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但以中老年人多见。我院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2月收治 2 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急诊病人 ,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38~ 6 7岁 ,平均 5 3 4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 14例。1 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以突发性头痛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急诊入院。出血至入院时间 :3h内 4例 ,3~ 12h 10例 ,12~ 2 4h 6例 ,2 4~ 48h 3例 ,48~ 72h 1…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蕾蕾 《护理研究》2001,15(6):345-345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大部分可出现中度或重度脑血管痉挛 ,造成延迟性脑缺血 ,为动脉瘤破裂后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常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如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充血容量和升高血压治疗 ,简称“3H”疗法。我科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6月对 2 4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人进行了动脉瘤栓塞或夹闭术 ,术后进行“3H”治疗 ,并入监护室监护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4例病人中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 12岁~ 72岁。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 9例 ,位于前交通动脉 6例 ,位于后交通动脉 4例 …  相似文献   

3.
假性动脉瘤形成机理及破裂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创伤法,在54只兔股动脉上制作72个假性动脉瘤,取得了69个成功,其成功率为95.8%。其中有4个瘤体于7~51天发生破裂出血导致动物死亡,本实验瘤体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为5.79%。此组主要用于研究假性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制作成功率及发生破裂出血的比例。应用10只兔,在10条股动脉上制作10个假性动脉瘤,用于研究形成机理,并提出假性动脉瘤成因分期。  相似文献   

4.
5.
股动脉注射毒品致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不断增多,常以瘤体合并感染、破裂出血人院。我院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此类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并发症的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22例因反复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45岁,平均年龄(36.2±8.4)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与用力排便、高血压、不良情绪、剧烈咳嗽、过早下床活动等密切相关。结论用力排便、高血压、不良情绪、剧烈咳嗽、过早下床活动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有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所在医院自 1993年 12月~2 0 0 1年 12月急诊显微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再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2例 ,男7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 7岁 ,平均 4 9岁 ,急诊入院 9例 ,平诊 3例。入院时 ,患者均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 ,其中神志障碍者 7例 ,偏瘫、轻偏瘫或双下肢活动差者 4例 ,动眼神经麻痹者 1例 ,合并高血压者 6例 ,肺部感染 2例 ,糖尿病 1例 ,肝、肾功能不全各 1例。住院后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在等待治疗的过程中再破裂出血 ,与前次出血的时间间隔为 3~2 7d…  相似文献   

8.
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时机很久以来都被认为以择期手术的效果为好。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等待手术期间 ,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使病情恶化或者死亡。 1 997年 6月~ 2 0 0 0年 9月我科对32例脑动脉瘤中的 2 1例采取了急诊手术处理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现将该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41~ 72岁 ,平均 51 8岁。术前按Hunt Hess分级法 ,Ⅰ级 3例 ,Ⅱ级 6例 ,Ⅲ级 7例 ,Ⅳ级 4例 ,Ⅴ级 1例。 2 1例经CT平扫均表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脑血管造影 ,螺旋CT三维血…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是动脉瘤破裂 ,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 ,即动脉瘤破裂出血[1] ,此时需神经外科急症处理。 1997年 1月至 1999年12月我院收治脑动脉瘤破裂 36例并在 72h内手术治疗 ,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动脉瘤破裂急症手术准备和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 19例 ,女17例 ,2 9~ 6 6岁 ,平均 46 7岁。手术前病情按Hunt和Mess分级 ,Ⅱ级12例 ,Ⅲ级 15例 ,Ⅳ级 6例 ,Ⅴ级 3例。有 2次出血史 11例 ,3次出血史4例。突发剧烈头痛、呕吐 31例 ,继头痛后出现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7例 ,单…  相似文献   

10.
1例颅内动脉瘤多次破裂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延香  胡继文 《护理学报》2000,7(2):64-64,F003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其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的颅内出血。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则极其危险,Khurana等[1]报告再出血的死亡率达33%。我科于1998年12月成功治愈1例4次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1998年9月25日晚无明显诱因突发持续性头痛,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以止血、脱水治疗,症状渐缓解。后复查行增强CT扫描:示大脑中动脉瘤。于10月12日收住我科。入院后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右…  相似文献   

