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正>不稳定骨盆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导致,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尤其骨盆后环不稳定,患者常遗留有疼痛跛行、患肢短缩畸形、骨盆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自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对6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了非常满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机理及其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在发生机制上临床经常模糊不清,从而导致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临床意见不一,为了总结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在发生机理和诊断方面的经验,本文回顾了有关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方面的资料。骨折的耻骨支数以及骶髂关节受累情况是造成尿道损伤的危险因素。根据创伤的程度,首先是尿道膜部被拉长,然后球膜交界处导致部分或完全性断裂。前列腺部尿道和膀胱颈部的损伤仅发生于儿童;而女性尿道损伤多是尿道前壁的撕裂,很少出现远端或近端尿道的完全断裂。对于高度怀疑的男性患者可用尿道造影进行诊断,女性可以通过尿道镜检查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4.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是多发性损伤中的一种类型 ,由于损伤部位多 ,不同系统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互相掩盖 ,尤其是早期腹部体征不典型 ,腹部的一些并发症易被漏诊〔1〕,对一些腹膜刺激症及腹腔穿刺阳性患者因急于手术易误诊〔2〕。 1990~ 2 0 0 0年收治骨盆骨折 60例 ,其中漏诊、误诊 10例 ,占 16 6%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5~ 4 5岁。车祸伤 4例 ,挤压伤 6例。损伤情况 :10例患者均系骨盆骨折 ,其中 1例空肠末段破裂漏诊 ,3例因肋骨骨折脾破裂而漏诊 ,6例合并腰椎横突骨折及腹膜后血肿 ,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孤立性髂骨翼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8例未累及骨盆环的髂骨翼骨折患者,男32例,女6例;年龄25~87岁,平均47.9岁.开放性骨折7例(均为Gustilo-Andemon Ⅰ型),闭合性骨折31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19例,明显移位骨折19例.髂骨翼骨折患者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14.2±12.0)分(4~43分).对于开放性骨折予以急诊清创引流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9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患者及1例明显移位而无法手术的患者行保守治疗,其余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获平均13.2个月(6~18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rta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随访期间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髋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26例恢复原工作,6例改变工作,6例仍未工作.根据Mai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孤立性髂骨翼骨折临床不常见,但易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对于移位的髂骨翼骨折,良好的复位是获得满意功能结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8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38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4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死亡5例,79例随访6个月~3年(21.4个月),根据Majeed骨盆骨折的结果分级评定标准,内固定组优良率91.7%,非手术组优良率62.8%。结论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积极开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中俯卧位,切开显露髂骨外骨面,钻入克氏针,以X线透视正侧位以确定克氏针的位置,将φ6.5mm适当长度的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植入S1.2椎体,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7例患者术后无一例骨盆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1例骶髂关节复位不佳,移位1.5cm,1枚螺钉误入邻近椎体,幸未产生后遗症。结论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环的技术具有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失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骶髂螺钉并发症包括固定失败,置位不当,神经损伤,感染,后骨盆复位不佳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量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等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关节者,男6例,女9例;年龄19 ~ 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空心钉。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 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及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在60 d以内,并获得随访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5例,其中B1型17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48例,其中C1型34例,C2型9例,C3型5例.66例患者伴有合并伤.25例伴有骶骨骨折:1区5例,2区16例,3区4例.合并髋臼骨折23例.12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行急诊抢救.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伤情分别采用单纯前环固定(17例)、单纯后环固定(29例)及前后环同时固定(37例)治疗.最终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和Harris评分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2.0 d(0~51 d).结果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8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年(1.0~7.1年)随访.