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哈尔滨市为例,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提取城市热力场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中通过对遥感图象进行密度分割和多光谱合成,得到了能够较好反映城市热力场信息的。TM632合成图象,并通过B6波段进行温度反演,得到了哈尔滨市的地表辐射温度专题图.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中将该专题图与其他专题图进行叠加分析、统计分析等,不仅可以显示出市区热力场空间分布格局,还可以得到影响热岛效应的各因素及其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为城市综合评价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GIS系统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评价绿地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营建、格局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基于物理势能模型,以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土地利用以及绿地面积作为模型参数,建立了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既强调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性,又强调城市绿地的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并以沈阳市区城市绿地作为实例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1)研究区可达性处于第1、2等级的绿地面积分别占68.08%、21.64%。沈阳市区的绿地分布格局基本合理。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较好的服务;(2)研究区绿地可达性值分布存在一定空间聚集现象,显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明确了沈阳市区绿地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结论 绿地景观可达性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绿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城市绿地价值的空间分布,是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功能评价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与城市绿地、历史文物、优秀景观等资源相互联系,融和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交通通行等多功能的复合型城市绿道的选线工作。并以丹东城市绿道的选线为例,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查分析以及叠图分析法,从资源分布特点、人口密度、绿地分布以及人的使用便利性等方面对绿道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优线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城市绿地本身还具有强大的防灾与减灾功能.以焦作市为例,结合市区绿地组成与格局,运用GIS软件工具对其绿地紧急避难有效空间,灾后3,5,7 min的紧急避难缓冲区覆盖面积、覆盖人口以及人均绿地安全区占有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建成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较多,而附属绿地与其它绿地偏少;市民紧急避难人均占有量大于规定要求,但其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特别是老城区部分地段尚不能满足紧急避难的需求;大块绿地过于集中,其辐射区域有限,有大面积的应急避难服务盲区存在.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绿地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是反映绿地系统建设水平高低的科学依据,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及规划指标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量化计算与评价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类型齐全,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占总面积比例小,破碎化程度大。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绿地缺乏;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0.4867,其中绿地生态效益指标值为0.4977,绿地固碳释氧能力及滞尘能力较低;景观效益指标值为0.5798,景观破碎程度及分离程度较高,景观优势度不明显;绿地规划数量指标值为0.4525,绿化总量不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未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演变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城市绿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阐释空间分析及其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城市绿地演变研究中的空间分析的理论及其方法,包括解译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获取城市绿地信息、城市绿地演变的定量指标计算方法、城市绿地演变的空间分布指数及评价等.最后结合以武汉市为实例的研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和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廊道密度、景观分维数等指标,分析了济南市建成区绿地景观构成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济南市建成区各类型绿地面积总计为251.19 hm2,其中以市中区绿地面积最大,而天桥区最小;槐荫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市中区最低;槐荫区绿地景观破碎度指数最高,而历下区最低;天桥区绿地景观廊道密度指数最高,而市中区最低;建成区整体绿地景观分维数较低。最后对济南市建成区如何优化绿地景观空间格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城市绿地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是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运用生物量法对城市绿地系统固碳、释氧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济南市中心城区碳氧平衡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中心城区绿地斑块数量多、面积大小不一、绿地破碎度高、结构规划不合理;城市绿地面积小、绿地率低、固碳释氧能力不足;中心城区CO2释放量为66.86万t,氧气消耗量为49.35万t,释碳耗氧量大;碳平衡系数为6.96,氧平衡系数为6.48,固碳释氧能力达不到城市碳氧平衡需求,碳氧平衡失衡。  相似文献   

9.
