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最终目的,本文以1500t/a丙烯直接环氧化(PO)的试验为基础,进行了丙烯直接环氧化(PO)制环氧丙烷节能降耗的工艺技术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丙烯氧化制环氧丙烷是生产工艺的现状,提出丙烯直接氧化至PO这一简单、经济的新工艺的发展前景的展望,再着重说明TS-1分子筛工艺,在1500t/a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催速试验得出丙烯直接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副产物和杂质,分析组成和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2.
空心钛硅分子筛的诞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使整个催化氧化工艺发生了根本转变,为我国烃类选择性氧化实现跨越式进步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知识产权保障。林民,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催化材料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催化氧化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发明了空心钛硅分子筛,以及多空心钛硅分子筛氨肟化催化剂,解决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中环己酮氨肟化过程多项技术难题。空心钛硅分子筛获访谈人名片  相似文献   

3.
王绍伟  金鑫  王颖 《河北工业科技》2011,28(4):247-249,259
在不添加任何模板剂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晶化条件,仅凭Na+诱导晶体形成,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制备出ZSM-5分子筛,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照射、扫描电镜扫描,表明该分子筛具有典型的ZSM-5结构。该分子筛经转型后,通过TG检测其酸性,并用于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4 h后,环己醇...  相似文献   

4.
微孔分子筛由于其优越的水热稳定性,科学家们考察了不同种类的微孔沸石分子筛应用于脱硫反应。微孔材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一种常用的微孔材料,它们是具有微孔结构的结晶度很高的硅铝基材料。目前已经很早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来获取。它们具有如下特点:均一分子级别的孔径(0.3~1nm),优秀的水热稳定性,良好的选择性以及反应活性。沸石分子筛在催化裂化反应或吸附反应等大量应用。除此以外,由于微孔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可改性特点,可以通过浸渍法或在合成过程中引入杂原子和通过离子交换等方式实现进行功能官能基团的嫁接,使得它们可以在催化裂化、吸附脱附、膜分离等领域发挥了不同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化原材料,主要用于PET行业。目前国内乙二醇的生产仍以石油气路线为主,包含两段工艺,所用催化剂种类繁多。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环氧乙烷催化水合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基于现有研究,对各类催化剂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特别地,针对分子筛催化剂在乙烯环氧化和EO水合反应中优异的催化性能,提出了应用乙烯氧化水合直接制备MEG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3种工艺生产环己酮:苯酚加氢工艺、环己烷氧化工艺、环己烯氧化工艺,其中91%以上的环己酮是采用环己烷氧化法,环己烯氧化工艺和苯酚加氢工艺的比例分别为5%和4%。在新技术开发领域,分子筛催化氧化法、仿生催化氧化法、金属催化氧化法  相似文献   

