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小钧 《山西建筑》2003,29(14):76-77
介绍了焦化废水水质及其特征,并对其废水处理发展过程作了分析,提出了A/O 生物膜工艺的废水处理新方法,经在具体工程中应用,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A—A/O法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焦化废水NH_3-N和COD严重超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简称A—A/O工艺)。中试研究表明:该工艺对焦化废水处理具有明显效果,所有出水指标均满足排放要求,并留有相当余地,达到了对NH_3-N、TN和有机物同时控制的目的。用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一条既经济又便于现有焦化厂改造的、解决焦化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南给排水》2010,32(3):35-35
焦化废水脱氮采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近几年来.尽管许多科研部门对焦化废水作了大量研究.也开发了多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但焦化废水处理的生产实践表明.生物化学法用于焦化污水处理是一种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各焦化厂废水处理大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A/O)工艺,只有少数焦化厂采用O/A/O或A/O-O等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操作要求高,选择正确的处理工艺和参数是决定焦化废水处理成败的关键前提,严格的精心调试是确保处理效果的必要手段。结合工程实例和经验,介绍了倍增组合式强化生物脱碳脱氮(QWSTN)工艺用于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因强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基因强化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系统和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是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消防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区的消防工作规范化,建立一套适合社区的消防管理体系,保证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对发展社区,完善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其治理难点体现在:水质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并且毒性大。从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工艺,并着重分析了A/O法、SBR法、生物膜法、物理吸附法、高级氧化法以及膜分离方法在工程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物化和生化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是该类废水处理的必然趋势。指出了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为泡沫的消除,多元酚的降解,酚类物质的毒性控制以及酚类物质降解的微生物培养,为煤制气产业发展中废水处理提供了好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属于典型的高氨氮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A/O/O)-后混凝联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通过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水质调研,分析评价了其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指标。该工艺对COD、TOC、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6%、97.6%、99.9%、96.0%,对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多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可完全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针对废水种类多、氨氮及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山西某焦化产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采用除油+气浮+调节+厌氧+两级A/O+二沉池+混凝沉淀+机械过滤+超滤+树脂软化+有机物脱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3 000 m3/d园区焦化废水。当进水COD为3 000~5 000 mg/L、NH3-N为200~280 mg/L时,出水COD、NH3-N分别降至3~8 mg/L和1~2 mg/L,出水水质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中再生水用于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指标,全部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浓水进入三效蒸发结晶系统进行处理,产生的结晶盐园区统一外协处理,从而实现了焦化废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高效微生物/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氨氮的去除是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关键。在浙江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高效微生物(HSB菌种)与O—A—O处理工艺相结合,在不外加碳源情况下将废水中的氨氮从600~800mg/L降到15mg/L以下,氨氮去除率为95% ~98%,总脱氮率>80%,并且出水COD基本维持在100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城市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各项功能的不断演变和不断强化以及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深对城市基础设施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建设并管理好城市基础设施,对促进城市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对城市功能、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好氧/缺氧/好氧(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重点考察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运行稳定,对COD的总去除率可达86%;在系统进水中共检测出25种有机污染物,以酚类、苯系物、多环芳烃为主;经生化处理后,出水中共检测出12种有机物,大多数结构简单的酚类物质被去除,而苯系物及一些分子质量较大的直链、环烷烃类有机物残留下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业也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基础。对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强化混凝土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最终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赵群 《城市建筑》2013,(8):74-74
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综合的发展过程,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地都进行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公路桥梁建设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的部分。公路桥梁现场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不但要求施工企业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针对不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建造出更多精品的工程,促进公桥梁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某焦化厂配套废水处理站将原来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改造为缺氧/好氧(A/O)工艺,通过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并加强管理,改造后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监测结果表明,对COD平均去除率为94.7%、NH_3-N平均去除率为97.0%,出水水质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间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尤其对质量和安全性要求很骱,这些都取决于施工技术。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发展中,施工技术也必须迚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完善施工工艺,提升设计水平,强化控制管理等,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深进的发展空间,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以土木工程的发展为要义,探讨其的特点与创新发展,以此作为一般资料以供查阅。  相似文献   

18.
以某大型焦化废水处理站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水质水量特点、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各级处理单元的工艺设计,并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改良A/O工艺用于处理大型焦化废水运行效果良好、稳定,二沉池出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中的二级标准,经深度处理后出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GB 13456—92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上海焦化厂废水经过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后,采用两级上向流填料床A—A(Anoxic—Aerobic)处理系统进行脱氮和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好氧—缺氧—好氧三级生物处理系统,处理焦化废水效果良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水力停留时间15h,回流比为5时,出水COD约100mg/L,NH_3—N<1mg/L,NO_T—N<8mg/L,它为焦化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A2/O-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生产的平板膜组件与A2/O工艺相结合,构建了A2/O—膜生物反应器(A2/O—MBR)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系统,并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NH3-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9、2.54、0.68、14.3、0.98 mg/L,满足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对氮和磷的要求,并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