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消化道疾病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共76例,其中包括常规胃肠镜45例,无痛胃肠镜5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胃肠镜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得,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均能够准确检查消化道疾病,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目前胃肠镜已经成为消化内科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采用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无痛胃镜较常规胃镜的痛苦更小,患者接受检查后的康复时间更快,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各50例患者.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无痛胃肠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身体恢复较快,它消化内科中的应用值得被推广.结论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得知无痛胃肠镜治愈率非常高,并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情况,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应用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的2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操作时间、放弃检查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操作时间较短,放弃检查率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工作中,无痛胃肠镜具有痛苦小、依从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胃肠道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将100例消化内科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应用普通肠镜,研究组50例应用无痛胃肠镜。统计分析两组总体疗效、诊疗时间、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诊疗时间短于常规组,且诊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无痛胃肠镜效果明显,且诊疗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痛疼、咳嗽、躁动以及放弃检查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检查前(P<0.05),而观察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胃肠镜比较,无痛胃肠镜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和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较两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安全性、耐受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92%)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咽喉反射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耐受性、安全性评分明显比对照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准确判定患者是否出现胃肠疾病,具有适应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一百名,并且这一百名患者全部采用胃肠镜治疗方式,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试验组,五十名患者,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同为五十名患者.试验组在进行胃肠镜治疗的时候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进行胃肠镜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胃肠镜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试验组中的患者疾病痊愈的人数为二十八名,有效十八名,无效四名,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二.对照组中的患者痊愈人数为十二名,有效十四名,无效二十四名,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五十二.结论:在消化内科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痛胃肠镜的治疗方式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今后的消化内科治疗过程中可以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216倒,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痛疼、咳嗽、躁动以及放弃检查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检查前(P〈0.05),而观察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与普通胃肠镜比较,无痛胃肠镜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和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00%,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实验组检查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检查后血压升高、心率加速,P<0.05。结论:消化内科的疾病在进行诊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无痛胃肠镜的方法,此方法疼痛程度小,不良反应少,不会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6%,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用无痛胃肠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本科接诊且需行胃肠镜检查的病患114例,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对所选择的114例病患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57例。其中A组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B组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镇痛优良率为100.0%,明显比B组的77.1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明显比B组的77.19%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无痛胃肠镜积极应用于消化内科中,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间,在消化内科求诊的患者共1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无痛胃肠镜诊断和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结果更有优势,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无痛胃肠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治疗依从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消化内科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胃肠镜检查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病例人数分别有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无痛胃肠镜检查,将两组不同检查方式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最终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诊疗操作时间、诊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应激反应均较少,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评分较高,患者诊疗后疼痛程度较轻,最终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评分较高,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所占优势较大,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检查中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诊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及安全性,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强患者诊疗期间的舒适度,减轻患者诊疗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效果,选择更适合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消化疾病患者先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确诊病灶,经过治疗后进行复查时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将初查结果与复查对比。结果复查时经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现有2例溃疡漏诊,4例息肉漏诊,6例有憩室炎症漏诊,漏诊率为28.57%。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比常规胃肠镜检查更仔细全面,患者无呕吐、疼痛感,但其收费标准较高,受患者消费能力限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800例接受胃肠镜检查患者,根据患者胃肠镜检查方法将其分为无痛胃肠镜组与常规胃肠镜组,两组患者均为900例,评估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无痛胃肠镜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应用情况显示,无痛胃肠镜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显著优于常规胃肠镜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胃肠镜检查中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痛胃肠镜组明显优于常规胃肠镜组(P<0.05);患者对不同检查方法的满意度比较,无痛胃肠镜组明显优于常规胃肠镜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满意,与常规胃肠镜检查方法相比,无痛胃肠镜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解决了患者生命体征剧烈波动的问题,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同时开展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是使患者摆脱因痛苦不能在常规状态下完成的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手段,经过临床观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常用方法,但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从而诱发心血管事件。近些年来短效麻醉药物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在胃肠镜检查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在胃肠镜检查中的舒适性,从而减少各种意外反应的发生,能够提高操作的无痛性与安全性,缩短检查时间。目前无痛胃肠镜在我国胃肠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得到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减少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加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文章主要针对无痛胃镜检查护理进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治疗中应用无痛肠镜的术后护理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消化内科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94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肠镜治疗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无痛胃肠镜运用在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胃肠镜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100%(50/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8%(39/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通过对无痛胃肠镜技术的使用能够产生显著的诊断结果,患者并发症相对较少,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其手术期间出现的不适应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董攀科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67-2968
目的 了解无痛胃肠镜的使用优势.方法 将消化内科2011年、2012年中行胃肠镜诊治的患者126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无痛胃肠镜;对照组给予普通胃肠镜.对比两组对诊治过程的配合情况、诊治操作所用的时间以及操作前、操作中的心率.结果 两组操作前的心率差别不明显,操作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配合的优良率较高,操作时间较短.结论 无痛胃肠镜有利于促进消化内科患者对诊治工作的配合,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