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安李采后用塑料薄膜袋小包装于3±1℃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塑料薄膜小包装贮藏李果能在10日之内快速降氧,达到MA贮藏的目的。该方法能有效防止李果水分蒸发,防止萎蔫;对抑制果实呼吸、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果胶甲酯酶(PE)活性、果实外渗液电导率的上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都有明显作用,对贮藏有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自发气调(MA)贮藏条件下茭白肉质的采后生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A贮藏可明显抑制CX(纤维素酶)的活性,同时抑制茭白肉质的呼吸强度和乙稀释放,延缓膜相对透性升高,但MA贮藏对茭白肉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后不同浓度的钙处理对水蜜桃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蜜桃采后用1%的钙处理,其呼吸作用受抑制,果实的软化减缓,生理病害减少,因而果实的贮藏性提高,贮藏寿命延长;但用3%及其以上浓度的钙处理,则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引起生理病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果实的贮藏性,缩短其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4.
水蜜桃采用后1%的钙处理,其呼吸作用受抑制,果实的软化减缓,生理病害减少,因而果实的贮藏性提高,贮藏寿命延长,但用3%及其以上浓度的钙处理,则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引起生理病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果实的贮藏性,缩短其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5.
采用 MA 技术贮藏中熟苹果金冠(Golden Delicious)和元帅(Delicious),可大幅度的降低贮藏环境中的 O_2分压并提高 CO_2分压,使催熟激素乙烯的生成受到强烈抑制,内源乙烯含量由231.6 PPM 下降至98.9PPM,外部乙烯浓度降低一倍左右。MA 环境可使果实的呼吸速率降低约40%,后熟作用受到明显抑制,贮藏寿命延长30-40天。经 MA 处理的果实,果肉硬度比对照组高1-2磅/cm~2,好果率、果肉含水量、滴定酸等皆高于对照,果品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芒果( Mangif era indica Linn. )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化学药剂在果实保鲜上的应用已经并将进一步减少,热处理等物理与生物方法将成为重要的替代手段。本研究探讨50 ̄55℃、5min热浸配合打蜡处理芒果(品种:紫花芒)果实在低温与常温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单独热浸处理促进果皮颜色转黄,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尤以55℃、5min热浸处理后常温贮藏的效果最明显(表1);单独热浸处理抑制果皮病斑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果实腐烂,但以52 ̄55℃、5m  相似文献   

7.
气调对猕猴桃果实贮藏的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调贮藏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贮藏寿命比对照延长一倍以上.研究表明,气调处理抑制果实乙烯生成,延缓淀粉降解,抑制淀粉酶活性上升.果实软化伴随着水溶性果胶(WSP)含量上升和共价结合态果胶(CBP)含量的下降,气调处理对该两部分果胶含量的升降具抑制作用,离子结合态果胶(IBP)含量变化不大,处理促进贮藏后期该部分果胶含量短暂上升.果实软化期间WSP,IBP以及果胶平均酯化度均趋于下降,而CBP的酯化度则趋于上升,气调处理对果胶酯化度的升降有抑制作用.果实软化期间果胶甲酯酶(PE)活性趋于下降,气调处理的PE活性略低于对照.对气调处理延缓果实软化的机理作用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江安李采后于3℃±1℃条件下贮藏,对其采后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安李属跃变型果实,并有两个呼吸高峰,贮藏过程中主要以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为呼吸基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果胶甲酯酶(PE)活性及果实外渗液电导率均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板栗酶活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扎”板栗果实在50℃热处理60min,研究板栗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与未经热处理的栗果对照,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抑制栗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POD活性、CAT活性;降低了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抑制板栗中真菌发生和蔓延,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但Vc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贮藏温度对蓝莓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确定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并为研究蓝莓果实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提供参考.在贮藏温度为20~25,10~15,0~5℃下,于不同贮藏期取样测定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测定蓝莓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并分析3种活性成分与蓝莓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能明显促进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增加,但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速了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增加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厚度均为0.03 mm的聚乙烯膜(PE)、聚乙烯微孔膜(PE微孔)、定向聚丙烯膜(OPP)和聚氯乙烯膜(PVC)为包装材料,将包装好的鲜切哈密瓜置于5℃,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其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03 mm聚乙烯膜能较好地抑制鲜切哈密瓜呼吸强度和水分散失,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消耗,维持较好的硬度和色泽,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0.03 mm聚乙烯膜包装的鲜切哈密瓜在贮藏10 d时仍能维持较好的商品价值,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对河套密瓜成熟过程中生长速率、呼吸强度以及内源乙烯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该种甜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约为38d;呼吸跃交出现之前乙烯开始产生,其含量升高先于呼吸跃变.可溶性精含量在成熟过程中不断增高,在呼吸峰值时达到最大,淀粉含量出现一个由积累到降解的变化.此外也研究了瓜硬度、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荔枝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荔枝品种中与褐变有关的部分生理指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膜透性和呼吸强度.结果表明:低温有效地抑制了PPO和POD的活性,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受到抑制,较耐贮藏的“桂味”荔枝,其与褐变有关的酶活性较低,呼吸也较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几种简易贮藏方式对“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贮后性状的影响, 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100~ 125 g的“米良1号”无伤正常果进行常温换气贮藏,贮后90 d 优质果率比较理想; 果实入贮后的前30 d是果实硬度下降最快、可溶性固形物上升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青梅果采后软化过程中理化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梅(Prunus,mume Sieb.et Zucc.cv.Daqing)采后20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生物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梅果的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螯合剂可溶果胶(CSP)、碳酸钠可溶果胶(SSP)、4N KOH可溶组分和4N KOH不溶组分含量正向直线相关;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固酸比、失重率、丙二醛(MDA)和1N KOH可溶组分含量呈线性负相关;而与果胶甲酸酶(PME)、β-半乳糖苷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无线性关系.硬度Y=546.94—6.22X1-285.18X2—6.90X6 618.58X-160.79X10-0.05X12 208.76X15 119.98X18[其中X1:PG;X2:Cx;X6:乙烯释放量;X8可滴定酸含量;X10:失重率;X12:POD;X15:CSP;X18:4N KOH可溶组分].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对莲雾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台湾"黑珍珠"莲雾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10μL·L-1和20μL·L-1)NO熏蒸处理对莲雾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1和20μL·L-1NO处理能显著抑制贮藏过程中莲雾果实的呼吸速率,延缓其硬度的下降和失重率的增加,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水平,同时能有效控制果实中丙二醛含量和果实膜相对透性的上升,说明NO处理能够延缓莲雾果实采后的成熟与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常温贮藏柿子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吊红柿子常温贮藏下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处理和GA3浸果处理对柿子的保鲜均有较好的效果,二者结合对柿子的保鲜起增效作用,可大大减少的完熟率和腐烂率,延长果实的脱涩时间,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较高的糖、酸及单宁的含量。硬度保持最好的为浸液处理,但贮藏后期腐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钙与苹果软化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软化过程中,果肉细胞壁分解释放的Ca2+主要分布于中层分解形成的空腔中;浸钙处理的果肉细胞中,Ca2+主要存在于质壁间隙及中层空腔中,并向细胞壁扩散以强化细胞壁,向细胞质扩散以降低各种软化因子;果肉细胞Ca2+含量降低,硬度降低,而呼吸强度、膜透性、可溶性果胶含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低温及浸钙处理条件下,果肉组织Ca2+含量高,软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