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田力 《种子》1995,(1):59-60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667m2)产200kg以上)和超高产制种(667m2300kg以上),其主要量化指标是:每667m2父本有效穗7.5~8万.颖花800万以上;母本有效穗20~22万,颖花2000万以上;父本结实率80%左右,667m2产125~150公斤;母本异交结实率50%~55%.超高产制种的母本结实65%~70%;千粒重:汕优、金优系列组合25,威优系列组合28g以上。同时要求纯度、净度、发芽、水分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且谷色金黄,商品外观品质好。其栽培要点是;1培育多蘖壮秧1.1用种量与秧田面积:父本每667m2制种田用种0.5~0.6kg,母本3.5~4kg。父本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宜独山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直播稻播种密度,在相同株距和播种量条件下,开展了1.11万穴/667m2、1.19万穴/667m2、1.28万穴/667m2、1.37万穴/667m2、1.49万穴/667m2、1.62万穴/667m2等6个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稻在不同密度下对水稻生育期没有影响。从农艺性状来看,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有增高的趋势,穗长有缩短的趋势,有效穗有增加的趋势,但穗粒数、结实率则逐渐有减少和降低的趋势,各处理间千粒重无明显差异。从产量上看,从1.11万穴/667m2增加到1.37万穴/667m2时,产量呈递增趋势,密度从1.37万穴/667m2增加到1.62万穴/667m2时,产量呈递减趋势。密度在1.37万穴/667m2与1.49万穴/667m2时,其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独山县或者相似生态条件地区,以C两优华占为应用品种的前提下,直播密度在1.37万~1.49万穴/667m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4.
1 父母本播种期母本辐优 838于 5月 1日播种 ;父本 32—A分两期播种 ,一期 5月 5日播种 ,二期 5月 12日播种。2 育秧2 .1 种子处理与催芽 :种子催芽前晒种 2 d。用 50 %多菌灵 0 .1kg加水 50 kg浸种 2 d,清水洗净后再催芽 2 d播种。2 .2 播种量 :每 6 6 7m2大田需父本秧田 6 7m2 ,父本种子 0 .6 kg,一、二期父本各半 ;需母本秧田 2 0 0 m2 ,母本种子 2 kg。要求带秤下田 ,播后塌谷入泥 ,撒麦糠防雨。2 .3 肥水管理及农药使用 :父母本秧田要施足基肥 ,每 6 6 7m2 底施土杂肥 2 m3 ,饼肥 2 5kg,复合肥 50 kg,锌肥 1.5kg,呋喃丹 2 .5kg…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对高坡红米相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高坡乡当地红米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从分蘖动态、穗长、有效穗数等产量性状研究了不同密度对高坡红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为15 000穴/667m2的水平时的分蘖能力较强;②密度为15 000穴/667m2的水平时,其结实率、总粒数、单株产量均较其他水平的高,只有穗长、有效穗数较12 500穴/667m2的低,栽插密度间千粒重变化不明显,③综合所考察的各种性状和实际测产结果,认为高坡红米的密度为15 000穴/667m2的水平时,能达到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梁庆平  黄少军  韦艳娟 《种子》2007,26(7):74-76
用4种不同抛栽密度1.8万、2.0万、2.2万、2.4万穴/667 m2对黑糯稻进行试种。结果表明:黑糯稻在各种栽培措施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抛栽密度的提高,成穗率逐渐下降,呈负相关,其营养生长相应完成早,随之进入生殖生长也相应较早。以2.2万穴/667 m2、每穴2苗的产量最高,其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产量结构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丹玉39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玉39为试材,在6个密度下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在3 850株./667 m2达到最高;叶面积指数在3 500~3 850株/667 m2达到较高水平;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在3 150~3 850株/667m2内协调性较好,穗粒数变化最为活跃.本试验条件下,丹玉39在3 150~3 850株/667 m2范围内都可获得较高产量,3500株./667m2时达到最高,比对照增产10.80%.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杂交水稻江优919的适宜手插密度,采用两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天柱县和石阡县开展了不同种植规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与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密切相关;同一密度、相同株距、不同的宽窄行设置对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天柱点适宜手插密度为13468~14815穴/667m2,株距在15~16.5cm之间,30cm等行距种植;石阡点适宜手插密度为10870穴/667m2,株距为23.1cm,行距设置为36.6+16.5cm或33.3+19.8cm,平均为26.55cm。  相似文献   