7.
高温煤裂解是苯的主要来源之一,这种方式生产的焦化苯含有多种杂质,尤其是噻吩,它的存在使焦化苯在多种工业用途中受到限制。目前工业上主要有三种工艺用于除去焦化苯中的噻吩,硫酸酸洗法,催化加氢法和萃取精馏法。前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噻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并受到损失。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研究人员探索了选择吸附的方法除去并回收噻吩。通过Cu^+离子交换改性NaY分子筛,并用其选择性吸附焦化苯中的噻吩,由于噻吩和一价铜离子之间的吸附作用力太强导致噻吩无法回收,而且一价铜离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二价铜离子,减弱该吸附剂与噻吩的相互作用力而影响吸附效率。再生这种吸附剂的方式就是焙烧,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本文发现采用TS-1分子筛做选择性吸附剂可选择性脱除焦化苯中的噻吩,和CuY吸附剂相比,这种吸附剂的最大优点是吸附的噻吩可以通过热脱附的方式进行回收,吸附剂也可以通过焙烧的方式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8.
最近,大连理工大学研制成功了ZSM 5、超细粒子ZSM 5以及钛硅沸石三种分子筛催化剂,并利用我国丰富的混合稀土资源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获得了合成高纯度对二乙苯催化剂、汽油降烯烃催化剂以及丙烯选择氧化制环氧丙烷催化剂以及相应的反应技术。ZSM 5沸石的改性项目是利用了我国丰富的混合稀土资源而开发的组合改性技术,既可调变酸中心又可调控孔道尺寸,并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以乙苯和乙烯直接合成的对二乙苯产品质量与UOP吸附分离法的产品相当;把超细粒子ZSM 5用作汽油降烯烃催化剂,不仅能使烯烃转化为芳烃,而且在烯烃含量降低2…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的纳米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不同实践领域的具体反应过程,能够了解到分子筛的纳米化的应用效果,即可以抑制催化剂快速失活,从而保证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反应环节的顺利完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纳米分子筛在炼油以及石油化工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实践带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在催化非官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指出产物收率和对映体过量值与氧化剂、轴向配体、底物烯烃结构、反应温度等因素关系密切。对Salen Mn(Ⅲ)配合物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以常态形式存在的金元素是惰性的 ,但呈纳米形态时就会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自几年前日本科学家发现纳米金原子簇团负载在二氧化钛(TiO2 )等金属氧化物上会对某些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之后 ,科学家们一直对金元素作为CO和丙烯氧化以及其他反应的潜在催化剂进行探索。现在美国TexasA&M大学的科学家们透露了一项研究结果 ,认为具有双原子层结构的纳米金元素是CO催化氧化的关键性因素 ,对于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的工业应用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探讨了有关的催化反应机理 ,研究了金属催化剂粒子的薄层和形状、金属氧化态以及与氧化…  相似文献   

12.
中孔HMS(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因其扩散性能好,水热稳定性高,可广泛用于制备催化剂的载体,或经过引入金属元素改性后,不仅保留了其原有优良的孔道结构,而且赋予其良好的催化活性,可直接用于多类有机合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文章综述了采用不同金属元素改性的HMS分子筛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在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还有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采用乙醇脱水工艺制乙烯。该工艺选用的催化剂主要是活性Al2O3、杂多酸和分子筛等。活性Al2O3催化剂价格便宜、活性和选择性较好,但反应温度高、反应空速低、能耗高、设备利用率低。杂多酸催化剂反应温度低、选择性和收率高,但催化剂制备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高且稳定、反应温度低、反应空速大,但催化剂寿命短、放大倍数小,使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纳米分子筛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用途非常广泛。文章主要介绍了清液合成法、空间限域法、两段分步晶化法、调控合成条件法等纳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并对纳米分子筛在催化、传感、光电子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应用13X—Cu分子筛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脱除硫醇工艺中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计算,提出了工艺设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键联和溶胶-凝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锚链固定的多相化Salen-Mn(Ⅲ)催化剂,利用FT-IR,UV-vis,1H NMR等方法对催化剂及其前体进行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及其循环使用的性能,实验发现,多相化催化剂催化活性有所降低,但延长了反应时间后,催化顺-β-甲基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的转化率达到95%,其环氧化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e值)为60%。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实现石油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7年7月9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依托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建设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4年努力,2012年3月29日通过科技部验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催化裂化(FCC)汽油中噻吩烷基化脱硫及其反应机理,综述了分子筛经水热处理、碱处理、酸处理、负载金属离子等不同改性方法改性后,对分子筛孔道结构、表面酸性以及催化FCC汽油中噻吩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总结了上述各类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FCC汽油噻吩烷基化脱硫催化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炼油化工催化技术新进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炼油化工催化新技术 1.催化裂化汽油降硫助剂工业试用成功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研院开发的MS-011汽油降硫助剂属于固体助剂。其主要应用原理为:通过含硫化合物在助剂上的吸附和化学反应.如汽油中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与分子筛的B酸中心或通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简称巴陵石化)合作完成的“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固定床新工艺工程化开发”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