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爆破过程中,炸药所释放的一小部分能量通过岩土转变成地震波,引起地表振动。这种振动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爆区附近的建筑物等发生破坏。国内外对工程爆破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各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和  相似文献   

2.
由于交通车辆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对强度和安全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这类振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对交通干线附近建筑内的精密仪器,车辆引起的楼板微振动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实际测量了分析了某三面紧邻交通干线的高层建筑振动状态,研究了轻轨列车行使对高层建筑振动的影响,发现轻轨列车和重型汽车通过时,大楼的振动明显增大,可能导致部分仪器的测量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3.
涂剑文  蔡嗣经  黄刚  何晓文  张辉 《爆破》2016,33(3):122-126
为了研究罗河铁矿井下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根据该矿的地表环境、爆破参数和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采用NUBOX-6016振动监测仪,TP3V-4.5三维速度传感器和BM View软件对地表振动速度和频率进行两次监测。第一次3个点布置在地表离爆点为600 m、650 m、700 m的地方;第二次2个点布置在地表措施井和村庄附近。通过径、切、垂向的监测数据计算出最大合速度为0.757 cm/s,振动频率在30 Hz左右,远小于爆破安全规程所允许范围,得出该矿的爆破振动对地表的建筑物没有破坏作用。根据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用一元回归分析计算出三维方向相应K、α值,得出了三个方向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对今后地表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预测,且为条件类似矿山爆破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京西部地区砂卵石地层埋深浅、粒径大、分布广,盾构施工产生的振动易传至地表对环境产生影响等,对北京地铁某区间进行现场振动测试。通过埋设地层、地面及隧道内测点进行时间-空间同步监测,获取测试区间盾构每环掘进时的振动数据,分析振动频域特性及空间衰减规律,并对地表振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振动主要为刀盘刀具切割土体产生的振动,机械振动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振动对地表影响较小。刀盘附近振动主频分布于30 Hz以上,而横断面地表远离刀盘40 m处衰减至20 Hz以下。测点振幅大小与刀盘、测点间相对位置有关,地表振幅大小依次为刀盘前方测点、刀盘两侧测点、刀盘后方测点,刀盘处地表振级达80 d B,远离刀盘20~30 m时衰减至60 d B以下。  相似文献   

5.
车辆行驶对高层建筑微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交通车辆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对强度和安全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这类振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 ,对交通干线附近建筑内的精密仪器 ,车辆引起的楼板微振动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实际测量分析了某三面紧邻交通干线的高层建筑振动状态 ,研究了轻轨列车行驶对高层建筑振动的影响 ,发现轻轨列车和重型汽车通过时 ,大楼的振动明显增大 ,可能导致部分仪器的测量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下延时爆破对地表振动的影响,在某一小水池中,采用不同延时药包组合引起地表振动,对其进行测试。试验中各组合总药量相同,药包个数不同,对地面产生的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采用UBOX-5016型振动自记仪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并发现毫秒延时爆破能有效降低爆破振动,通过选出的较优延时组合,初步估计合理的延时间隔为25~50 ms。  相似文献   

