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转化酶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易感性一直是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生物转化酶类的细胞色素P4 5 0 (CYP4 5 0 )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由于其对环境致癌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决定了个体对肿瘤的易感程度。通过介绍其中的CYP1A1、CYP2D6、CYP2E1、GSTM1和GSTT1等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机体易患肿瘤的关系 ,揭示了生物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在肿瘤易感性中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生、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易感性均密切相关 ,GST的基因多态性虽然与多种肿瘤的易感性有关联但研究结果有的互相矛盾 ,提示机体肿瘤发生机理的复杂性。由于环境致癌物在体内需经一系列的生物转化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因而生物转化酶类基因多态性的联合作用在肿瘤的易感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布,分析性别和年龄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拟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997例.男性1963例,女性1034例;患者平均年龄66.3±11.4岁,<65岁患者1284例,≥65岁患者1713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结合荧光探针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与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检测到CYP2C19六种基因型:CYP2C19*1/*1,*1/*2,*1/*3,*2/*2,*2/*3,*3/*3,其基因频率分别为38.5%、41.1%、6.3%、11.1%、2.7%、0.3%,共对应三种代谢表型:快代谢型(*1/*1),占38.5%;中间代谢型(*1/*2、*1/*3),占47.4%;慢代谢型(*2/*2、*2/*3、*3/*3),占14.1%.等位基因CYP2C19*1、CYP2C19*2、CYP2C19*3的频率分别为62.2%、33.0%和4.8%.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广东地区正常人群和鼻咽癌患者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2F1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40例鼻咽癌患者全血标本中CYP2F1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的多态性变化。对于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多态性位点,进一步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368例鼻咽癌患者和344名正常对照人群中该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40例鼻咽癌样本中,共检测到CYP2F1基因的3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10个单核甘酸引起编码的氨基酸改变,1个移码突变,15~16bp之间插入C引起移码突变(15-16ins C),该等位基因频率为25%。但病例-对照分析却未能显示该位点突变与鼻咽癌易感的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广东人的CYP2F1基因遗传多态性位点较多,但暂未发现与鼻咽癌的易感性关联的单一多态位点,多个多态性位点或不同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协同互补作用可能才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YP2C19、CYP3A5基因的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各500例,采用荧光PCR法和Sanger测序分别检测其CYP2C19、CYP3A5基因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用Quanto软件评估统计学效能。结果CYP2C19基因rs4986893位点的AG、G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CYP3A5基因rs776746位点的AA、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rs4244285、rs1224856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以及rs4986893位点的AA基因型的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rs4986893的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以及CYP3A5基因rs776746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因素,而rs4986893的GG基因型以及rs776746的AA、AG基因型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依据样本量、样本结构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Quanto分析,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理想的统计学效能(99%)。结论CYP2C19、CYP3A5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性别和年龄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心脏内科就诊需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60例,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测样本的群体代表性,计算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和代谢型分布的频率,比较年龄、性别与代谢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260例冠心病患者中,野生型纯合子CYP2C19*1/*1和突变杂合子*1/*2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95例(36.55%)和103例(39.63%);等位基因*1所占比例最多(59. 80%);正常代谢型和中代谢型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95例(36. 54%)和121例(46. 5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各基因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分布与中国正常人群相似,性别、年龄与代谢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439例,检测并分析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该基因代谢表型的分布情况,并将厦门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情况分别与13种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CYP2C19*1,*2和*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1.19%,33.56%和5.25%;基因型分布频率CYP2C191*/1*、1*/2*、1*/3*、2*/2*、2*/3*和3*/3*分别为36.23%、44.41%、6.55%、8.83%、3.77%和0.21%。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与我国9个地区的汉族人群相似(P0.05),与北京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CYP2C19基因型分布与我国8个地区的汉族人群相似(P0.05),与新疆和沈阳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厦门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基因型以CYP2C19*1/*2为主,代谢表型以中间代谢型为主,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与国内部分地区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肺癌组及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 2C19(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探讨CYP2C19基因中G681A和G636A多态性的分布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提取293例肺癌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CYP2C19进行基因分型.对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CYP2C19* 2/*3基因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7% vs 5.67%;P=0.000),对照组CYP2C19* 1/*2基因型显著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7% vs 13.99%;P=0.000).两组病例CYP2C19代谢型分布比较结果,肺癌组慢代谢型频率超过对照组一倍以上(33.45% vs 15.33%).肺癌与各相关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可能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2.755,95% CI:1.748 ~4.343).结论 CYP2C19慢代谢型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泛素蛋白羧基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基因第3外显子54C/A及第4外显子277C/G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75例散发性PD和100名健康对照者UCH-L1 C/A和C/G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检测.结果 (1)UCH-L1 C/A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PD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在对散发性PD与对照组UCH-L1基因分析中,未发现C/G的多态性.结论 (1)UCH-L1 C/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散发性PD患者遗传易患性有关.(2)UCH-L1 C/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散发性PD患者遗传易患性不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和MLH1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于食管癌易感性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CR-RFLP检测包括正常对照132例,食管癌患者169例MSH2c.2063TG和MLH1IVS14-19AG两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估计不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食管癌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MSH2c.2063TG携带突变等位基因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3.24倍。