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研究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用户站粗差的检验和分离 ,应用广域差分 GPS’99南海实验 ,比较了广域差分 GPS用户站单点差分定位中最小二乘法定位与卡尔曼滤波定位的方法 ,以及用户站在加入 RAIM算法前后的精度等。  相似文献   

2.
广域差分GPS用户站的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域差分GPS系统用户站粗差的检验和分离,应用广域差分GPS‘99南海实验,比较了广域差分GPS用户站单点差分定位中最小二乘法定位与卡尔曼滤波定位的方法,以及用户站在加入RAIM算法前后的精度等。  相似文献   

3.
广域差分GPS中用户接收机多为较廉价的单频接收机,可以接收差分播发站发播的差分改正信号进行DGPS计算,由于WADGPS的算法和常规算法不一致,差分改正信号难以是标准的RTCM格式,因此必须研制专用的差分信号接收机和DSP运算平台,并在平台上集成用户定位的算法,用户定位软件可以实时对观测数据、差分改正信号进行解码,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速度。  相似文献   

4.
广域差分GPS监测站的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GPS定位测量的信号传播路径误差,分析了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梯度对差分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L1载波重点讨论了1999年-2000年太阳活动期间低纬度赤道异常地区GPS差分定位精度的问题,同时验证对于长基线采用GPS广域差分技术可以使电离层定位误差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RAIM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户自主完备性监测RAIM算法是广域差分GPS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之一。在已有RAIM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粗差探测和定位的方法,并给出了Parity方法中剔除多个粗差的算法,最后用‘99南海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单点实时定位简单灵活,但精度低,一般的差分定位需要布设基站,作用距离短。广域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恰好集成了普通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通过星基增强系统的卫星信号代替地面GPS基准站的差分信号的方法进行海上探测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局域差分GPS技术受到的限制和广域差分GPS的原理及技术特点,介绍了PNP20广域差分系统 工作原理,并详细叙述其主要的软、硬件的特点和各种功能,分析了该系统的各种检测数据,最后对这套系统的 应用前景和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由于海洋领域工人的特殊性,不可能在海上建立固定的大地测量控制点,不但常规大地测量技术和GPS静态定位技术无法应用,而且普通的DGPS定位技术也由于随流动站离差分主站距离的增大而定位精度迅速降低及作用范围有限(一般在陆上100km,海上300km)的缺点,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广域差分GPS定位技术(WADGPS)是建立“海洋动态大地测量定位基准”的关键性技术,它可以大大改进实时差分GPS定位的精度,并将其定位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我国大陆和整个海域。本文介绍了Omnistar DGPS和分布式广域差分GPS应用状况、研究进展和陆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导航接收机设计的基本架构是FPGA+DSP或者FPGA+ ARM 的工作方式。接收机存在研发时间长,研发难度较大的特点,且DSP/ARM 处理环路跟踪的同时需处理协议上的许多操作,在实现上较为复杂,实时性不高。基于SOC技术,利用Xilinx公司提供的协处理器软核代替DSP部分功能,用于在单片FPGA内实现导航接收机的跟踪环路,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硬件加速器和相关值预处理模块,利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节约了硬件资源,在单片FPGA上实现了跟踪环路的设计,降低了硬件成本,为高性能导航接收机芯片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利用DSP进行辅助捕获的PN码快捕实现新方法。利用DS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软件算法估计出接收信号和本地产生PN码信号的相对时延,指导串行搜索系统从接收信号最可能的相位位置附近开始搜索,从而达到快捕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SP器件进行辅助捕获,不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PN码的捕获;同时,通过对“超前码片数”置不同的值,可以很方便地控制串行捕获电路从开始捕获到完成捕获所需的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3.
nRF401无线通信模块在弹道修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技术和DSP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在弹药飞行过程中,实时空间信息由GPS接收机接收,并由DSP处理器处理和弹道修正,并将实时空间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到地面可视化弹道修正观察系统,进行实时观测和实时控制。并对弹载修正系统硬件和软件、基于nRF401技术无线通讯模块、基于VB技术地面弹道修正观察系统等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基于FPGA+DSP架构的导航接收机中,跟踪模块处于开环处理模式,存在实时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同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DSP)之间大量的数据通信导致了 IO资源和功耗的增加.基于片上系统(SoC)架构提出了 一种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闭环跟踪环路方案,整个跟踪处理过程在FPGA内实现了完整的...  相似文献   

15.
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所形成的立体模型,在二维无缝正射影像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概念,即在摄影测量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原始影像、定向参数及DEM,通过数字投影处理的方法,用无缝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辅助影像形成对摄影区域范围内无缝立体覆盖,即可以恢复摄影时记录的地形表面和地物碎部的三维信息,又可以通过立体观察设备进行无缝立体观察、浏览量测。为了方便立体观察、高精度立体量测和应用,对数字正射影像、立体辅助影像、像片定向参数及其DEM通过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区域范围内的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试验表明,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遥感过程中,要用稳定平台补偿飞行载体的姿态变化,以达到使相机垂直对地的目的。本文简要介绍了稳定平台的组成;分析了模糊算法和PID算法的控制优势;详细叙述了以微机械陀螺为反馈传感器,以TI公司的电机控制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控制器核心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度,满足遥感平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焦彦平  宋江洪 《遥感学报》2005,9(5):564-569
通过对星上影像数据有损压缩技术的现状分析,针对框幅式和推帚式影像数据采集方式,提出一种基于A436TM的星上数据压缩硬件方案。同专用编码器系统相比较,该系统具有压缩比可调,压缩算法改变灵活等特点,同时采用数据并行处理技术和抗误码扩散技术,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压缩信源误码率。  相似文献   

18.
Software receivers have had a discernable impact on the GNSS research community. Often such receivers are implemented in a compiled programming language, such as C or C++. A software receiver must emulate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algorithms executed on dedicated hardware in a traditional receiver. The DSP algorithms, most notably correlation, have a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this burden precludes many software receivers from running in real time. However, the computational cost can be lessened by utilizing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SIMD) operations found on modern ×86 processors. The following demonstrates how C/C++ compatible code can be written to directly utilize the SIMD instructions. First, a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why real time operation is not possible when using traditional C/C++ code is carried out. Secondly a tutorial outlines how to write and insert ×86 assembly, with SIMD operations, into C/C++ code. Performance gains achieved via SIMD operations are then demonstrated, and pseudo code outlines how SIMD operations can be employed to perform correlation. Finally, a C/C++ compatible SIMD enabled arithmetic library is added to the GPS Toolbox for use in software receivers.  相似文献   

19.
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受定位精度的约束,需外加在地面的伪卫星提供辅助定位信息,确保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伪卫星接收机基带部分的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三种硬件实现方式:(1)基于DSP的硬件实现;(2)基于FPGA的硬件实现;(3)基于ACM的硬件实现。同时针对这三种实现方式从硬件资源,算法实现两个角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