9.
张雅菁  吴建明  顾昊 《中国种业》2023,(10):104-107
扬麦 25 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耐迟播、灌浆快、脱水快的优异小麦品种,偏迟播栽培的生产田块,按穗数高、中、低 3 个类型在不同田块进行取样,调查穗数、株高、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产量及三因素变异程度依次为穗数 > 产量 > 每穗粒数 > 千粒重。偏迟播条件下总体穗型偏小、每穗粒数较少。穗数与产量符合直线回归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株高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当穗数达 37.87 万穗 /667m2 及以上时,成熟阶段遇雨易发生斜倒。研究认为,偏迟播栽培扬麦 25 要走足穗夺高产的途径。以 500kg/667m2 左右为目标产量,产量结构指标宜为:穗数在 35.0 万穗 /667m2 左右,每穗粒数 28~33 粒,千粒重 46g 左右。要实现这些指标,除常规高产措施外,还应重视适当增加播种量、全力提高播种质量、进行化控防倒等 3 项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黔西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免耕直播覆膜、覆膜移栽、常规等行距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覆膜和覆膜移栽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高于常规等行距栽培,3种栽培方式有效穗分别为19.7万/667m2、18.6万/667m2、17.1万/667m2,结实率分别为89.3%、84.1%、79.4%,产量分别为663.4kg/667m2、671.2kg/667m2、587.5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优质早籼稻产量性状分析及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5份优质早籼稻新品系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除株高外,其余5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每穴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47.84%),其次为每穗总粒数(21.86%),再次为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为14.47%和9.46%).根据分析结果,笔者认为优质早籼稻高产育种应主攻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注意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优质早籼稻高产(即产量达500~600kg/667m^2)育种的产量性状模式为单株有效穗8~10穗、每穗总粒数125~15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4~27g.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不同母本密度下的不同母本基本苗对杂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找出大田秧苗不足的处理方法 ,提高制种产量 ,现就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试验设计供试品种 :珍汕 97,地点石阡县本庄制种点 ,设三个处理 ,三次重复 ,9个小区 ,各小区面积 67m2 ( 8.2尺× 7.5尺 )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本试验除处理不同外 ,其它栽培管理完全一致。2 试验实施第一个处理母本靠发 ,每厢 18行 ,株距 4寸 ,平均每穴苗数 3.4苗。栽秧个数为 4 ,平均每 667m2 基本苗 11.2万。有效穗 14.66万 ;第二个处理母本靠栽 ,厢行数 18行 ,株距 4寸 ,平均每穴 7.7苗 ,栽秧个…  相似文献   

13.
常优1号是江苏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研究表明:常优1号分蘖性中等,成穗率高,单穗重优势明显。产量750kg水平的穗粒结构量化指标为:有效穗16~18万/667m2,每穗粒数20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g左右。栽培配套技术应根据其分蘖性中等,对肥水敏感的特性,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保证适宜穗数的同时,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栽足1.3~1.5万穴/667m2、4.2~4.5万/667m2基本茎蘖苗。总氮施用量19kg/667m2。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在达到等穗苗或等穗苗90%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龙粳1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第3积温带超级稻品种,通过不同肥量和密度试验,确定该品种实现超高产的最佳产量结构及相应的综合栽培技术。龙粳14号品种超高产(单产650~700kg/667m2)产量构成:3.54~3.82万粒/m2(362~390穗/m2,20穴/m2,18.1~19.5穗/穴,97.9实粒/穗,千粒重27.5g),成穗率81.8%以上,结实率96.0%。  相似文献   

15.
侯剑 《种子》2004,23(3):36-38
在油菜制种区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制种田花期进行田间小气候记载和70块制种田进行结实情况考查,并对历年500余公顷的制种田的实际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度制种田母本结实情况和产量存在着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制种区,油菜初花晚,花期内气温较高且变化相对稳定,母本平均有效角率、角粒数和结实系数较高,实收产量也相对较高.海拔在700m以上比海拔500m左右的制种油菜结实系数要高2%~3%,产量高出5kg/667m2左右.因此,在选择制种隔离区时,最好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制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苏香粳1号的生长发育特性,通过几年的实践,要获得苏香粳1号550~660kg/667m2的产量,必须在保证足穗的前提下,争大穗,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具体指标为:有效穗23万~24万/667m2,每穗总粒数100~105粒/667m2,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稳定在90%以上和27~28g.要保证以上产量指标的实现,具体栽培上应掌握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程正忠  李灿先 《种子》1998,(5):68-70
1试验材料组合:Ⅱ优46(Ⅱ-32A×密阳46)。2目的我县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育秧均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秧苗素质较差,不利于制种产量的提高。而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成秧率高,秧苗矮壮,根系粗短,移栽后返青分康快,易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等高产基础,从而提高制种单产。为探索大面积制种产量有新的突破,现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运用到杂交水稻制种上,特作本试验。3试验方法及过程3.1试验方法试验田面积1334m‘,其中用600m‘作对比试验,即:“旱育秧”、“两段育秧”与“湿润育秧”各200m‘,其余面…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郑麦7698有显著影响,每667m2以18万基本苗成穗率最高,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密度。适宜密度为每667m2种植18~21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准两优1141组合在密度与N、P、K施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该品种在凯里市产量700 kg/以上的优化方案,在有机肥1 200 kg/667 m2作底肥和类似肥力的条件下,密度在1.38~1.55万穴/667 m2,施纯N量在10.5~15.8 kg/667 m2,施纯P2O5量在10.4~14.2 kg/667 m2,施K2O量在9.7~15.6 kg/667 m2。从各因素对超级稻准两优1141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X2X1X3X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