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燕  龙凤  赵玉  李雪  叶海琳  周旋 《中草药》2023,54(10):3391-3400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寻找抗肿瘤新药、阐明药物抗肿瘤分子机制是解决目前临床癌症治疗困难的有效策略。中药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不良反应小,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而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及研究热点。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传统中医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均表明蒲公英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整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新型高效低毒抗癌药物研发提供药理学依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表明其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性作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抑制端粒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肿瘤有关的资料很多以中药治疗及其有效成分作为研究的重点,其中又特别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为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主要抗肿瘤机制是能有效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增长等,本文通过对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药理机制做相应的研究分析,探讨中药对抗肿瘤的有关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中的相关参考依据,针对目前应用中药进行抗肿瘤的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表明其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性作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抑制端粒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心怡  褚泽文  罗园园  刘延庆  王海波 《中草药》2022,53(12):3863-3869
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并证实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中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研究已近20年,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胃癌活性。已经被分离和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包括萜类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和苷类化合物等,其中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癌的主要作用为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抑制胃癌血管生成和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等。这些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南蛇藤抗胃癌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南蛇藤抗胃癌的有效成分及其南蛇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2个方面对南蛇藤抗胃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总结了中药抗肿瘤机理的相关实验研究,以期对抗肿瘤中药或有效成分的筛选与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研究抗肿瘤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包括:增强免疫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机理及抗微管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肿节风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体内外研究表明肿节风对消化道肿瘤、呼吸道肿瘤、乳腺癌等均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配合化疗药物应用可发挥增效减毒的双向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等有关。肿节风是具有潜在抗肿瘤效应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肿节风化学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及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长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和化疗,但此方法对人体伤害均较大,而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领域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很多相关科研人员对中药有效成分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活性及机制研究尤为活跃。该文从中药提取物、多糖、生物碱、皂苷、黄酮类、萜类、醌类、挥发油、酯类、酚类、蛋白组分等中药有效成分为出发点,以抗胃癌作用机制即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及迁移;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干扰细胞有丝分裂;调节细胞信号通路为主要内容,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与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抗胃癌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蒲公英含有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药品和食品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概念,从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成分有效性、成分可测性和药动学等几个方面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认为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木犀草苷可作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标志物。参考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20,(10)
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紫草素是一种萘醌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有大量研究表明,紫草素在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坏死、抑制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关于紫草素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故本文对该成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相关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花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抗肿瘤复方中,近来研究发现红花抑癌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及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accharides,SPS),研究主要集中于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方面,并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或是通过抑制荷瘤鼠及裸鼠体内肿瘤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红花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红花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疗药物、手术、放疗或激素治疗的组合,其治疗过程存在多药耐药、癌细胞非选择性靶向、药物毒性等局限性。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中药具有多角度、多机制协同、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分化和转移,可避免产生耐药性,是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焦点。红芪是甘肃道地药材之一,为补益类中药,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红芪在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活性、抗肝纤维化方面要优于黄芪。研究发现,红芪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突出,对肝癌、膀胱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还可联合临床抗癌药物,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过程的耐受性。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对红芪有效成分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调控微小mRNA(miRNA)、诱导细胞自噬、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及联合临床化疗药减毒增效、增敏作用的机制进行总结归纳,系统阐释红芪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为红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和有效成分的进一...  相似文献   

14.
甘草为我国传统药材,古有“十方九草”之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杀菌、抗病毒、保肝、抗心衰、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等作用。恶性肿瘤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的疾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增加趋势,且年轻化,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临床对其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目前临床多数抗肿瘤药物无选择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严重损伤,对机体重要器官有一定损伤,且长期用药还会降低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传统中医药辨证论治思想和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使其在抗肿瘤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研究显示,中药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增强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毒性,故从中医药中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一大热点。近年来,甘草有效成分在抗肝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肿瘤及联合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其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自噬、抑制糖酵解、调节免疫、调控miRNA和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以及联合抗肿瘤增效减毒、增敏进行分析总结,为甘草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及有效成分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88-1790
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热点,由于西药抗癌的毒副作用太大,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因中药成分复杂,其抗肿瘤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展示了中药防治肿瘤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本文对抗肿瘤中草药及有效成分在肿瘤抑制、逆转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5,(3)
芍药苷为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对肝癌、胃癌、肠癌、肺癌、白血病以及皮肤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不同信号途径引起的细胞凋亡、阻止癌细胞增殖及抑制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细胞内能量代谢和自我更新的机制,参与细胞诸多生理病理过程,维持机体内稳态。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调控肿瘤的形成、增殖、转移以及能量代谢等诸多方面。自噬对肿瘤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自噬能抑制早期肿瘤的生成,促进晚期肿瘤的发展。目前自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自噬水平的作用。相对应于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复杂角色,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亦具有多面性,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引起细胞死亡、抑制肿瘤转移;或抑制自噬,增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甚至可能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自噬性死亡或保护性自噬作用。目前调控肿瘤自噬水平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皂苷、生物碱、多酚、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既可以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达到抗肿瘤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发挥抑瘤作用。因此,本文对抗癌中药单体在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有助于研制以自噬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黄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玩福  汪晨  凌昌全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0):3937-3940
大黄素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消炎、抑菌、抗病毒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明显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较低而备受关注。该文根据近5年来对大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主要从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迁移侵袭、联合用药增强疗效、辅佐化疗增敏减毒4个方面论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祝利民 《中医药学刊》2014,(9):2246-2248
蟾毒灵是传统中药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蟾毒灵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逆转肿瘤耐药、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及抑制肿瘤干细胞生长等作用。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蟾毒灵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综述分析清热药有效成分抗胰腺癌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和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