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性.方法:将180例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试验组行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治疗,对照组行经阴道切开修补术,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效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在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则优于对照组.结论: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直肠前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65例(PPH组)直肠前突采用PPH治疗的患者,并与同期63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作对照,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相当,但PPH组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简单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PH术与改良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优缺点。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8例直肠前突患者行注射中药加改良Block术为观察组,选取以往进行PPH手术的38例直肠前突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当,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次通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是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方法。改良Block术式对于缓解排便困难、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术;对照组15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3%,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时,PPH术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1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STARR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周临床疗效、排便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1周各出现便血1例,均无直肠阴道瘘及吻合口狭窄。2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术后排便通畅情况较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以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直肠前突以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PH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手术前后Longo ODS评分、排便造影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中度及中度以上直肠前突症(Rectocele)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22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 min,平均住院5 d,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缓解便秘症状.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直肠前突症,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术后痛苦轻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和评价经阴道修补加固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将6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经阴道修补加固术,对照组行经直肠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疼痛及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3个月及1年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疼痛及感染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经直肠修补术相比,经阴道修补加固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冶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25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和60%(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使秘时,PPH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排粪造影检查证实直肠前突深度≥30mm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对照组5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情况,并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直肠阴道瘘、直肠周围感染、直肠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操作简单、安全,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闭式切除修补术(BLOCK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回顾性总结经手术治疗的786例直肠前突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BLOCK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398例,术后随访,复发1例;对照组采用BLOCK术治疗388例,术后随访,复发43例。结果表明,BLOCK术加硬化剂注射是目前治疗直肠前突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纵切横缝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减少直肠前突修补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将经过排粪造影检查证实直肠前突深度在30 mm及以上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用改良设计的经阴道纵切横缝术,对照组患者用经典术式经阴道纵切纵缝术。结果观察组1例无效,总有效率98.7%;疗程(11.0±1.9)d。术后随访1年,无感染及明显后遗症;对照组8例无效,总有效率88.9%,疗程(17.4±1.6)d,40.3%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改良的经阴道纵切横缝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将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桂醇硬化注射,对照组给予消痔灵硬化注射,对比两组总体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肛门坠胀感、肛门疼痛、肛门狭窄、黏膜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优于消痔灵。  相似文献   

14.
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瘘管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大小.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不仅根治了肛瘘,而且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防止肛门变形等优点,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298例患者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分为试验组(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149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149例)对比研究。结果一次手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出血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选择性切闭加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直肠前突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前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后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行STARR术后单纯口服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及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1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用于直肠前突术后患者,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Block修补术在直肠前突型便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3例直肠前突型便秘病人(女性,年龄46岁-71岁,平均56岁)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采用改良Block修补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经典的Block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并发症、痊愈时间、排便情况、术后肛门外形与有无畸形、术后复发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3.61%,它提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8.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治疗直肠前突的两种术式:经阴道修补术,经肛门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我科2006~2009年先后收治122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2例,采用经肛门切开直肠前壁黏膜间断缝合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60例采用经阴道修补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种术式对直肠前突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切开直肠前壁黏膜间断缝合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直肠前突较经阴道修补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49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C4~C6级)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旋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6、3.465、2.554,P=0.003、0.001、0.011),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χ2=3.614、1.467,P=0.406、0.057、0.226)。 结论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个体化用于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