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在顶板较为软弱破碎的巷道中普遍使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在对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原理和设计方法探讨的基础上,新安煤矿在软弱破碎巷道采用高强度锚杆、锚索以及滞后安装锚索等方法进行支护,有效缓解了锚索因顶板离层而承受的集中压力,增强了锚索适应围岩变形破坏的能力,使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互补作用和锚杆的加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防止因锚索破断引起的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2.
同地北杏庄煤矿1230运输巷主要服务于技术改造后的全煤矿运输工作,根据之前周围类似煤矿的支护经验进行设计施工,巷道支护原则上采用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在局部顶板破碎处采用补架工字钢梁的方式进行辅助支护。  相似文献   

3.
四明山煤矿9102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受采空区及构造影响,掘进至450 m处时,顶板出现破碎现象,导致巷道顶板锚杆(索)失效严重.四明山煤矿分析了巷道顶板破碎原因,并对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优化,采用"桁架锚索+超前管棚"联合支护,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取联合支护后,应力区巷道顶板下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西煤矿3106巷掘进至770~830 m段受断层影响,巷道顶板出现严重破碎现象,采用单一锚杆、锚索支护时顶板维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等技术难题,小西煤矿合理分析了断层处顶板破碎机理,提出了"支设密集钢棚+桁架锚索支护"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联合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破碎区顶板破碎现象,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140 mm以下,两帮收敛量控制在230 mm以下,保证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5.
以李子垭煤矿25022工作面为例,研究了破碎项板的支护形式,得出了该矿适合以锚杆支护作为基本支护,锚索加强支护,局部地方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200型绞接顶梁配合支护的联合支护形式,通过工作面实验,认为该种联合支护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断面破碎顶板巷道支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问题,针对信湖煤矿回风石门埋深大、应力高、围岩强度低的特点,在分析了信湖煤矿回风石门的围岩赋存条件、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原有支护方案已难以维持现掘巷道稳定的条件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信湖煤矿回风石门围岩塑性区范围,从而提出了控制巷道围岩的基本理念:采用小承载体控制围岩破碎区的扩大,采用大承载体限制围岩塑性区的发展,2个承载结构共同维持巷道稳定,进而提出采用“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对新掘巷道进行支护,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性试验对“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湖煤矿回风石门新掘巷道经“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支护后围岩表面变形趋于平稳,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仅为36 mm,两帮移近量为67 mm,支护体与巷道围岩形成了稳定的复合承载结构,联合支护方案能够保持巷道的长期稳定,该联合支护方案可为其他类似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定庄等矿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的应用情况,并根据现场的实践,简单分析了在不同的顶板条件下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的技术及其原理,对技术经济效益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万思文  孙全发 《煤炭技术》2008,27(4):153-154
复合顶板巷道推广使用锚杆+锚网+W钢带+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顶板强烈变形,支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浅析锚索在复合顶板支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锚杆作用原理和顶板破坏机理,提出锚杆加锚索联合支护理论。以解决复合顶板的支护难题,并通过实际应用说明了联合支护的优越性。认为复合顶板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基本上解决了复合顶板的强度低、变形量大、稳定性差等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极易冒落的复合顶板条件下,通过对复合顶板煤巷锚杆支护作用分析,采用锚杆支护和锚索加强的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成功解决了鸭口煤矿综掘过程中的煤巷支护问题,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新村煤矿在特厚煤层工作面巷道托顶煤掘进期间,针对顶煤支护困难,支护效果差这一问题,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测试等方式对顶煤支护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支护效果受顶煤强度、裂隙发育情况、顶板的稳定性以及支护面积影响.经研究,采用加强锚杆和锚索的预紧力,增加顶板支护面积的方式提高预应力的扩散效果,使顶煤更具...  相似文献   

