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晓芳  游枫慧 《中国药业》2009,18(24):51-5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到的75例ADR,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类别、给药方法、ADR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75例ADR报告共涉及26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比例最高;ADR可累及人体各系统,常引起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莹 《北方药学》2018,(4):168-169
目的: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6月30日30个科室收到的112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记录ADR症状,并分析ADR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ADR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 累及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发生ADR男性患者60例(53.57%),女性患者52例(46.43%);患者年龄<18岁发生ADR的18例(16.07%),18~60岁53例(47.32%),>60岁41例(36.61%);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中因注射头孢类抗生素51例(45.54%),青霉素类28例(25%),喹诺酮类20例(17.86%),大环内酯类10例(8.93%),其他3例(2.67%);静脉注射方式引起ADR占比较大(81.25%);皮肤及其附件部位发生ADR 41例(36.61%),神经系统21例(18.74%),呼吸系统16例(14.29%),心血管系统14例(12.5%),胃肠道系统13例(11.61%),泌尿系统7例(6.25%).结论:使用抗菌类药物引起ADR中,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主,静脉注射ADR较多,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导致瘙痒、皮疹等症状,需加强我院医务人员对抗菌类药物ADR的监测及药物安全知识学习,合理应用,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伟 《中国药师》2006,9(11):1071-107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规律,对临床用药起到警示作用。方法:时我院收到的抗菌药物ADR报告368份,按ADR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中涉及喹诺酮类药物ADR发生例次最多103例(占28.0%),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率为第2位(占25.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异常、皮疹的发生率最高176例次(占47.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ADR发生率最高249例(占67.7%)。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ADR发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维忠 《中国药业》2010,19(1):39-4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种类、发生时间、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对医院2008年输液室抗菌药物ADR报告106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DR报告中10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最高,共35例(33.02%),61岁以上患者有14例(13.21%);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加替沙星20例,阿奇霉素19例,头孢曲松钠17例;ADR发生时间在1h以内的76例(71.70%);ADR损害以皮肤黏膜系统损害为主,共51例(48.11%);新的、严重的ADR23例(21.70%)。结论加强医院输液室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院7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莲芝 《安徽医药》2008,12(2):184-185
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非常普遍,各医院都占首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将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而且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在各类药品中占首位,(在此将我院7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刚 《医药论坛杂志》2011,(16):106-107
目的分析2008—2010年河南省胸科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08—2010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17例,分别从患者情况、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因果预后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7例不良反应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反应居多,主要品种为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与用药频度有关。结论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院自1989年开始建立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网,已连续8年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的药品,特别对抗菌药物使用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监察。现报道如下。1不良反应监察资料来源医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医院2005年度收集并上报的14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145例不良反应中涉及134种药品。ADR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0.4%,居首位;神经系统反应(23.4%)和消化系统损害(20.0%)居前3位。ADR报告人职务依次是:药师(77.9%)、医师(13.7%)、护士(6.2%),医技人员(2.2%)。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是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医院质量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现将我院2003~2005年8月收集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因果关系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共59例,占47.58%。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9例,占23.39%;消化系统27例,占21.77%;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10例,占8.0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共111例,占89.52%。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院18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琳  金芳芳 《安徽医药》2008,12(11):1102-1103
目的了解本院2007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07年收集到的184例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按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所涉及的抗菌药物品种共有35个;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明杰 《海峡药学》2013,(11):170-173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到的107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方法、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3.27%。不良反应高发的药物有头孢菌素(比例最大),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扣喹诺酮类。临床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5~2007年25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露清  范明霞 《海峡药学》2008,20(8):150-151
目的 对2005年至2007年我院收集到的25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25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抗菌药物共有42个品种,其中以喹诺酮类居首位,其次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对该院抗菌药物ADR报告102例按性别年龄分布、抗菌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 102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涉及的抗菌药物有9大类,29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是喹诺酮类;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ADR损害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及其ADR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立庆  刘明翠 《中国药业》2010,19(16):53-54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方法查阅医院2001年至2008年各种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逐年增加,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儿童老年人易发生,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大。结论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以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我院347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庭超  李治纲 《中国药房》2010,(30):2865-286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收集到的347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47份ADR报告中共涉及9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引发的ADR最多,分别占36.60%(127例)、22.77%(79例)。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14.70%、12.39%;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158例(占42.36%);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ADR有175例,占50.43%,其中,剂量选择错误是主要原因,无感染指征用药、选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错误均占有一定比例。175例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占46.29%。结论:抗菌药物致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诱发的严重ADR,从而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1]。现将我院2003~2005年8月收集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临床用药参考。1资料来源我院通过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立不良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雅安地区2008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了解ADR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的关系以及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进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雅安地区207份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207例,涉及8大类,共35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分别为46例(22.2%)和38例(18.4%)。结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普遍存在,医务工作者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51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报告类型、患者的基本情况、ADR临床表现及结果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ADR在数量和严重程度上较2010年均显著增加;联合用药引起的ADR显著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ADR所占比例最大;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主要为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用药部位;大部分ADR停药或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ADR监测,谨慎联合用药,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近年来,国家逐步建立、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体系,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损害。抗菌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由于其应用普遍、作用范围广、生产工艺复杂,加上患者自身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较常出现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