7.
传递路径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噪声源贡献大小的有效方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法不需要测量力,只需测量响应就可在机组运行状态下在线完成源贡献量测量与分析。但是串扰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因此提出基于传感器信息组合串扰消除法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在振源附近布置传感器,将测量得到的传感器信号进行频域组合;组合系数通过分步运转,测试振动噪声数据并建立方程,以其它振源振动引起某振源附近传感器的组合信号为0求解方程获得;将线性组合的传感器信号作为参考源信号参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从而消除或减小串扰,准确获得各源的贡献。通过一个两声源的仿真和两个振源的平板试验,演示了分析方法,准确分析了各源贡献,表明采用传感器组合法消除串扰后可以提高激励源的辨识精度,并对传感器个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运行列车引起高层建筑物振动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艳梅  夏禾  战家旺 《工程力学》2006,23(11):182-187,152
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运行列车引起的铁路线附近高层建筑物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属于低频振动,且在软土场地上产生的振动比在硬土场地上的大;建筑物的振动水平随楼层的上升呈曲折分布,楼板的竖向振动大于横向振动;各楼层的振动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货物列车因其荷载较重引起的振动比客车大;建筑物整体刚度的变化会对楼层的振动产生影响,且对竖向振动的影响比横向要复杂;距离轨道中心线越近,建筑物楼板的振动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的逐渐加密,地铁线路布局越发复杂多样,多条地铁线路近距离并行或交叠运行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地铁环境振动影响也更为恶劣和复杂。建立多孔隧道不同列车运行状态下环境振动影响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同相关标准规范中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隧道孔数、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及列车不同交汇情况对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上部隧道孔洞对下部隧道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影响较大,且对隧道孔洞近场地表振动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上下隧道水平间距相比垂向间距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列车运行状态组合方式对地表振动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论可为地铁环境振动影响评价、地铁线路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低速磁浮引起地表振动特性。在国内首条运营的长沙中低速磁浮快线某路段进行现场地表振动测试,同时测试北京地铁13号线某高架线区段地表振动作为对照工况。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轨道受均布力,磁浮快线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峰值;磁浮线路,由于轮轨分离,车辆、轨道系统的特征距离所对应的特征频率不明显,桥梁动力特性较明显;由于轮轨分离、受轨道不平顺影响较小,30~80 Hz中低速磁浮存在明显优势地面振动,这部分振动主要来自导轨、轨道梁的结构振动以及线路不平顺;距线路0~40 m范围内地表振动的最大Z振级,中低速磁浮快线较传统地铁高架线对应距离至少小4 dB,且中低速磁浮快线引起地表振动在10~40 m范围内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振动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驰  周瑜秋  丁卫  沈高炜 《声学技术》2012,31(4):345-350
设计一个声波激发的地表振动检测系统,用基于Labview的软件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用扬声器发出扫频的正弦声波激励地表产生地表振动,并用地震检波器接收地表振动速度信号,通过NI 5112数字化仪传送到计算机,在Labview环境下进行滤波、频谱分析、波形显示与数据存储等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有效完成测量任务,可用于声-地震耦合现象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振动作为环境应激因子,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功能的改变,重者可发生振动病。以往对局部振动的研究较多,而对全身振动的影响注意较少。各种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舰船、飞机、航天器及军事、工农业机械等所产生的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正日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全身振动的影响与其频率、振幅、作用方向和接触时间有关。80Hz以卞的全身振动对人体影响较大;振动方向是用三个互相垂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地铁爆破开挖引起的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需要探明爆破振动传播至地表过程中的衰减规律。通过中深孔爆破法进行现场试验,试验孔装药量对应实际工程中单段药量,模拟大连地铁1号线隧道爆破掘进作业,采用钻孔监测与地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地表和地表以下1.5 m,7.5 m和15 m深的孔内安置监测点,监测爆破振动在不同深度的质点振速。同时,利用FLAC3D软件对现场试验中各观测点质点振速峰值进行数值计算,分别采集试验与数值模拟的质点振速峰值,并通过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下爆破振速的监测结果较地表小,振速峰值约为地面的50%~64%;对比萨道夫斯基公式反算的振速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数值模拟得到的质点振速与实测结果更接近,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对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修正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进行隧道开挖时,使用掘进爆破对邻近地铁隧道的振动影响情况。通过计算爆破工作面距离地铁隧道不同位置的工况,得出地铁隧道截面各处的振动峰值速度,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到实际测点处速度峰值与地铁隧道内最大振动速度峰值的比值曲线和分布函数,从而对基于爆破振动安全阈值下的地铁隧道振动进行控制,对类似工程爆破振动监测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进行隧道开挖时,使用掘进爆破对邻近地铁隧道的振动影响情况。通过计算爆破工作面距离地铁隧道不同位置的工况,得出地铁隧道截面各处的振动峰值速度,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到实际测点处速度峰值与地铁隧道内最大振动速度峰值的比值曲线和分布函数,从而对基于爆破振动安全阈值下的地铁隧道振动进行控制,对类似工程爆破振动监测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行驶列车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铁路周边等有振动影响的区域也出现了高层建筑,轨道交通系统对大都市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振动影响,越来越多地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结合工程实际,对铁路附近——拟建场地进行振动数据采样,并将测得的地面加速度作为对拟建建筑物的激励。拟建建筑物是从低到高的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计算结果,对拟建建筑物在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最后将数值结果与允许振动标准作出比较,得出了一些列车经过对附近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地铁运行引发的地表竖向振动并非单调递减,存在局部放大现象。对上海3处典型的埋置地铁行经场地进行了地表振动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各场地地表振动的衰减曲线均存在局部放大区,第一局部放大区(主放大区)最为显著,位于1倍埋深的振中距(地表与振源投影点距离)附近。基于弹性波场理论,辅以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主放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近场体波在地表入射与反射的叠加效应;(2)入射波在场地内的行程差导致的衰减率不同;(3)地铁运行引发的场地弹性波场不均匀分布特征。因素(1)和因素(2)主要作用于剪切波分量以影响主放大区的出现位置,因素(3)对纵波和剪切波均有较大影响,入射波场的剪切波分量较纵波分量越占优,主放大区现象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减震沟对爆炸塔内炸药空爆振动的减震效果,设计不同药量和药包悬置高度的3组、7次爆炸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无减震沟时,地表振动速度表现为垂向径向切向,地表振动频率符合振动在岩土介质的传播规律;减震沟对水平方向的减震效果约为垂直方向的2倍;在减震沟附近存在振动分区和垂向振动滞后现象,在振速增大的区域内存在有减震沟时振速大于无减震沟时,振动频率随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减震沟的减震效果受药量影响大于药包悬置高度的影响(药量越大减震效果越明显);对振速进行回归拟合时,有减震沟时地表振动衰减系数K和衰减指数α约为无减震沟时的1/10和1/2,减震沟外侧拟合优度约为0.65,表明萨道夫斯基公式回归拟合仅适用无减震沟侧,不适合有减震沟侧。  相似文献   

19.
地铁运行引发的地表竖向振动并非单调递减,存在局部放大现象。对上海3处典型的埋置地铁行经场地进行了地表振动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各场地地表振动的衰减曲线均存在局部放大区,第一局部放大区(主放大区)最为显著,位于1倍埋深的振中距(地表与振源投影点距离)附近。基于弹性波场理论,辅以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主放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近场体波在地表入射与反射的叠加效应;(2)入射波在场地内的行程差导致的衰减率不同;(3)地铁运行引发的场地弹性波场不均匀分布特征。因素(1)和因素(2)主要作用于剪切波分量以影响主放大区的出现位置,因素(3)对纵波和剪切波均有较大影响,入射波场的剪切波分量较纵波分量越占优,主放大区现象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盾构隧道孤石预爆破中,不同炸药的性质和药包埋深对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影响,对岩石爆破中地表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进行了改进,基于叠加原理获得能同时考虑装药结构、岩性特性参数等影响因素的长柱药包峰值振动速度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柱形装药地下爆破引起的峰值振动速度不仅受测点与爆源距离影响,也受到装药结构的影响;在装药长度不变条件下,长柱药包的埋深对与爆心水平距离25m范围内峰值振动速度影响较大,超出25m范围受到的振动影响程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