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血浆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于2020年11月,血浆样品经甲醇-乙腈溶液(体积比1∶1)提取净化后直接进样,经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  相似文献   

2.
酵米面假单胞菌的毒黄素诱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rmented corn flour containing toxoflavin and bongkretic acid produced by P. farinofermentans can cause acute food poisoning, but study on mutagenicity of toxoflavin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studied the mutagenicity of toxoflavin by Tradescantia Paludosa and animal micronucleus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xoflavin possesses distinct mutagenic action in both plant and animal cells. Mutagenic action of toxoflavin in cells may have important bearing on food hygiene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米酵菌酸的方法,用于快速检测血中米酵菌酸的含量.方法 血样经80%甲醇水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电喷雾原负离子模式下测定,以保留时间及定性离子对相对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基于米酵菌酸色谱和质谱的研究,对其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毒黄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快速确证方法.方法 样品经酸性甲醇提取后,采用固相萃取净化、富集,溶剂吹干,0.5 ml 0.1%的甲酸水复溶,过0.22.μm滤膜上机检测.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体系梯度洗脱,多反应...  相似文献   

6.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自然环境中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章丘县外环境中椰毒假单胞菌酶米面亚种的污染情况。共采集土壤、树皮杂草、谷物秸秆等698份样品。分离得到9株椰酵假单胞菌,阳性分离率为1.21%,菌株产毒率100%,最高产毒量达57.86μg/ml。经抗O因子血清分型试验表明,该地区自然环境中存有的主要为O—Ⅲ型椰酵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米酵菌酸,为米酵菌酸中毒处置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样品经固相萃取预先处理后,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ESI-)电离源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采用同位素稀释定量。结果 血浆中的米酵菌酸在2.5~10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方法检出限为0.18μg/L,定量限为0.61μg/L。以空白血浆样品基质进行3个水平内标法定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4.3%~11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4%~8.5%。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可应用于血浆中米酵菌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何树森  吴乐 《中国公共卫生》1994,10(12):547-548
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生理生化特性,在抑菌实验基础上,研制出以无机盐和无机氮源为基础,以有机碳源为限制因子的双抗生素合成培养基(PCFA)。该培养基抑杂菌性强,选择性高,最低检出菌量6.3~89个/ml,检出灵敏度较传统培养基PDA提高了1000倍以上。适于从杂菌含量高的自然环境样品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该菌中毒检验和进行自然分布调查与污染原追踪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对2021年发生的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肝损害为主,经早期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清除毒物以及护肝治疗,3例治愈、1例死亡。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情进展快,易发生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患者体内米酵菌酸毒素的浓度有关,故早期对米酵菌酸毒素的测定对中毒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患者,早期积极行血液净化和护肝治疗对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食物及呕吐物中米酵菌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方法 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5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 PTFE滤膜后,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2.1 mm× 100mm,1.8 μm)分离,乙腈-5 mm...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春对河南省发生过银耳中毒的三个县进行调查研究,检测各类自然环境样品和各期银耳样品730余份。在红薯窖土、屋内墙壁土和贮存黄豆中首次分离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从外观正常银耳、烂银耳及干、鲜银耳中均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或米酵菌酸,检出率14.87%,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18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巴刚苗族村寨发生一起10人进食酵米面食物中毒,其中7人死亡的事件。18日8时病家1人用农历三月三剩的酵米面煮水圆做早餐,16时该进食者出现中毒症状,次日16时30分发生死亡。病家又用酵米面煮水圆招待亲属,9人进食均中毒,2人死亡。20日7例患者到县医院就诊,1例抢救无效死亡。21日6例患者转诊百色市医院,每天进行一次血浆置换,其中3例抢救无效死亡。中毒的10例患者均进食了酵米面水圆,不进食者不发病。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最小12岁,最大56岁。潜伏期最短6h,最长24h,平均15h。临床表现有恶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15日,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木引槽乡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是1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同时实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全部死亡,说明该细菌毒素毒力较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中国暴发了多起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并有多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出现,给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该菌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元凶。本文综述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特征、米酵菌酸生物合成机制以及米酵菌酸产生的环境应答,展望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米酵菌酸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秀梅  文卫华 《卫生研究》1996,25(4):239-241
继制备米酵菌酸(BA)多克隆抗体以后,作者成功地运用免疫杂交瘤技术,获得了能分泌抗米酵菌酸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F7和2H9,其腹水效价可达10-6,对BA的50%有效抑制浓度为10-4,两株细胞分泌抗体的亚型均为IgG1型,纯化后获得BA-McAb的IgG浓度为11g/L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复性速率法(Tm值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生化性状比较相近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低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共7个菌株的鸟嘌呤(G)和胞嘧啶(C)摩尔百分含量(G+C)%进行测定,并对这2种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3个种的7个菌株的(G+C)%比较接近,不能否定这3个种的细菌属于同一个种。另外,HPLC法比Tm值法的准确性好,但重复性不如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起因食用变质黑木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中毒原因。【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可疑食物及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起食物中毒为家庭内聚集性食物中毒,暴露人数3人,死亡1人。2名患者血液中检出米酵菌酸毒素。【结论】该起事件是一起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食物疑是黑木耳。为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应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8.
栽培银耳生长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毒所需的外环境条件十分相似。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印证了栽培银耳生长的中晚期具备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毒最适条件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云南省红河州发生的1起因食用玉米面汤圆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事件属于点源暴露,最短潜伏期16h,最长潜伏期27 h,潜伏期中值为23 h.一次进食200 g以上的玉米面汤圆5人,均死亡,从吃剩的玉米面汤圆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的玉米面汤圆所致,该起中毒事件提示;有关部门应教育群众彻底改变传统的食用方式是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米酵菌酸的生物合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酵菌酸(BA)是一种可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的脂类毒素,由于其高致死性而备受关注。过去大量研究集中于米酵菌酸的毒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产毒菌株产生米酵菌酸的条件等,而其生物合成过程及其机制仍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年来,米酵菌酸又被用作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抑制物而广泛应用于细胞凋亡、损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