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广州军区所属驻桂某集团军装备部坚持以大规模作战能力建设为牵引,以提高人员“三率”水平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扎实开展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技能鉴定.集中检验了集团军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专业训练水平,达到了以鉴定促进训练的目的。推动了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基础训练全面落实,夯实了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根基。发掘和培养了一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人才,促进了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化,要及时、高效地完成战场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必须以使命课题训练为抓手,在贴近实战化的野外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训练中,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把技术保障力量、维修保障单元、战场保障要素与地方维修力量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建立通用车辆装备保障平战一体、军民一体的综合性保障体系,切实提高车辆装备保障信息快速处理能力、指挥控制科学决策能力和技术保障力量合理使用能力,真正实现战场车辆装备维修精确化保障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突出信息主导,要求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必须具备实时、高效的指挥能力。车辆装备网络化维修保障指挥能力,是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指挥系统为主体,以科学编配保障力量和资源为目标.在获得保障信息、形成保障决策到最终转化为保障行动的整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势综合判断、力量决策运用和协调组织控制等能力的总和。信息化战争突出强调了信息的主导地位,面对战场范围广、战损程度重、保障要求高的严峻形势.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指挥机构需要采取统一指挥、分散保障、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指挥方式,实施全要素、全方位、全系统的指挥控制,实现保障命令与作战命令同时下达.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无缝链接的信息化协同。  相似文献   

4.
刘荣友 《汽车运用》2012,(11):12-13
胡主席关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以"作战能力"牵引"保障能力"、以"保障能力"支撑"作战能力"为根本牵引,围绕海军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深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为全面生成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服务。一、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把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装备体系综合保障能力生成上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作用越来越强,军事训练正逐步跳出"尾随战争"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各类各型专业配套车辆在部队列装,极大地增强了部队遂行作战、训练、通信、侦察、救护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能力。但由于相关专业配套车辆装备车型较为特殊,各车型装备数量较少,配套维修机工具不齐全,维修保养器材供应不畅等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了专业配套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质量和效率。为提高专业配套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应着重从3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陈西文 《汽车运用》2010,(10):45-45,48
<正>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装备保障能力,对车辆装备保障而言,就是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坚持信息主导,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装备保障方式变革,不断深化拓展"两成两力"建设,大胆创  相似文献   

7.
段云 《汽车运用》2011,(9):26-27
汽车技工训练机构是培养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汽车维修人员训练正常开展、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有力保证。因此,加强汽车技工训练机构全面建设,对于加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方式转变,推进装备人才战略工程建设,提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  相似文献   

8.
加强早期规划和建设,实现维修保障力量与新型车辆装备保障建设同步发展 一要做好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部队车辆业务部门应参与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性论证工作,协助装备论证部门提出维修保障方案。通过了解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要求,结合维修保障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和经费条件,制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其主要内容为: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的维修级别和各级别的任务,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设备和维修设施的种类,确定新型车辆装备使用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备件的数量和货源,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来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军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装备保障在整个军事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提高保障效能和装备战场再生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深入研究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对加快推进部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沈阳军区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始终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把提高实战保障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保障能力建设新模式,有力促进了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车辆中修集优定点,是对车辆装备维修的创新,是对部队“两成两力”建设成果的深化。为全面贯彻落实总部、军区关于加强车辆装备维修改革的指示精神,北京军区所属66173部队按照车辆装备中修“集优定点、以修保训”的工作思路,依据中修标准,对车辆装备中修定点试点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达到了车辆中修质量优、人员素质提高快的目的,为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兰州军区所属68210部队在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装备工作指导思想和车辆装备工作要求,着眼军事斗争车辆装备保障需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两成两力”建设为中心,以“两立足一提高”为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装备保障训练为重点,以规范化维修为突破口,突出配套建设,狠抓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13.
习主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和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贯彻习主席重大战略思想的实际举措.是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车辆装备效能有效发挥、完成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摩托化快速投送任务的有力保障,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4.
房新宁 《汽车运用》2014,(12):13-13
车辆器材保障是车辆装备保障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车辆器材保障特点规律的学习研究,对于促进和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修器材是实施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物资基础,也是平、战时保持和恢复车辆装备战技术性能,提高车辆装备"三率"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突破维修器材原有保障方式,优化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结构,研究探索新的器材保障模式,提高器材保障效能,对加强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军事斗争车辆装备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一、部队车辆器材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部队车辆器材供应方式主要为逐级提报需求申请,上级根据申请和年度供应标准逐级下拨。这种器材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16.
罗刚  李斌 《汽车运用》2011,(11):32-33
一、超前准备,提高器材保障快速反应能力为适应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器材保障必须做到平时与战时相结合、保障任务与保障时机相结合、保障手段与保障效益相结合,加大战时车辆装备器材储备,全面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超前准备.提高器材保障快透反压能力 为适应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器材保障必须做到平时与战时相结合、保障任务与保障时机相结合、保障手段与保障效益相结合,加大战时车辆装备器材储备,全面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作战时,车辆装备机动距离少则几百千米,多则上千千米.线长面广,车辆装备保障呼唤节点式、网络化的保障站点;机动展开途经多个省份,地域广阔、地形错综,车辆装备保障呼唤高灵敏、善联动的保障方式;保障对象覆盖陆、海、空、二炮全局作战力量,装备故障数量多、故障点位杂,车辆装备保障呼唤基数大、技术全的保障力量。传统逐级合成编组的力量构成方式,有其结构相对固化、功能比较单一的局限性,与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与形成装备保障体系能力不相适应,与大规模作战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任利军  时李 《汽车运用》2013,(12):31-32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是部队装备保障的重点工作,提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事关军事斗争准备大局。近年来,海南省军区某修理所高度重视车辆装备大中修和业务配套建设,不断提高车辆装备大中修维修质量,做到了送修、承修、质检、结算等程序规范,修竣车辆装备符合技术指标,维修质量可靠,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队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车辆装备保障标准化建设是落实军委总部决策指示,深化“两成两力”建设的新要求.是着眼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全面推动部队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又一新的举措。抓好标准化建设必然大大提高车辆装备核心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