MLH1IVS14-19AG突变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食管癌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58倍。对MSH2和MLH1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两突变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食管癌风险大大增加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c.2063G突变等位基因和MLH1IVS14-19G突变等位基因可能在促成食管癌发生过程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癫痫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均口服苯妥英钠进行治疗。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探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疗效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中,苯妥英钠治疗有效患者CYP2C19基因型CYP2C19*2/*2、CYP2C19*3/*3、CYP2C19*2/*3分别为44例、7例、1例,苯妥英钠治疗无效患者CYP2C19基因型CYP2C19*2/*2、CYP2C19*3/*3、CYP2C19*2/*3分别为1例、1例、9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妥英钠治疗有效患者中,各基因型患者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苯妥英钠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 目的:探讨临沂地区人群中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联。 方法:纳入分析6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71例使用激素无股骨头坏死的对照组患者的激素总剂量并测定两组ApoB基因C7623T,G12619A,CYP1A2基因G2964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它们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 结果与结论:两组激素治疗的总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poB C7623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CYP1A2G2964A与ApoB C7623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CYP1A2G2964A与ApoB C7623T的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ASA技术 ,分析 78例ALL患者和 112例健康人CYP1A1基因多态性 ,比较ALL患者与对照组间频率差异。结果 ALL组CYP1A1MspI基因多态位点 ,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等位基因m2使患ALL的危险度提高了 1.5 4倍 ,m1m2、m2m2基因型使患ALL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 2 .2 7倍和 2 .77倍 ;ALL组CYP1A1Ile-Val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YP1A1MspI基因多态可能与AL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第1外显子+869T/C、+915G/C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3.077倍(OR=3.077,95%CI1.336~7.087),携带C等位基因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5.37±9.76)μg/Lvs(48.29±8.29)μg/L,P<0.05];而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包括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位点,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800G/A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34~2.324),携带T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97±8.91μg/LVS44.23±8.54μg/L,P<0.01).结论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很多,除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机体的免疫状况和遗传易感性日益受到重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致炎细胞因子,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该基因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第308位点存在的G/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备受关注.该位点为G时,定义为TNF1,为A时定义为TNF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群CYP2C19基因型的分布,评价等位基因特异荧光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方法等位基因特异荧光PCR法和金标准Sange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356名供者外周血CYP2C19基因型,实验采用同步盲法。结果 CYP2C19*1/*1型、CYP2C19*1/*2型、CYP2C19*2/*3型、CYP2C19*3/*3型、CYP2C19*2/*2型及CYP2C19*1/*3型的频率分布:使用PCR荧光法检测时分别为46.6%(166/356)、33.2%(118/356)、2.0%(7/356)、0.8%(3/356)、10.7%(38/356)及6.7%(24/356);采用DNA测序法时分别为46.3%(165/356)、33.4%(119/356)、2.0%(7/356)、0.8%(3/356)、11.0%(39/356)及6.5%(23/356)。两种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具有一致性(P=0.392),且一致性较好(Kappa=0.987);两种方法基因型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9.2%。结论为保障医疗安全,临床需开展CYP2C19基因型检测;等位基因特异荧光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个体化诊断与个性化用药相关研究的进展,由CYP2C19引起的药物氧化代谢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大量内源性底物和临床应用的大约2%的药物均由CYP2C19催化代谢[1],如对抗癫痫药物[2](丙戊酸和苯妥英钠等)、质子泵抑制剂[3](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抗抑郁药[4](西酞普兰等)的代谢影响,其基因多态性是引起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和种族间表现出不同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 (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乙醛脱氢酶2(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和PCR-芯片杂交方法,对187例冠心病患者和166名健康体检者的CYP2C19、ALDH2和MTHFR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CYP2C19*2/*2、ALDH2 AA和MTHFR TT基因型及频率在冠心病组分别为8.9%、12.3%和34.9%,在对照组分别为3.6%、1.8%和4.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LDH2和MTHFR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ALDH2 GA和AA基因型:OR值=2.09,MTHFR CT和TT基因型:OR值=2.11.结论 ALDH2和MTHFR基因多态性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YP11B2基因4/344T/C多态性是否与汉族人扩张型心肌病关联。方法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和健康对照组CYP11B2基因4/344T/C多态性,χ^2验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TT、TC与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9%、46%和5%,扩张型心肌病组TT、TC与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9%、44%和7%,经χ^2验两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和28%,扩张型心肌病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和29%,经χ^2验两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尚不支持CYP11B2基因4/344T/C多态性与汉族人扩张型心肌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YP19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河北省汉族育龄妇女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2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例组)与100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对照组)CYP19基因115T/C、240A/G、1 531 C/T位点多态性.结果 CYP19基因115T/C的3种基因型TT、TC、CC在病例组的分布为91.18%、8.82%、0,在对照组为88.00%、11.00%、1.00%.T、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为95.59%、4.41%和93.50%、6.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19基因240A/G的3种基因型AA、AG、GG在病例组中的分布为27.45%、49.02%、23.53%,在对照组为45.00%、41.00%、14.00%.A、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为51.96%、48.04%和65.50%、3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19基因1531 C/T的3种基因型CC、CT、TT在病例组中的分布为41.18%、47.06%、11.76%,在对照组分别为38.00%、42.00%、2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为64.71%、35.29%和59.00%、4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19基因240GG基因型可能是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