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目的: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依据阻塞原因分为良性梗阻组(良性组,39例)和恶性梗阻组(恶性组,43例),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并与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本院无肝病史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TBA与γ-GT、ALP、TBIL、DBIL的变化趋势一致,良、恶性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良、恶性组TBA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TBA水平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依据阻塞原因分为良性梗阻组(良性组,39例)和恶性梗阻组(恶性组,43例),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并与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本院无肝病史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TBA与γ-GT、ALP、TBIL、DBIL的变化趋势一致,良、恶性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良、恶性组TBA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TBA水平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相关抗原19-9(CA19-9)对消化系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各类梗阻患者血清中的CA19-9水平及临床诊断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系结石和硬化性胆管炎致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管癌、胰腺癌、十二指肠壶腹癌和肝细胞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A19-9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对胆管癌和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较高。结论血清CA19-9对于区别梗阻性黄疸良恶性及诊断胆管癌和胰腺癌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检测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29例胆胰疾病患者,分为恶性肿瘤组、胆石症组、胆囊良性占位组、急慢性胆囊炎组、胆总管囊肿组,其中恶性肿瘤组、胆石症组进一步分为黄疸组和无黄疸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及生化比色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CA19-9和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①恶性肿瘤组各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胆石症无黄疸组、胆囊良性占位组、急慢性胆囊炎组、胆总管囊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性肿瘤各组与胆石症黄疸组血清CA19-9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胆石症黄疸组血清CA19-9水平与总胆红素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874,P<0.05),而其余各组,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CA19-9的检测可用于胆胰恶性肿瘤的筛查,但对于血清CA19-9升高同时合并阻塞性黄疸的患者需进一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能鉴别阻塞性黄疸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5.
杨海峰  潘耀振 《贵州医药》2012,36(8):744-745
目前糖类抗原CA19-9(简称为CA19-9)被普遍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尤其对胆胰恶性疾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胰腺癌生物标志物.但黄疸的发生会使CA19-9水平的表达升高[1],从而使其诊断胆胰系肿瘤的功效受损.这也给CA19-9水平升高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CA19-9水平升高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A19-9和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和胆汁CA72-4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因梗阻性黄疸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需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或治疗患者,最终纳入67例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术前抽取血清标本,ERCP术中抽取胆汁标本检测进行肿瘤标志物CA72-4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CA72-4在胆汁中明显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胆汁及血清CA72-4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所示血清、胆汁CA72-4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最佳临界值为1.84、7.10 U/ml。血清CA72-4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0%、86.50%,胆汁CA72-4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0%、89.20%。良性组和恶性组中血清和胆汁CA72-4与总胆红素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和胆汁CA72-4检测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方法,其中胆汁CA72-4诊断效能优于血清CA72-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H、CEA、CA19-9联合检测对鉴别胸腹水良恶性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良性组(48例)及恶性肿瘤组(45例),所有患者均同步抽取胸腹水和采取静脉血,分别测定其pH、CEA、CA19-9比较胸腹水与血清值。结果恶性组胸腹水CEA、CA19-9均值高于血清CEA、CA19-9均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清与胸腹水CEA、CA19-9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组血清与胸腹水CEA、CA19-9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组pH值偏碱(6.9~9.2)。恶性组CEA检测阳性率为93.3%,CA19-9检测阳性率为88.9%,联合pH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联合检测pH、CEA、CA-199等指标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提高阳性率,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胆汁和血清中CEA、CA199及细胞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新钢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10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的胆汁及血清和10例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的胆汁及血清,检测CEA、CA199水平,并同期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及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三组胆汁与血清指标比较,胆汁中CA199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之间胆汁CA199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之间胆汁CEA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胆汁中肿瘤细胞发现率15%。结论胆汁细胞学检测能够为胆道恶性狭窄疾病的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联合检查胆汁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细胞学检查优于单独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及其与胰腺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有完整资料的住院糖尿病患者544例,分为无病变组(糖尿病无胰腺病变)、良性病变组(糖尿病合并胰腺良性疾病)、恶性病变组(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比较3组间CA19-9水平及临床特征。