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肾活检确诊为AIN的34例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结果、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 34例AIN患者中,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27例,占79.4%,其中抗生素导致的AIN占DAIN的70.4%,最常见的抗生素依次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00%)、发热(64.7%)、蛋白尿(55.9%)、少尿或无尿(52.9%)、镜下血尿(41.2%)、白细胞尿(38.2%)、皮疹(32.4%)、糖尿(26.5%)及关节痛(14.7%);病理显示肾小管损伤轻重不等,肾小球及肾血管无明显病变;18例(52.9%)口服强的松治疗,7例(20.6%)应用甲基强的松(urbason)冲击,有7例(20.6%)行血透治疗,2例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6周后,34例患者中,20例患者完全治愈,4例因故好转后出院,7例血透患者有5例摆脱透析治疗,3例未愈患者蛋白尿未完全转阴.入院时患者平均血清肌酸酐(Scr)为(531.64±236.65)μmol/L,尿素氮(BUN)为(19.89±7.28)mmol/L,尿酸(UA)(414.88±141.09)μmol/L,治疗6周后,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平均Scr为(133.29±85.26)μmol/L,BUN为(7.40±2.71)mmol/L,UA(309.39±94.09)μmol/L,与治疗前相比P值均<0.01,有显著疗效.结论 AIN的常见致病因素为药物.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发热为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及病理改变决定治疗措施,激素及血液透析是治疗AIN的有效方法,及时把握时机,并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和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疗程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6.4%vs 66.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分别为(2.1±0.5)mmol/L vs(1.1±0.2)mmol/L(P0.01)及(152.6±119.1)%vs(38.8±17.2)%(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多效蛋白(PTN)和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分别为(100.6±3.8)mg/L vs(57.0±1.5)mg/L(P0.05)及(31.1±0.5)g/L vs(18.7±0.5)g/L(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临床效果好、安全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5例,其中45例行肾脏替代,40例行血液透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预后。结果:肾脏替代组病情明显重于血液透析组(P〈0.01)。肾脏替代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肾脏替代组存活35例(77.8%),死亡10例(22.2%);血液透析组存活21例(52.5%),死亡19例(47.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能提高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自行设计床边连续治疗血液净化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 由于标准CRRT治疗装置价格昂贵,在床位少的医院使用频率不高,从效益价格比考虑,一般医院很难承担。1995年起,我们利用普通人工肾机自行设计的床边连续性透析治疗装置(如彩图所示)代替CRRT机施行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经过123例患643次临床治疗应用,其中普通间歇性透析(IHD,203例次),血液透析滤过(HDF,107例次),血液灌流及透析灌流串联(45例次),单纯超滤(UF,28例次),静脉—静脉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146例次)和静脉—静脉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114例次)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次连续治疗4—22小时(平均7.8小时),血流量60—250毫升/分钟。透析液流量500-800毫升/分钟,透析液温度根据患治疗的需要在35至38℃之间调节,如患需要降温,可调制35℃。每次治疗可以清除血尿索氮和肌酐高达50%—肠%,治疗期间很好地维持电解质和酸碱乎衡稳定,同时我们还观察了个别患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TNF,IL—6,CRF),结果证明经过8—12小时的持续性替代治疗后,这三种炎症介质可以降低43%—63%。治疗有效率100%,患存活86%,其中成功率最高的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樱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心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患(90%以上),死亡率最高的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死亡的患多与透析治疗无关。结论 该床边血液净化装置可以完全替代CRRT机,而且在透析滤过治疗时优于CRRT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临床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本院住院的85例难治性心衰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心衰治疗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浓度变化。【结果】CRRT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8.8%(84/85),治疗后血BUN、SCr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临床药物治疗无效的心衰患者,CRRT治疗可以快速清除患者容量负荷,纠正心衰,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术后使用左西孟旦的重症瓣膜病患者36例为治疗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术后未使用左西孟旦的重症瓣膜病患者36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术前(T1)、术后返回ICU(T2)、术后24 h(T3)、术后3 d(T4)、术后7 d(T5)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值(Cr)、肌酐清除率(Ccr)、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使用肾脏替代治疗(CRRT)例数。结果:两组Ccr在T3(P=0.02)、T4(P=0.008)有明显差异;BUN在T2(P=0.03)、T3(P=0.01)、T4(P=0.007)有明显差异;两组AKI发生率(P=0.003)、CRRT使用率(P=0.01)、ICU停留时间(P=0.0008)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7)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可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术后AKI发生率及CRRT使用率,减少ICU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