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实验室推出的光纤陀螺到90年代可能要与环形激光陀螺争夺惯性制导市场.光纤陀螺的前景要比激光陀螺从实验室推出后的十年要稍长一些,以打破旋转质量陀螺的长期垄断地位.首先,光纤陀螺(FOG)很可能占领尺寸小、重量轻,功耗低,坚固耐用,成本适中的中低精度为主要优点的应用场合.10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使激光陀螺进入惯导市场,尽管从那时以后激光陀螺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到90年代末,预计技术的进步可使光纤  相似文献   

2.
英国航天公司布拉克内尔分部正打入高可靠性惯性系统的军火市场,试图削弱美国在惯导环形激光陀螺技术与销售方面所保持的领先地位。分部已对Westland/Agusta EH101直升飞机惯导系统进行投标,可望今年年末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对激光陀螺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重点对影响陀螺比例因子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误差补偿的精确数学模型,并针对某型激光陀螺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惯导系统激光陀螺的比例因子与材料介质、温度、腔长等相关,除了采用稳频技术,还需要采用旋转调制技术提高测量数据精度。转台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该比例因子修正的方法方便、可靠,姿态精度可提高约8.7″,对提高惯导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莹 《现代导航》2015,6(4):329-333
针对激光惯导长时间航行时定位误差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激光惯导定位误差综合补偿的方法。引入经典的误差方程和旋转激光陀螺的误差方程,主要分析陀螺漂移对惯导系统的影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基于外部位置和航向信息的长航时激光惯导定位误差的补偿方法。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补偿方法明显的抑制了激光惯导的误差随时间的积累,可有效提高长航时激光惯导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雷雯  于旭东 《现代导航》2017,8(5):355-358
通过对机抖激光陀螺惯导结构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机抖激光陀螺惯导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惯组结构的若干低阶模态进行了分析。对模态分析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模态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计算误差小于 5.23%, 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惯导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工作为机抖激光陀螺惯导结构的动力学修改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光纤陀螺作为一种新型的陀螺,正逐渐成为捷联惯导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件.简要论述了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对光纤熔接技术、光纤绕制技术、误差检测和补偿技术、系统动态误差补偿技术、光源以及噪声抑制技术、集成光学芯片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等关键技术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热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光纤陀螺热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初步热模型,利用基于液体动力学(CFD)的热分析软件Flotherm对惯导系统进行热仿真分析,通过仿真计算,从而得到惯导系统在室温条件下,通过自然对流散热达到稳定状态的温度云图,然后对系统实现方案进行优化热设计,使温度对光纤陀螺性能的影响尽量减小,并对下一步温补或温控方案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光纤干涉仪陀螺的工作原理,列举了几种有意义的探测方法。简述了谐振腔激光陀螺的原理,指出有源腔的局限性。介绍了无源光纤环形谐振腔光纤陀螺和微光学陀螺以及光纤、光源和实际应用对系统提出的要求。最后简述目前的研究动向,强调集成光学技术在小型实用化陀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展     
光纤陀螺的最近进展 目前光纤陀螺巳从实验室进入实用阶段,预计在九十年代的惯性制导市场中将与环形激光陀螺进行竞争。首先,光纤陀螺由于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坚固、价格适中、功耗低,可能在低、中精度应用中得到使用。在九十年代末期,预计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87年2月25日在伦敦召幵了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会议。惯性导航系统现在是大多数军用和民用飞机中的标准设备。然而,历史悠久的机械陀螺仪很可能会被光学传感器即环形激光陀螺或更近的光纤陀螺所代替。环形激光陀螺从构思到工作系统推出大约花了十年的时间。又过了十年才被人们所釆用(尽管主要是民用,很少军用)。目前光纤陀螺也遵循同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机抖激光陀螺(DRLG)捷联惯导系统(SINS)中,陀螺的抖动偏频会引起伪圆锥运动。分析了伪圆锥运动对捷联惯导系统旋转矢量计算的影响,并推导了其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影响伪圆锥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机抖激光陀螺抖动频差的匹配原则,以实现伪圆锥误差最小化。基于该匹配原则,面向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抖激光陀螺抖频调谐技术。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选用一种主体抖动轮并按需选配调节构件,该技术可满足系统对陀螺抖动频差的匹配要求,同时不会对陀螺整体外形尺寸和抗振性能造成任何影响。与传统方案相比,进一步提升了机抖激光陀螺,尤其是小型化机抖激光陀螺的工程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郭创  樊蓉  郭明威 《压电与声光》2007,29(4):468-470,474
激光陀螺性能指标是进行陀螺误差建模和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补偿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设计了激光陀螺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硬件平台,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测试软件,并对实验室现有激光陀螺进行了全面测试、评估。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测试准确,能完全满足各类激光陀螺的性能测试及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选择光纤陀螺和环形激光陀螺两种主要光学技术的状态和优缺点,评论了成本、功率、尺寸、重量和密封性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的研究进展,指出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具有线宽窄、频率稳定、增益方向敏感等优点。介绍了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在布里渊光纤陀螺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光纤陀螺的实用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论述了各种光纤陀螺的开发与实用化现状。其中,干涉型光纤陀螺已基本实用化;谐振型光纤陀螺虽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却是小型化和高性能化陀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光纤环形激光陀螺正在作为一种新型陀螺加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牟琼本文简要论述了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性能特征和优势,并以实例说明光纤陀螺在军事及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光纤陀螺的研制水平的进展以及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牟琼$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中存在后向反射时,陀螺的两束激光频差和陀螺转速动态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用矢量图明确表明了闭锁效应出现的条件。分析表明光纤激光陀螺的闭锁主要是由瑞利后向散射引起的,这一散射虽然在红外波长甚弱,但在有源环形腔内会被显著加强,因此成为陀螺闭锁的主要原因。实验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在陀螺旋转速度小于10°/s时出现了闭锁。  相似文献   

18.
光纤陀螺随机漂移的建模与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陀螺的随机漂移是捷联式惯导系统的主要误差源,为了减小光纤陀螺的随机误差并提高其精度,需要对光纤陀螺的随机误差进行精确建模,本文根据时间序列理论,采用自回归AR模型法,建立了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根据该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对光纤陀螺的随机误差的滤波。滤波结果和Allan方差分析表明,滤波后光纤陀螺随机误差得到了明显地减小,光纤陀螺的精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捷联惯导系统射前自标定是提高系统精度的重要途径。基于激光陀螺标度因数稳定的特点,建立了适合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射前自标定的加速度计误差参数模型。分析了基座扰动使姿态发生微幅变化对加速度各通道输出影响,设计了适合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加速度计自标定算法,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抗扰动能力。在误差参数可观测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射前自标定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快速准确标定出加速度计相关误差参数。  相似文献   

20.
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在位置标定实验时,光纤陀螺绕输入基准轴的不同位置零偏不一致,称为“四位置”误差。结合光纤惯性组合标定时出现的“四位置”误差问题,通过对光纤陀螺法拉第效应误差模型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四位置”误差与光纤陀螺磁敏感性和输入轴失准角之间的关系。得出光纤陀螺“四位置”误差主要是由地磁场影响造成。对光纤陀螺采用磁屏蔽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四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