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具有的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是有价值的工作,努力克服困难、精益求精,以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包括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种基本的动机[1].成就动机与个体情绪体验密切相关,追求成功的人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而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2].随着中职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探讨中职生的成就动机和情绪问题之间的关系.[关键词 ] 中职生; 成就动机;情绪问题;横断面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情绪预测倾向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大学生情绪预测倾向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情绪预测倾向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在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方面,性别(t=-3.70~-5.31,P0.001)和专业(F=12.55~29.93,P0.001)差异显著;积极情绪强度预测高估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低估组,消极情绪持续时间预测低估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高估组,预测的积极情绪强度(β=-0.28,P0.001)和消极情绪持续时间(β=0.279,P0.05)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女生、文科生和艺术生认为未来情绪体验会更强烈和持久;高估未来积极情绪强度、低估未来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3.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的认知结构[1].国内外的学者[2-3]都将良好的自我概念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认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本文探讨高海拔地区藏、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陕西师范大学877名大学生,运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PA-NAS)、自编积极体验问卷,及个人资源问卷,如自编心理弹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人际信任问卷(ITS)、社会支持知觉量表(PS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积极心境、积极体验、心理弹性、积极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知觉得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r=-0.52~-0.11,P<0.05或0.01)。回归分析表明,积极体验、心理弹性、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知觉得分与SCL-90总分相关(β=-0.32、-0.38、-0.19、-0.21;均P<0.01)。路径分析表明,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总症状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路径系数为-0.01),而对个人资源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79,P<0.01);个人资源对心理健康总症状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44,P<0.01)。结论:个人资源在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积极情绪能够通过建设个人资源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倦怠与生理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倦怠是指长期、持续暴露于压力,尤其是在与工作有关的压力情境中所产生的独特的情绪反应.可以说它是一种压力现象[1].Maslaeh等人认为其结构包括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及成就感降低这三个维度[2].自倦怠提出以来.大量研究表明它对个体的工作绩效有消极影响,如,倦怠对缺勤、离职意向、生产力低下、工作满意度降低和工作承诺减少有预测作用.此外,倦怠还可能对个体的家庭生活带来消极影响[3].  相似文献   

6.
工作倦怠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Maslach提出:工作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去人性化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低落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情绪和自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情绪在正念与自尊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中文版(FFMQ)、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和自尊量表(SES)对391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正念、积极情绪和自尊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1,0.528,0.507;P0.01),正念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62,P0.01),消极情绪和自尊间也显著负相关(r=-0.396,P0.01);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13,P0.01);③情绪在正念和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3.17%、22.03%、55.20%。结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与自尊间存在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正念能够通过改善个体的情绪,进而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正念是对此时此刻有意识地、不评判地注意~[1]。正念训练能显著改善心境~[2-3],可能包含两种途径:(1)增加积极情绪。如悲伤时扬起嘴角微笑来改善心境;(2)从消极情绪中恢复。如从悲伤事件中提取有利因素调节心境。增加积极情绪能力和消极情绪恢复能力统称为情绪弹性~[4]。研究~[5]显示,情绪弹性可中介正念水平与情绪之间关系。本研究设置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考察在正念训练改善心境过程中情绪弹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的集中抚养会给个体的心身发育造成深远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福利院儿童在智力水平[1]、情绪调节[2]和行为方面[3]相对较差,社会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4].福利院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为强烈的孤独感体验,在精神质和情绪性上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5].机构抚养长大的个体可能出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难和众多生理问题[6].本文拟探讨福利院长大青年的心理健康及与自尊和人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羞耻情绪的两面性:功能与病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羞耻情绪(shame)是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即以某种程度的自省和自我评价为核心特征的情绪[1-4].在这一类别下,羞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自我是这种体验中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