11.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4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 成功栓塞达100%有136例(93%),栓塞达90%以上9例(6%),栓塞达90%以下1例(1%)。全组手术死亡4例(2.7%);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9例,载瘤动脉痉挛4例,GDC外逸4例,血栓形成2例,过度栓塞2例,术后并发壳核高血压脑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15.8%,成功率84.2%。结论 术者对颅内动脉瘤和载瘤动脉解剖关系的正确认识,栓塞技术的提高,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栓塞材料的改进,这些是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介入治疗时机及继发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的时机及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灌注、术后静脉滴注罂粟碱,应用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小剂量多巴胺以及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等综合措施。结果 CVS的发病率为24.4%。预后良好72.1%,病死率1、2%。结论 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综合运用上述措施能较好地防治继发CVS,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陈凡帆  全伟  张昊  钟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90-2392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血管内治疗的223例aSA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后.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WFNS分级、是否有血管痉挛、是否发生感染、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有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WFNS分级、Fisher分级和是否发生感染进入Logistic多因素方程.结论:本组病例中,Hunt-Hess分级、WFNS分级、Fisher分级、血管痉挛、是否发生感染是独立影响aSAH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后3d内先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死亡,3例康复。结论术中假瘤过度填塞、术后抗凝过度、过早过频腰椎穿刺、动脉瘤残颈破裂为术后早期再破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间,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28例患者,在CT平扫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使用GELightspeed 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行3D-CTA检查(时间在发病后2h到4d)。其中6例在3D-CTA之前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111例在3D-CTA之后行DSA检查。3D-CTA后处理图像与DSA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果经3D-CTA和DSA共同证实发现112例患者有130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为1·1~28mm,其中单发动脉瘤97例,多发15例33个动脉瘤(12例2个动脉瘤,3例3个动脉瘤)。在112例动脉瘤患者中,3D-CTA发现111例125个动脉瘤,其中多发12例26个动脉瘤(10例各2个动脉瘤,2例各3个动脉瘤)。在DSA检查的117例中,动脉瘤患者107例(5例未行DSA,3D-CTA后直接手术),DSA发现其中104例122个动脉瘤,显示多发动脉瘤15例(12例2个动脉瘤,3例3个动脉瘤)。112例患者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D-CTA检查过程中,病情无加重或无其他意外发生。结论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可以完全替代DSA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到常规护理快速全面、专科护理用药准确、观察细致、通气良好.术后做到重视病情观察,做好用药、管道及各器官功能的预防性护理.2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72例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破裂性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瘤腔闭塞100%的30个,闭塞95%的36个,90%的10个;1例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I级15例,Ⅱ级48例,Ⅲ级4例,V级3例。结论:术前主要防止要出血及严重脑血管痉挛,术后主要防治继发的神经功能损伤及改善症状,正确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动脉瘤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与分析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50例发生再出血,对照组50例无再出血,对比得出可能引起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促使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对可能引起再出血的15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8项高危因素,即癫痫、情绪异常、用力排便、高血压、出血高峰期、脑血管造影后、合并内科疾病及身体状况差。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其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旋转DSA诊断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22例,常规选择性两侧颈内动脉系正侧位造影,椎动脉系汤氏位、侧位DSA采集摄片,对怀疑血管加做180°旋转DSA检查。2例动脉瘤病人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结果常规DSA检查16例瘤颈、瘤体显示清晰,4例显示欠清晰,2例未显示;在旋转DSA片中,所有病例的动脉瘤结构、全貌及与周围血管关系清晰显示。2例GDC栓塞术后1周病愈出院。结论旋转DSA是颅内动脉瘤的有效补充诊断手段。GDC栓塞技术安全、可靠,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80例颅内动脉瘤用可控弹簧圈行血管内治疗,对其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5例,术中引起严重脑血管痉挛7例,载瘤动脉或邻近动脉闭塞2例,脑梗死2例,因并发症死亡6例;60例术后不同时期随访,无变化者50例,材料压缩6例,再通4例。结论随着栓塞技术的改进和材料质量的提高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弹簧圈栓塞疗效肯定;术后定期随访是必要的,尤其对部分栓塞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