从深圳生态环境与现有城市绿地系统特点、深圳建设绿地型国际性花园城市的优势和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思路等三个方面扼要介绍了深圳特区的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济南城市立交桥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立交桥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质量有重要作用.立交桥绿地有着不同于一般城市绿地的特殊性,受到遮阴等因素的限制,科学选择适用于立交桥环境的绿化植物是立交桥绿化的关键.文章应用特尔菲专家评价法遵循了明确问题,层次结构完整,含义准确、针对性强这四项原则,从植物生态适应性、植物生态效能、抗逆性、观赏性、社会经济效益、文化特性等方面,建立了济南市城市立交桥绿化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市园林绿化常用的60园林植物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级.结果表明:综合效能为Ⅰ级立交桥绿化植物有14种;Ⅱ级立交桥绿化植物22种;Ⅲ级立交桥绿化植物16种;Ⅳ级立交桥绿化植物8种.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武昌沙湖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武昌沙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分类,利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预测2011-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将CA预测结果与面源模型相结合,预测2015年沙湖流域面源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负荷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0年间,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展,其他地类向建设用地转变速度依次为:农田56.8%、绿地35.1%、水域23.9%、未利用地8.9%.2011-2015年间各用地类型均有继续向建设用地转变的趋势.从污染物负荷总量的变化情况上看,2015年3种污染物的负荷总量较2003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TN增长30.11%,TP增长17.32%,BOD增长43.38%.从污染物负荷总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上看:TN由2003年的建设用地>绿地>农田>未利用地,转变为2015年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农田>绿地;2015年TP和BOD的污染负荷总量空间分布规律与2003年保持一致,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农田>绿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热岛效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采用2002年的Landsat ETM 遥感影像,阐述了地表温度反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构建的模型反演济南地表温度得到地表温度图;分别从较低温区域、中温区、较高温区、特高温区、热核区,研究了济南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东莞空间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介绍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系统设计原则,各个质量指标内容及其评价方法,探讨了数据质量自动检查与评估方法,并对成果输出内容进行介绍。实现了对空间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评估,并对空间数据生产进度监理与空间地籍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可视化检查与定位显示。这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对大比例尺空间数据生产与整理工程进行检查的一次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传统验收比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空间数据的验收方式,从技术上彻底避免了“人情”数据,“垃圾”数据,使数据采集与整理作业更加规范,有效地保证了GIS数据应用质量,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内容与方法在广东东莞数据检查系统中成功实现,软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哈尔滨市不同年代时相的LandsatTM/ETM+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地面亮温反演、正规化和等级划分等处理,研究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和温度场空间分布规律,进而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道外区和铁路沿线区域是热岛效应的主要分布地带;地面亮温等级分布图表明,市区地面亮温发生以下转变:特高温-高温-中温,热岛效应区域由集中走向分散,且有所缓解;植被和水体区域的地表亮温较低,其边缘亮温更低.对市区热岛效应的动态分析,可为监测城市化进程和城区的扩展以及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和地面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变异,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变异规律,给出了具体技术路线.根据相关规律可以有的放矢地采用相关措施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从而更好地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利用2005年5月6日的TM数据反演北京市区的实际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北京市区的热环境特征、热岛分布的位置。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地形特征和地表 覆盖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热岛分布具有环状和带状分布特征,高程较低处和坡度较小处更容易 形成热岛中心,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热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城市附属绿地广泛分布在居民区和道路等与人类工作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区域。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选取泰安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Quick Bird,对城市附属绿地信息进行提取,并与监督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了84.15%,Kappa系数为0.816 1,明显高于监督分类。泰安市居民区、单位和道路绿化程度总体较低,需要加强居民区和单位附属绿地建设,并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确定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定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城镇体系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从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密切性等方面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哲夫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型,提出了一种划分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数量方法,并结合新亚欧大陆桥东段,即石菏铁路沿线地区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街区尺度区域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城市局部区域的微气候特性.本文从量化城市地表要素对局地气候影响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基于街区边界和区域内空间特性指标计算的局部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划分方法,该方法面向街区单元,较好地描述了街区尺度局部区域的精细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市内温度比郊区高,城市热环境相对郊区差。本文试以温度为基础而引入“焓变”作评价指标,提出空气焓变质量指数为评价方法,描述城市热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