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阳升  刘述临 《炼铁》1994,13(1):21-24
高炉实现大量喷煤应采用氧煤喷吹技术。氧煤过程是氧煤直接燃烧-即采用氧煤枪。实现大量喷煤,氧煤系统设计和科研开发固然重要,但生产操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由文泉  温仕湛 《炼铁》1997,16(4):14-17
1996年,首钢炼铁厂的平均焦比为466.6kg/t,平均煤比为79.6kg/t,与上年相比,焦比降低了32.6kg/t,煤比提高了28.9lkg/t。能取得了这个成绩,是由于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做好精料工作,改造喷煤系统,探索矮胖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3.
酒钢高炉喷煤系统设计年喷煤量11~13.5万t,在富氧率为2.7%时,煤比可达140kg/t,喷吹煤种为无烟煤(70%)和烟煤(30%)的混合煤。自1994年喷煤系统投入生产以来,通过不断对喷煤工艺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不断优化高炉富氧喷煤操作,使煤比由投产初期的30kg/t提高到目前的70kg/t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攀钢3#高炉富氧大喷煤后的炉况特征及其原因,了冶炼钒钛磁铁高炉进行富氧大喷煤只有以精料煤为基础,并采用合理的高炉操作制度,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承钢2号高炉通过喷煤管道改造,精料,高风湿,提高操作水平,降低休慢风率,合理配煤等手段保证喷煤比,降低入炉焦比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闫魁洪 《山西冶金》2004,27(4):24-25
太钢4号高炉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为提高煤比至140kg/tFe,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是优化高炉操作,保持充足的炉缸温度,加强喷煤操作,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等,提高煤比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论高炉喷煤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驹 《钢铁》1996,31(11):12-16
根据料柱骨架理论和喷煤技术分析,提出了高炉喷煤极限和临界置换比的新概念,讨论了喷煤极限的前提;论证了大量喷煤,以煤代焦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指出大量喷煤,达到喷煤量极发的关键在于改善料柱透气性,提高高炉冶炼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喷煤比操作对焦炭劣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万仁  吴信慈  陈君明  钱晖  林金嘉 《钢铁》2003,38(3):4-7,24
为考查提高喷煤量对焦炭在炉内劣化的影响,在宝钢高炉上进行了风口取样研究。结果表明,喷煤量达到200kg/t以上时焦炭劣化严重。高炉生产实绩回归显示,焦炭的热性能对高炉透气性的影响比冷强度显著。分析认为焦炭热性能指标CRI、CSR对高炉高煤比操作更重要。借此还提出了提高喷煤量和改善焦炭质量需加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宝钢高炉高煤比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锦明 《炼铁》2004,23(6):20-24
宝钢高炉自1992年喷煤以来,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改善喷煤设备性能和操作参数、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重新设计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通过多年的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1998年6月份起,高炉喷煤比已连续5年多的时间稳定在200kg/t的水平,最高曾达到260kg/t,并且高煤比是在高产能、低燃料消耗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高炉喷煤尤其是大量喷煤中未燃烧粉行为的研究结果,指出未燃烧煤粉的存在对炉况的有利有弊。国好的原料条件和先进操作技术可避免未燃煤粉在炉内的过量积累,克服其不利影响,从而能够实现煤比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红章  袁万能 《炼铁》1997,16(5):1-4
新疆八钢高炉喷煤投产后的最初一年多时间里,喷煤一直不太正常,煤比徘徊在40 ̄50kg/t,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996年对喷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并采用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强化富氧喷煤高炉操作和加强喷煤的管理等措施,使煤比逐步提高,最高月平均煤比达到96.8kg/t。  相似文献   

12.
张力  刘新 《冶金能源》1995,14(4):14-20
为适应高炉大喷煤的必然趋势,分别对高炉全焦操作和大喷煤操作下的焦炭质量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改善高炉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钢6#高炉短期减风后合理控制操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钢6^#高炉短期减风后操作参数的合理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实际生产中调整矿批、煤量、氧量、碱度、出铁量、水压、水量、风温等参数的方法和幅度。指出在目前的生产状况下,减风后如果无富氧,继续向高炉喷煤的适宜风压最好不低于130kPa,此时煤量最高9.5t/h。  相似文献   

14.
对梅钢3号高炉提高煤比生产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提高精料、更新喷煤设备、优化配比、高风温、大富氧、精细化操作,协调好各种生产关系等措施,使3号高炉月平均煤比达到164.9 kg/t。  相似文献   

15.
杨光景  李明等 《炼铁》2002,21(3):15-18
昆钢6号高炉投产3年来,通过改进喷煤系统,提高喷煤量,加强原资料,设备和炉前管理,采用双预热技术提高风温,加强冷却系统管理等措施强化炉冶炼;通过加强炉内操作管理,优化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稳定料速,冶炼低硅生铁等措施等高炉操作,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2001年利用系数达2.040,焦比401kg/t,煤比121kg/t.  相似文献   

16.
富氧大喷煤高炉操作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7.
赵新民 《山西冶金》2005,28(3):50-52
太钢1650m^3高炉煤比突破160kg/t,主要措施如下:改善原燃料质量;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保持炉况长期稳定。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与2000年提高了煤比53kg/t。  相似文献   

18.
节能降耗的高炉喷煤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昌武 《武钢技术》1996,34(11):60-65
分析了高炉喷煤技术的现状,阐述了影响喷煤率提高的一些因素,提出了增加喷煤率的措施,如精料,高风温,富氧,煤粉浓相输送,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采用煤氧枪,高炉操作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孙永方 《鞍钢技术》1998,(1):56-59,F003
印度塔塔钢铁公司G高炉在富氧3%~5%的条件下,喷煤量经常能达到130~135kg/t。为了稳定高炉操作,维持高产、优质,必须考虑到煤的置换比和可燃性,而这两方面都要求灰分含量低于0.8%。  相似文献   

20.
凌钢高炉喷煤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武生  杨宗成  孙宏武 《钢铁》2000,35(11):11-14
介绍了凌钢高炉喷煤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对高炉煤后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喷煤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