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发展多年,却仍进展缓慢。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特殊类别,其非法定、形象生动、多层次的特性,使其有条件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突破口。文章基于对我国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三个期待,并通过借鉴美国经验与国内学界的讨论,对未来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了各阶段中规划编制单位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设计成长起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城市设计,它必然把公众参与纳入其中。这篇文章中,首先探讨公众参与的形成和目的,然后指出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提出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层次、参与的设计规模、方式方法和组织机制等中的现状,根据现状指出改进公众参与的措施,即提高公众参与的层次;扩大公众参与的城市设计的规模;改善城市设计的方式;方法上采用多种公众参与的现代技巧;建立起一种可操作的规范的评价标准,完善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以武汉市公众参与实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武汉市公众参与的几个规划项目为线索,分析公众参与规划的发展状况,探讨我国公众参与的具体实施方式。文章首先讨论公众参与在专业设计领域出现的历史;然后,概括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第三,讨论上述结果在实际中产生的影响,为今后城市设计项目的公众参与决策提供可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6)
本文开展了对GIS在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在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中整个过程中,分析其各个步骤及其技术手段利用GIS的可能性与实用程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考虑多种因素的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涉及的公众角色范围广泛,在城市设计立法的背景下,更应该提高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文章以香港城市设计的最新成果湾仔北及北角海滨城市设计研究为例,通过分析香港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运作体系、背景、目的与意义、过程、形式与结果,总结了其高度成熟化背后的已有经验,包括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公开透明的设计过程、及时反馈并融合公众意见、第三方的介入以及完善的公众咨询制度等。本研究对于其他城市完善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拓展参与方式、制定参与计划提供有效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的后半程,城市规划开始从宏伟蓝图的物质设计,向以人为本、全面创新发展的模式转变。城市开发运营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开放、跨界、众包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心的议题,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政策的热情高涨。城市规划也开始走出小圈子,面向更广阔的社会公众,参与式规划开始成为规划转型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驱动的城市变革过程中,城市快速演进,复杂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形势下,ICT(信息通信技术)支持的公众参与平台,将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多个公众参与的信息平台的案例研究,讨论了不同形势、不同内容的公众参与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信息时代,ICT技术支持的公众参与平台,将极大推动规划模式的变革,通过利用群体智慧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地解决城市问题,并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公民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洪成  杨阳 《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100-106
基于Auto CAD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存在设计与分析相独立、成果无法直接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等问题,造成设计与问题研究、公众参与、规划管理等工作之间信息流通不畅,也不契合现代城市设计自身的特质。为此,提出基于GIS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并建立起该方法的基本框架和步骤。在此基础上,基于Arc GIS10.0这一软件平台在多个城市设计项目中初步实践了这一方法,并总结该方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GIS是城市设计中多种技术、多种软件平台、多来源信息、多个工作阶段相互整合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温军  文晓斐 《四川建筑》2012,32(3):11-13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我国提出已有20多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中有了公众参与。文章主要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城市控规更新中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讨论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的公众参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处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雨水管理体系。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是雨水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如何提高公众满意度,在公众、政府部门及各相关利益者之间达成共识是今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梳理了美国雨水管理体系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发展历程、经验方法和工作流程,调研分析了厦门、上海等6个国家级海绵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情况,认为试点城市海绵建设存在公众参与度不足、参与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GIS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峰  徐建刚 《城市规划》2002,26(8):65-68
在介绍当前公众参与GIS应用的理论方法和典型实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 ,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试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城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设计,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城市设计的效率,也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城市设计的质量。城市设计通常涉及的是三维空间,因此可以采用空间数据的形式进行表达。地理信息系统(GIS)不仅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利用其传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辅助设计,还可以针对城市设计扩展原有的一些功能。  相似文献   

12.
Landscape architects have been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imarily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such a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GIS applications are explored for the smaller-scale urban landscapes of communities and neighbourhoods. It is described how a community-based GIS was used in a participatory neighbourhood planning proces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nners, community groups and local residents. This case study, which reflects on the experience of a design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found that a community GIS was highly useful for urban landscape and design, particularly when augmented with a variety of other computerized and non-computerized techniques. In this case free-hand sketching by a trained artist and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that could creat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esigns as they were in process were incorporated. This combination of tools proved effective for increasing community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signing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ir neighbourhoods.  相似文献   

13.
Landscape architects have been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imarily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such a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GIS applications are explored for the smaller-scale urban landscapes of communities and neighbourhoods. It is described how a community-based GIS was used in a participatory neighbourhood planning proces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nners, community groups and local residents. This case study, which reflects on the experience of a design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found that a community GIS was highly useful for urban landscape and design, particularly when augmented with a variety of other computerized and non-computerized techniques. In this case free-hand sketching by a trained artist and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that could creat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esigns as they were in process were incorporated. This combination of tools proved effective for increasing community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signing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ir neighbourhoods.  相似文献   

14.
工作坊——实现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一种有效易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刚  袁粤 《新建筑》2006,(6):55-59
加强公众参与是规划设计的大势所趋。公众参与的模式多种多样,工作坊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模式。目前在欧美,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工作坊越来越普及,并开始走向国际化在公众参与还处于较低水平的中国,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的人还很少,期望通过对工作坊内容及实践的初步介绍,引起大家对于这种工具和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荆锋  黄鹭新 《城市规划》2011,(Z2):53-55,60
公众参与是规划中的重要程序,但在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中,全程开展的公众参与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民意基础,并获得良好成效。尽管灾后重建规划有其特殊性,但其方法、技术措施与思考对于我国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探索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横滨城市设计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国 《新建筑》1997,(1):18-23
探讨了横滨城市设计开展过程中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主题,操作机制,实施成果及公众参与等重要问题,并从中得出几点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和普遍运用的实施机制。但在中国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相当有限。扬州市文化里的老城更新,全过程地运用公众参与机制,为中国的老城更新提供了具有首创价值的实践范例。扬州市的案例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可持续的老城更新目标的必要路径,也是在城市更新领域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目标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设计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从分析城市设计过程中公众意志表达对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出发.引证论述了中国国情下公众参与立法化、后期评价多无化等公众意志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交互式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苏柳  鲁明 《规划师》2011,27(7):89-92
技术主体的设计活动与文化主体的参与性活动是在交互的过程中完成对城市形态的设计和决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主体将设计目标及公众的情感需求与自己的设计知识相结合,将构思转化成有形的形态及信息,给公众一种启发和引导;公众则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所具有的知识,借助经验的或想象的方式,以语言表达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与设计者相交互.只有运用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