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铝酸酯、硅烷、硼酸酯偶联剂为改性剂,分别对栽锌抗菌剂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用吸水性测定法、粘度法、红外光谱法评价抗菌粉体表面改性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抗菌粉体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基材中的分散性,以及对EVA发泡材料泡孔的影响;同时检测了EVA/抗菌粉体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3种偶联剂中,硼酸酯的改性效果最好,抗菌粉体表面与硼酸酯产生了明显的化学键合;加2%抗菌粉体(硼酸酯处理)的EVA发泡材料,撕裂强度提高28.6%,断裂伸长率提高45.8%,密度降低13.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载银磷酸锆为抗菌剂,制备抗菌EVA发泡材料。采用硅烷、硼酸酯、铝酸酯3种偶联剂,分别对载银磷酸锆粉体表面改性。结果表明:采用硼酸酯改性的载银磷酸锆粉体,疏水性和分散性效果最好;含质量分数为1%的载银磷酸锆(经2.5%硼酸酯处理)的EVA发泡材料,其泡孔孔径增大,相对密度115 kg/m~3,拉伸强度2.02 MP,撕裂强度4.60 kN/m,断裂伸长率248%,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9.9%和97.8%,物理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载银磷酸锫为抗菌荆,铝酸酯偶联剂为改性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为基本原料,制备抗菌EVA发泡材料.用红外光谱仪、粘度法对载银磷酸锆表面改性效果进行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载银磷酸锫在EVA发泡材料中的分散性,同时检测了EVA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铝酸酯在载银磷酸锫表面形成了包覆层,改善了载银磷酸锆在EVA发泡材料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了EVA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含质量分数1%载银磷酸锆(经铝酸酯处理)的EVA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持效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95%和98.26%,在自来水中浸泡30 d后,抗菌率分别为99.73%和97.92%.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原料,氧化铈(CeO2)掺杂复合载银磷酸锆为抗菌剂,制备抗菌EVA发泡材料。利用无转子硫化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了CeO2掺杂复合载银磷酸锆对EVA发泡材料发泡压力和泡孔形态的影响,同时检测了抗菌EVA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菌率。结果表明:含2.8%CeO2掺杂复合载银磷酸锆的EVA发泡材料,其模压发泡过程的发泡压力增大,发泡倍率增加,泡孔孔径增大,相对密度降低,物理力学性能优于普通EVA发泡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10%和98.85%,在自来水中浸泡30天后,其抗菌率仍分别达到98.83%和98.54%。  相似文献   

5.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EVA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和弹性体POE(乙烯-辛烯共聚物)对IXPE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性能及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OE和EVA添加量增加,IXPE表观密度增大;当POE/EVA〈26份时,POE对IXPE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改性效果优于EVA,当POE/EVA〉26份时,EVA对IXPE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改性效果优于POE;POE对IXPE发泡材料断裂伸长率的改性效果较好;添加不同比例POE和EVA,都能制备出泡孔结构均匀IXPE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6.
用偶联剂对抗菌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模压发泡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淀粉复合发泡材料。考察了偶联剂的改性效果,改性抗菌粉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共混物以及发泡材料的形态、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效果最好,体系相容性变好,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材料抗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DCOIT(二氯辛基异噻唑啉酮)为抗菌剂,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要原料,制备抗菌EVA发泡材料,进行了抑菌环试验和防霉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COIT对绳状青霉、球毛壳、黑曲霉、出芽短埂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0.8%DCOIT的EVA发泡材料长霉等级为0级,具有强抗霉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9.92%和98.97%,抗菌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以DCOIT(二氯辛基异噻唑啉酮)为防霉抗菌剂,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要原料,制备抗菌发泡EVA材料;采用孢子萌发试验和自然集菌试验对DCOIT的防霉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COIT对细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抗菌EVA试样的耐水持效防霉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COIT对绳状青霉、球毛壳、黑曲霉、出芽短埂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自然存在的多种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广谱防霉抗菌性;在DCOIT的作用下,大肠杆菌胞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壁断裂,出现菌体空化现象;添加0.8%DCOIT的EVA试样具有优良的的耐水持效防霉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种类的抗菌剂及防霉剂制得抗菌防霉聚乙烯材料,研究抗菌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防霉性能和抗菌剂及防霉剂在基材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抗菌剂及防霉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抗菌剂及防霉剂在基材中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与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抗菌剂及防霉剂的用量为0.3 phr和0.2 phr时,改性的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都达到98%以上,具有广谱抗菌性能,而防霉等级达到0级。  相似文献   

10.
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基体材料,改性偶氮二甲酰胺(ADC)作为发泡剂,碳酸钙(CaCO3)作为成核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交联剂,制得交联闭孔发泡材料。研究了ADC,CaCO3,DCP用量对EVA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VA为100份、改性ADC为10.8份、CaCO3为10份、DCP为0.8份、硬脂酸为2.5份,EVA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更优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反应挤出法对聚丙烯(PP)进行硅烷接枝交联改性获得高熔体强度PP(HMSPP),并对HMSPP的发泡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SPP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可以制备出高质量泡沫材料;随着HMSPP的熔体流动速率的降低,泡沫材料的密度和泡孔平均直径降低;随着HMSPP用量减少,HMSPP/PP泡沫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和密度增大,泡孔尺寸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增加;发泡条件对泡沫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发泡温度为185~190℃,螺杆转速为40~100r/min;随着口模厚度的增加,泡孔平均直径增加,材料密度下降,而材料内外层泡孔直径不均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陈颖  丁浩  孙思佳 《硅酸盐通报》2018,37(6):2073-2078
以白炭黑(无定型SiO2)为载体,采用水浴加热搅拌法,通过白炭黑负载Zn2+制备抗菌剂前驱体和前驱体焙烧固化制备了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并将其在涂料中添加制备了抗菌涂料.对Zn2+浓度、白炭黑固含量、混合液pH值、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抗菌剂制备条件进行了试验考察和优化,对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和抗菌涂料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和抗菌涂料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其中,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最小抑菌浓度为:对大肠杆菌19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6 mg/mL;添加8wt%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涂料抗菌率为:对大肠杆菌90.4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98.77%.  相似文献   

