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鼠中枢神经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的来源及其分泌的形态学基础,了解中枢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方法: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脑冠状位切片行NADPH-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环脑室系统及脑表面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作了观察。结果: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中脑水管和第三脑室(3V)。在中脑水管,触液神经纤维来自中脑的中央灰质,特别是其背外侧部;来自脑干的被盖痛外侧核和中缝背核。在3V,NOS阳性纤维主要来自室调周核、室旁核,NOS阳性胞体有位于室管膜下(远位)、膜内和膜上3种。阳性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室管膜内。在中央管、第四脑室底、脑表面也有少量触液神经元。结论:脑脊液中的NO来自室管周及脑表面NOS触液神经元之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分布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大鼠下丘脑各核团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方法: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测NOS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各核团中的分布。结果:视上核、室旁核内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为大细胞型神经分泌神经元;其他核团内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小细胞型神经分泌神经元,其中弓状核最密集,视前内侧核、Broca斜带核水平支次之,视前室周核、视前腹前核和视前外侧区内的密度最低。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下见一些NOS阳性“触液神经元”,其胞体或突起伸向室管膜上皮,甚至嵌入其中。在弓状核、视前内侧束内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纤维。结论:下丘脑各核团内NOS神经元的分布有差异。NO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催产素(OXY)的定位。方法: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酸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内NOS与OX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共存关系。结果:PVN内NOS阳性神经元与OX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析与形态基本类似,并高度共存:NOS/OXY双标记阳性神经元,约占阳性标记神经元总数的87%,呈楔形,密集分布于PVN的外侧部。在与PVN相对的第三脑室有NOS/OXY双标记阳性触液神经元存在。结论:NOS与OXY在有关下丘脑与生殖及性行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臂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定位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臂旁核(PBN)内一氧化氮化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为进一步阐明PBN内一氧化氮(NO)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NB各亚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具体的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PBN各亚核内均有的分布,且其形态,细胞密度及纤维走向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实验结果提示,PBN内的NO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可能与该核内NOS阳性神经元形态与分布的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CeA)的投射,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NO)参与情绪,疼痛,内脏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辣根过氧化酶(HRP)逆和追踪技术,观察大鼠DR内向CeA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形态,结果:DR内有一定数目的NOS/HRP双标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外侧部与背.正中部。结论:DR内有部分NOS阳性神经元向CeA投射,提示NO在DR至CeA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中起重要的神经递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第三、四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第三脑室壁和第四脑室底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形态及作用。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形态。结果:在全部材料中的第三和第四脑室都观察到了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呈球形膨大的树突终末和轴突终末,在少数材料中还观察到了胞体。树突终末及胞体的表面有少量成簇的纤毛,轴突表面光滑无纤毛。结论:在大鼠第三脑室的室旁器等室周器官以及第四脑室的最后区及蓝斑区等处证实有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存在,这些神经元可能通过脑脊液途径参与下丘脑—垂体系的神经体液调节或睡眠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大鼠和三脑室一氧化氮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脑室系统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结果发现,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第三脑室。根据胸体所在位置,和经三脑室NOS阳性触液神经元有3种形式:(1)室管膜内触液神经元;(2)室管膜下或远位触液神经元,其突起伸入第三脑室室管膜上之间,这些NOS阳性触液神经元有的来自室旁核室周核;?(3)室管膜上触液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室管膜表面。本文首次报道了第三脑室NOS阳性触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室旁核接触脑脊液的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果显示:CCK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细胞内、外侧亚核的尾侧,小细胞内侧亚核和室周区。有些与第三脑室关系密切,根据其位置和形态特征,可分为3类;①室管膜内神经元。通过其胞体或脑室树突直接接触脑脊液。②室管膜下神经元。由平行室面突起发出一短侧支进入脑室。③室壁远位神经元。发一长树突穿室管膜进入第三脑室。  相似文献   

9.
大鼠第三脑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脑室系统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结果发现,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第三脑室。根据胞体所在位置,第三脑室NOS阳性触液神经元可有3种形式:(1)室管膜内触液神经元;(2)室管膜下或远位触液神经元,其突起伸入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之间,这些NOS阳性触液神经元有的来自室旁核或室周核;(3)室管膜上触液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室管膜表面。本文首次报道了第三脑室NOS阳性触液神经元,这种触液神经元的分布类型基本和其他递质触液神经元相类同,并讨论了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皮质枕叶神经肽Y(NPY)和一氧化氮合酶(NOS1)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衰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3个不同年龄组大鼠大脑皮质枕叶NPY和NOS1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NPY和NOS1阳性细胞在皮质Ⅱ-Ⅳ层均有分布,两者都属于非锥体形神经元;比较3个年龄组两种阳性细胞的数量和截面积的变化,发现老年组与幼年组及中年组相比,两项指标都显著减少(P<0.01)。结论:NPY和一氧化氮(NO)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与在脑皮质枕叶功能的调节有关;随着衰老这两种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可能影响NPY及NO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前部室管膜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君  鞠躬 《医学争鸣》1991,12(4):241-244
  相似文献   

12.
大鼠上丘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时期及生后早期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上丘的分布,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NO)在上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孕17d起至生后14d大鼠上丘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结果:孕20d上丘深白层与深灰层出现NOS阳性神经元。P0上丘中层也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随着发育,阳性神经元增多,胞体增大,染色加深。到P14,视神经层出现少许:NOS阳性神经元,浅灰层观察到大量的NOS阳性神经元。结论:胚胎20天上丘深层首先出现NOS阳性神经元并沿腹背方向发生,提示NO在上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结果:NADPH-D阳性神经元在室旁核、视上核、室周核和下丘脑外侧区活性较高,在穹隆周核、乳头复合体和正中隆起外侧带也有阳性细胞。提示:NO可能参与下丘脑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双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了大白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元的分布,以及与神经肽(NPY)、ACTH和生长抑素(SOM)等肽能神经元间的关系。提示这些神经肽系统可在PVN选择性地刺激CRF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应用HRP追踪与电镜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白鼠海马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和皮质内联系.光镜观察在海马的多形细胞层和锥体细胞层等处可见散在的神经元被标记,而在室管膜层标记的细胞较多,它们分布于交织成网的阳性纤维素中.透射电镜可见海马室管膜层的HRP反应阳性的神经细胞、树突末稍及神经胶质细胞.在海马室管膜上也见到了被标记的神经纤维.同时在海马室管膜层内还发现未标记的阴性轴突与被HRP标记的阳性树突构成的轴—树突触.上述结果提示海马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存在的部位之一,其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并受到其它神经元的突触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