术后82例患者Majeed评分平均87.5分(51~100分),其中优54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7%;Harris评分平均91.1分(50~100分),其中优59例,良17例,可1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合并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14例效果优良.19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1例基本恢复,5例不完全恢复,3例无恢复.医源性神经损伤10例,9例完全恢复,1例不全恢复,仍残存足踝背伸力弱.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 结论 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合并严重腰骶丛神经损伤、固定失效及合并髋臼骨折会影响最终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髋臼骨折是一种暴力机制复杂 ,移位方式多样 ,常伴有股骨头脱位 ,治疗困难的严重关节内骨折 ,常因处理不当而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在此将已达成的共识与仍存在的分歧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选择陈旧性髋臼骨折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 ,不仅是使股骨头回纳到髋臼负重区 ,并要恢复关节面的完整 ,尤其是髋臼负重面[1,2 ] 。过去曾采用牵引等非手术疗法 ,仅重视股骨头的复位 ,却很难使髋臼骨折达到理想复位 ,多数情况根本不可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除了以下几种情况外 ,陈旧性…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庞贵根  王宏川 《中国骨伤》2002,15(2):121-12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量创伤的中青年人.但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未有完善的结论.本文就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内固定治疗骨盆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骨盆骨折程度及移位情况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传统上对骨盆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达50%-60%。近年来,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在骨盆的解剖、生物力学、影像技术、治疗器械方面的发展,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手术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自2003年5月至2008年9月对23例患者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骨盆新月形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 ~55岁,平均31.3岁;左侧6例,右侧6例。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摔伤3例,重物压伤1例;对于骨盆,均为侧方的挤压暴力。骨折根据Tile分型:B2.1型8例,B2.2型4例。12例患者均采用经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9d,平均6.2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纠正骨盆后环骨折移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Hannover骨盆评分。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72.5±34.1)min(120 ~240 min),手术失血量平均为(412.5±128.1) mL(250 ~700 mL),手术纠正移位平均为(11.7±4.6) mm(6~21 mm),12例患者复位结果均为优。10例患者术后获12 ~20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1±0.3)个月(3~4个月),无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按照Hannover骨盆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临床症状恢复:优7例,良3例;重返社会能力:完全重返8例,部分重返2例。 结论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1年 - 2 0 0 1年共收治严重骨盆骨折患者 1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2 1~ 4 5岁 ,平均 2 9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 30min~ 2 4h。1 2 伤因与伤情 交通意外伤 9例 ,坠落伤 5例 ,挤压伤 4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 5例 ,胸部挫伤及肋骨骨折 4例 ,腹腔脏器破裂 3例 ,膀胱破裂 5例 ,尿道断裂 6例 ,阴道损伤 1例 ,直肠破裂 2例 ,膈疝 1例 ,骶骨丛损伤 1例 ,合并尺桡骨骨折 1例 ,肱骨骨折 1例 ,股骨干骨折 2例。 18例患者均伴有休克 ,其中伴腹膜后血肿者 11例 ,按IS…  相似文献   

17.
李长华  林光锚  王伟良 《中国骨伤》2013,26(12):1057-1058
患哲,女,20岁。因左足底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底部疼痛,疼痛程度较轻,呈酸痛不适感,站立及行走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局部肿胀,无夜间痛,无游走性疼痛,当时以为劳累,未予治疗。患者近2个月束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后自觉左足疼痛症状明显加剧,呈持续性锐痛,休息后亦较难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遂来就诊,予左足x线片检查示:左足第2趼骨头坏死。入院查体:左足第2跖骨头处稍肿胀,足底压痛明显,皮温正常,未见明显畸形,左足第2足趾轴向叩击痛阳性,足趾剧伸活动尚可,足趾木梢运及感觉正常,余肢体术见明显异常。入院X线片示:定足第2跖骨头坏死,跖骨颈增粗,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髌骨移位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髌骨张力带内固定术、部分切除术及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41例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其中22例髌骨中部横断或粉碎性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术;5例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髌骨部分切除术;11例髌骨下极骨折和3例上极骨折采用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2-7年,按陆裕朴评定标准,张力带内固定术:优18例,良2例,可2例;部分切除术:可3例,差2例;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优13例,良1例。结论 张力带内固定术与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治疗关键是解剖复位、稳妥固定及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髌骨纵形骨折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猛 《中国骨伤》2005,18(7):429-429
髌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多见,但纵形骨折比例却比较小,由于损伤后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我们自1998—2003年收治髌骨纵形骨折15例,为加强对此损伤的认识,现结合临床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