根据CA19-9水平分组,观察CA19-9水平与胰腺疾病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CA19-9水平无胰腺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CA19-9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544例糖尿病患者中,胰腺良、恶性疾病各占1.8%(10/544)。其中良性病变组体重指数、餐后30 min C肽及120 min C肽低于无病变组(P<0.05),恶性病变组年龄大于上述2组(P<0.05)。CA19-9水平升高小于2倍者胰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19-9水平正常者及升高大于2倍者(均P<0.01),而CA19-9水平升高大于2倍者胰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均P<0.01)。无胰腺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伴有CA19-9水平升高者占10.9%(57/524),其年龄、总胆固醇及丙氨酸转氨酶高于CA19-9正常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CA19-9水平呈独立正相关(β=1.024,P=0.04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10%可伴有血清CA19-9水平升高,其中升高超过2倍者应警惕胰腺恶性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腺苷脱氨酶( ADA)、糖类抗原CA19-9升高程度在黄疸类型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黄疸患者614例,根据黄疸类型将614位患者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和梗阻性黄疸组,后者又分为良性梗阻性黄疸和恶性梗阻性黄疸两组,分析 GGT、ALP、ADA、CA19-9水平在各组间分布差异。结果 GGT、ALP 值在梗阻性黄疸组中较肝细胞性黄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A 值在肝细胞性黄疸组较对照组与梗阻性黄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ALP、CA19-9值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组中较良性梗阻性黄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GGT、ALP 显著升高,而 ADA 无明显升高的黄疸考虑梗阻性黄疸;GGT、ALP 轻中度升高,而 ADA 显著升高的黄疸考虑肝细胞性性黄疸;GGT、ALP、CA19-9均显著升高者考虑恶性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1.
李红波  丁佑铭  汪斌 《中国医药》2012,7(2):188-189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对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肝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 mg/d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14 d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ALT、AST、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较对照组改善[研究组分别为(46.3±20.7)、(67.6 ±23.0)、(111.0 ± 62.3)U/L,(33.0 ±24.9)、(19.3±10.7)μmol/L,(166.4 ±44.2)U/L,对照组分别为(107.4±72.4)、(101.6±56.6)、(249.2±104.2)U/L,(137.3 ±70.9)、(54.8±26.0) μmol/L,(331.6 ±9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引流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脏酶谱的改善,促进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12.
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B超探头引导PTCD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患者68例,按B超探头不同分为:研究组,普通凸阵B超探头,36例;对照组,专用穿刺探头,32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胆汁引流量的差别。结果两组术后的指标未见差别,穿刺成功率(P=0.067)、置管成功率(P=0.07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P=0.124)、胆汁引流量(P=0.227)。结论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行PTCD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疗效与应用专用穿刺探头无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胆汁中CEA和CA199水平对诊断胆囊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胆囊癌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45例胆囊良性病变(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胆汁CEA水平以及CA1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胆汁CEA水平和CA199显著高于血清CEA水平及CA199水平CA199(P<0.05);观察组Ⅰ期,Ⅱ期,Ⅲ期胆汁中CA199、CEA与血清CA199、CEA比较,胆汁中CA199、CEA水平较血清水平差异显著(P<0.05),表达敏感性更高,且胆囊癌的分期与胆汁中CA19-9、CE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检测胆汁中CEA和CA199水平能有效的鉴别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胆汁中CEA、CA19-9水平对于诊断胆囊癌价值优于血清,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肿瘤标志物CA19-9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猛  姚涌 《安徽医药》2009,13(4):396-397
目的探讨CA19-9测定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0例正常对照以及经明确诊断的2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CA19-9检测。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含量和阳性率为215.27±147.47U.ml-1和87.9%,肝癌为201.5±165 U.ml-1和60%,胃癌为125±85 U.ml-1和45%,肠癌为247.5±217.5 U.ml-1和61%,慢性肝炎为14.9±9.9 U.ml-1,慢性胃炎为16.1±9.3 U.ml-1,正常人为14.2±8.3 U.ml-1。恶性肿瘤组血清CA19-9分别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疾病组血清CA19-9分别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CA19-9分别与良性疾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9-9是诊断胰腺癌、肝癌、胃癌和肠癌的一项特异性较高、敏感度较强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6、8d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张培建  郎洁 《药品评价》2008,5(7):306-30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在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60例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情况、肝功能、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血清ALT、AST,Y-谷氨酰转肽酶(Y-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轻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拓奠兰对梗阻性黄疽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恢复有确切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57例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外科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黄疸消退情况、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再梗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观察组再梗阻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发生率为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狭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