13.
陈博  鲁圣军  于杰  龚维  郭建兵  张纯 《塑料》2012,41(5):52-55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基体,不同含量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马来酸酐(MAH)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复合发泡材料,并研究POE对EVA发泡材料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发泡材料的弹性,压缩永久变形降低,但拉伸及撕裂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减小了泡孔直径,增加泡孔密度,POE在质量分数30%的时候性能最好,泡孔直径是79.2μm。而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发泡材料的拉伸、撕裂强度及耐磨强度,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泡孔直径,增大了泡孔密度。接枝马来酸酐的POE质量分数在30%~40%发泡材料的性能最好,泡孔直径为68.1μm。  相似文献   

14.
以粉状聚丙烯(PP)为原料,选取银系、锌系、银锌复配抗菌剂,采用熔融挤出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抗菌PP,考察了抗菌剂种类对PP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抗菌PP的抗菌防霉性能、耐黄变性、抗菌长久性。结果表明:无机抗菌剂在PP内分散良好;抗菌剂对PP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无明显影响;制备的抗菌PP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菌、防霉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不低于99.8%,防霉等级达0级;抗菌PP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及一定的抗菌长久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下对氯硅烷水解沉淀SiO_2表面进行改性,与具有抗菌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3-羧酸进行杂化,然后用抑菌圈法测其防霉性能。结果表明:抗菌杂化材料对青霉、黑曲霉、面孢霉、黑根霉都具有较强的防霉性能,且对黑曲霉的活性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6.
PVC/木纤维微孔发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国明成  王洪  彭玉成 《塑料》2002,31(4):20-24
国外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利用PVC/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能够产生微孔发泡结构,但发泡率较低.多种因素如PVC、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处理、加工条件等都将影响泡孔形态与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针对PVC/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材料中增塑剂含量、表面改性处理、发泡时间、发泡温度等条件对发泡率、泡孔形态及制品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建立加工条件、泡孔形态、制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塑料》2016,(1)
对低聚环氧封端聚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发泡工艺研究,考察了发泡温度及各种发泡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发泡剂、酸固化剂的用量对材料泡沫性能影响的规律,并确定了改性酚醛树脂发泡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氧指数仪测试泡沫体的压缩强度和氧指数;用生物显微镜比较了酚醛树脂改性前后发泡体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E-PDMS增韧改性酚醛泡沫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均较普通酚醛泡沫有明显改观,其泡沫压缩强度达到396 k Pa,是改性前的2.2倍;吸水率是改性前的71%;材料的泡孔均匀;材料的氧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40.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抗菌剂在水性涂料中添加分布 ,发现LM抗菌剂添加到水性涂料中有表面富集的现象 ,当钛白粉以 1 %的比例添加到水性涂料中时即可达到优良的防霉效果 ;若以阳极氧化铝粉做水性涂料的填料 ,使用LM抗菌剂 ,可望得到最佳的抗菌防霉效果。LM抗菌剂在塑料中可以得到表面露头的密集分布 ,充分发挥了抗菌剂的作用 ,使抗菌塑料具有优秀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陶土为补强填充剂,稀土铝酸酯、油酸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为改性剂,二元乙丙橡胶(EPM)为基本原料,经界面改性、密炼塑化、模压发泡方法制备EPM发泡材料。采用吸水性测定法、亲油化度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分析陶土的表面改性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陶土在EPM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以及对EPM发泡材料泡孔的影响;检测了EPM发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酯改性陶土效果最好,含20%改性陶土的EPM发泡材料,其孔径均匀性较好,拉伸强度提高66.3%,撕裂强度提高了27.8%,收缩率降低了1.6%,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为增强体,采用双螺杆混炼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通过调整2组2个剪切块配合深槽螺杆输送单元,尽量减少对玻纤的挤压和磨损,从而保持玻纤长度,最后通过加粗口径口模出料。在制备的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中添加无机磷酸锆载银复合抗菌剂以提高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分别探讨了玻纤和抗菌剂含量(质量分数)对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抗菌剂含量对材料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并在最佳配方下考察了热氧老化和水浴老化对材料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增加明显,当玻纤含量达到25%时,与未加玻纤的相比,拉伸强度提高194%,弯曲强度提高225%,缺口冲击强度提高475%;经150℃热氧老化4000 h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较未老化时没有发生明显下降;抗菌剂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影响较小;抗菌剂含量达到0.5%以上时玻纤含量对抗菌性能无影响,且抗菌率大于99.9%,防霉等级1级;最佳配方是玻纤含量25%和抗菌剂含量1%,在该配方下制得的复合材料经过4000 h的150℃热氧老化和95℃水浴老化后抗菌率仍高于99%,防霉等级仍为1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