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探索不同测量方法对阴道分娩产时出血计量的影响。方法:将阴道分娩的97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76例)和实验组(493例),分别采用积血盆和积血袋的方法来计量产时的出血。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妇舒适度明显增高。对照组依据血红蛋白来核算出血量的误差大于等于10克及20克的产妇明显多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时出血大于500毫升小于1000毫升的产妇中,休克指数达到1以上的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血袋是准确可靠的测量产时出血的计量方法,且舒适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51-1352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初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阴道分娩率。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0%,满意度为70%。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8%,满意度为92%。两组分娩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应用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不仅降低分娩的疼痛和缩短产程,同时也能将剖宫产率降低,将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一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计量专用治疗巾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9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对照组采用集血袋计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计量专用治疗巾计量产后出血量。通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计算校正出血量,对比分析2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与校正出血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计量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分娩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检测值以及差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使用集血袋计量的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校正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计量的产后24 h出血量更接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校正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集血袋法相比,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计量专用治疗巾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准确度及实用性强,适用于临床医护人员精确计量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周伟元 《护理与康复》2011,10(3):221-222
目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13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按分娩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称重法测量出血量,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计血量产妇纸称重加清点血染纱布计算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前、产后第2天血红蛋白的变化,统计护士测量每例产后出血量所花费的时间。结果两组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500 ml出血量产妇数及血红蛋白检查值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测量每例产后出血量时间,对照组平均383 s,观察组平均125 s。结论采用改进方法能准确测量出血量,且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8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自1995年至2005年本院阴道分娩致产后出血85例的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结果:85例产后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5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8例,胎盘胎膜残留14例,软产道裂伤4例,羊水栓塞2例,产后尿潴留1例。85例中有80例在催产素静滴引产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产程干预。结论:产前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严格掌握催产与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是预防产生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产时支持系统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平  王坤昌 《现代护理》2008,14(2):158-160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实施支持系统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产时支持系统,对孕产妇进行生理、心理、体力等全面支持;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程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运用支持系统能稳定产妇心理状态、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并且提高了产妇在产程中的舒适度、满意度及产科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实施支持系统能更多地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QCC在提高产时阴道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中的应用 方法 在开展品管圈前,对产房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准确性进行基线调查,确定选题,并成立产房QCC小组成员及分工 对活动前影响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准确率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针对原因制定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标准SOP,监督落实,收集干预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准确性 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准确性,规范了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流程  相似文献   

8.
产时支持系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产时支持系统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提高产妇分娩过程中舒适度和满意度。方法将15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产时支持系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舒适度、疼痛耐受程度、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产程中实施产时支持系统,使产妇身心得以满足,减少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适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2年5月~2003年10月,对来我院住院经阴试产的327例孕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分娩,现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96-3497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1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早期干预,针对两组产妇的阴道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4%、14.4%,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平均为254.3±42.4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64.5±46.8ml,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产妇实施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可以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造成的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 2014年1-3月,解放军第422医院护理部成员组成QCC小组,对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进行要因分析,并进行整改。结果通过全体圈员的参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由活动前的2.6%上升到3.84%,目标达成率为91.9%。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同时也提升了圈员的学习能力、质量意识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念应用于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成立QCC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术前访视效果"作为活动主题,分析术前访视效果较差的原因,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策略,对术前访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实施QCC活动后(2013年6月),患者的访视率及满意率均较实施前(2012年12月)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此次QCC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圈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结论QCC活动可充分调动科室护理人员对术前访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低危孕妇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正规产检足月单胎妊娠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排除产后出血高危人群(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所有入选产妇均于分娩前及产后48 h测定血常规, 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的变化值, 分析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因素。  结果  (1) 择期剖宫产组产后HGB下降中位数是-3 g/L(-10, -3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3.1%, -1.1%); 阴道分娩组HGB下降中位数是-8 g/L(-17, 0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2.8%(-5.4%, -0.1%)。剖宫产组HGB和HCT差值明显小于阴道分娩组(P=0.000)。(2)阴道分娩组中未行侧切组HGB下降中位数是-2.0 g/L(-12.7, 4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0%(-3.98%, 1.4%), 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1, 0.691)。(3)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刮宫是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产后出血低危孕妇, 阴道分娩出血量多于剖宫产分娩; 导致阴道分娩出血量增加的高危因素包括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和产后刮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部皮硝外敷患者舒适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以及根据临床经验分析及查阅文献,分析腹部皮硝外敷时产生潮湿硬结感及压迫感等不舒适性感受的原因有:皮硝袋设计不合理、缺乏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足。针对要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防范对策:改进皮硝袋的设计,如将封口处改为拉链式,杜绝皮硝颗粒外露,在皮硝袋的上方增加1个隔袋,用来平铺不透水的看护垫;规范皮硝外敷的护理操作流程,加强观察与护理;制作图文并茂的皮硝外敷使用方面的宣传栏等,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舒适性感受得分,从而确定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不舒适性感受评分由15.1分下降到5.2分,目标达标率100%,腹部皮硝外敷患者的舒适性提高。圈员的凝聚力、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发挥个人潜能等各方面得到提升。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对腹部皮硝外敷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既改进了护理用具,又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及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品质管理理念在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外科系统中的五个病区,作为抽查对象,成立品质管理圈,圈名为“泡泡圈”。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拟定对策等活动步骤,逐步落实改善环境、加强考核、完善督查等措施,由各病区感控员负责查检品管圈活动期间各病区医疗废弃物处置合格情况。结果 品管圈实施前后,医疗废弃物处置合格率由91.90%提升至9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4.038,P<0.05),目标达成率高达154.53%,进步率为126.31%。结论 通过品质管理理念的运用,提高外科病区医疗废弃物处置合格率,增强医护人员的感控及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制度化、标准化作业书。针对性的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 )活动在提升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QCC小组,确立主题,采取整群抽样进行调查,设立目标,运用PDCA理念解析在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QCC活动后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的合格率由改善前50.3%上升至改善后91.2%,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QCC活动规范了入院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住院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90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12月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5年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脊柱骨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发生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能力。结果观察组在医护配合、护理文书、器械维护、标本送检、患者安全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开展活动后的护理理论培训、护理技能培训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能力,增强了手术室护理品质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ICU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3年1—5月患者身体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设立目标及制定整改措施,与201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约束缺陷事件从活动前的24.7%降低至活动后的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ICU约束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足背动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操作。2015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对照组患者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无形效果评价(包括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3%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1)。活动后,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高压氧治疗中耳气压伤的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我院2012年7—12月行高压氧治疗发生中耳气压伤的168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对我院2013年4—6月高压氧治疗的650例次进行干预,统计分析此期中耳气压伤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中耳气压伤发生率由干预前18.7%下降为干预后6.5%,病情不够了解、宣教人员责任心不强、宣教内容不规范、调压方法知识掌握不全面4项主要因素的发生率从干预前70.2%下降为干预后33.3%,目标达标率为96.8%。结论高压氧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中耳气压伤发生率,使患者得到有效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