12.
康福钧  孙占成 《中国煤炭》2012,38(1):49-51,55
针对虎龙沟煤矿5#特厚软煤层底板软岩开拓巷道围岩的特征,基于锚杆、锚索耦合支护机理,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确定了软岩开拓巷道合理的支护参数。结果表明:安全系数SF大于1.2时为安全稳定圈,为保证锚杆锚固到松散破碎带以外的稳定岩层中,顶锚杆长度应大于2.0m;当锚杆安装应力达到6t时,顶板离层裂隙全部产生闭合;采用快装高预应力"鸟窝"锚索增大了杆体的拉拔强度,起到较好的支护效果;合理的表面控制措施对加强支护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润生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4):10-13,17
基于极近距离下煤层复合项板回采巷道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翻修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内错布置形式,确定了不同层间距极近距离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分段支护、联合支护方案以及支护参数。结果表明:下煤层回采巷道内错5.0m布置在低应力区,当煤层顶板厚1.8-4.m,采用锚杆+钢带进行一次支护,工字钢棚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当顶板上部为实体煤或是采空区且层间距4.O-6.5m,采用锚杆+钢带进行一次支护,锚索+工字钢梁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当顶板厚6.51TI以上或上覆为实体煤时,采用锚杆一钢带进行一次支护,锚索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倾斜煤层沿空巷道合理煤柱宽度留设,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沿空巷道基本顶力学模型,推导出倾斜煤层内应力场影响范围为12.2~12.8 m;数值模拟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合理窄煤柱宽度为10 m;继而提出顶板预应力锚杆+高强度单体锚索+桁架锚索支护耦合作用下的非对称围岩控制技术,现场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南屯煤矿深部松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屯煤矿深部松软煤层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顶板破碎,伴有大量顶煤冒落且围岩破坏严重。论文主要针对不同支护条件和巷道围岩破坏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方案。现场监测表明,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锚杆支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巷道围岩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巷道围岩强度、地应力、巷道断面形状和巷道断面尺寸等。不同地质条件下锚杆支护技术主要包括:松软围岩巷道锚注加固;复合顶煤巷锚带网加锚索联合支护;综放顺槽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综放面末采锚网支护。  相似文献   

17.
黄超慧  鄢耀  沈广辉 《陕西煤炭》2020,39(1):142-145,194
复合顶板条件下的冒顶事故相当严重,且绝大部分属于无显著矿压显现的冒顶事故。为探究复合顶板条件下锚网索喷及注浆加固支护的应用方式,以平煤股份九矿己16-17-22050机巷为试验巷道,采用锚网索喷+注浆加固技术对该巷道破碎顶板进行控制。结合单体锚杆、锚索、喷浆、加固技术和破碎围岩体内部裂隙注浆技术的优势,以及普通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悬吊作用,又配合喷浆使其巷道周边煤岩体达成整体的特性对顶板注浆;分析认为,该方法提高了裂隙与煤岩体之间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了岩体内部块体间相对位移的阻力。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能提高顶板、煤帮煤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大断面切巷围岩稳定性,保证工作面设备安全快速安装,对8507工作面切巷顶板采取水力造穴卸压技术,对顶板提出"交错叠加式JW型钢带+走向锚索吊棚+架设"井"字型木垛"联合支护措施,对巷帮采取走向交错式锚杆支护,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安阳煤矿1512工作面胶带巷沿5号煤层顶板掘进,煤层松散顶板破碎,巷道支护难度大。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地应力大小和方向、顶帮煤岩体强度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顶底板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巷道变形机理为煤层强度低且松散,顶板砂质泥岩完整性差,顶底板岩石黏土矿物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和膨胀,加之锚杆锚索预紧力低且护表构件面积小,锚杆锚索预紧力不能实现有效扩散,巷道初始支护强度低,以上因素综合影响致使巷道产生较大变形。针对性提出以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并增加支护构件护表面积为技术核心,设计了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矿压监测结果显示,高预紧力锚杆锚索+喷浆支护的协同控制技术方案,基本解决了安阳煤矿松散煤层破碎顶板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镇城底煤矿8"煤层工作面巷道围岩破碎、支护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原有巷道支护方式失效的原因,进而针对性的优化了巷道支护参数,采用①20 mm X 2500 mm左旋螺纹钢锚杆,①17.8 mm X 6500 mm锚索,并进行了验算。最后通过现场实测巷道顶板离层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了安全髙效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