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皮下注射及口服短效避孕药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术后辅助药物治疗,GnRH-a组29例,避孕药组27例,观察各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率、累积复发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GnRH-a组用药后其盆腔疼痛、痛经和性交痛等症状缓解率为93.1%(27/29),体征缓解率为86.2% (25/29),均高于避孕药组的74.1% (20/27)和66.7% (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年累积复发率GnRH-a组6.9%(2/29),低于避孕药组的25.9% (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nRH-a组用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避孕药组[(2.18±1.03) U/L比(4.30±1.73)U/L、(2.36±1.78) U/L比(4.57±0.89) U/L、(36.90±1.37) pmol/L比(148.00±1.26)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口服短效避孕药相比,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术后联合应用GnRH-a可以提高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率及减少复发率,更好地改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 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中有10 %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80 %的患者有明显的痛经,5 0 %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青中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 ]。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为此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内异症是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较为肯定,异位内膜与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影响,故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应用性激类药物治疗此病[2 ] 。2 0世纪6 0年代启用“假孕疗法”,70年代用丹那唑治疗EM,谓“假绝经疗法”,80年代用促性腺激素释放…  相似文献   

3.
潘丽  郑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414-1415,142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病变。有学者认为,卵巢激素依赖的内膜异位现象为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当异位的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出现症状方能认为是疾病。而近期更多实验证明EMT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很大关系。EMT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10%左右,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80%患者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它和卵巢癌尤其是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提示其恶变可能。目前由于EMT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致使EMT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和介入等,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祛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盆腔内生殖器宫正常解剖结构,生育功能和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国就内外的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腹腔镜术后辅助米非司酮(Ru486)治疗的疗效,探讨病情程度与血清CA125的关系。方法将294例重度内异症患者分成2组,A组(129例)用腹腔镜术治疗,B组(165例)腹腔镜术治疗后采用Ru486治疗,分析其疗效及术后复发率与血清CA125的关系。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7.3%)高于单纯手术组(46.3%)(P〈0.05);联合治疗组6例转氨酶升高,血清CA125明显下降,不易复发,而单一手术组血清CA125有下降缓慢,易复发。结论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米非司酮治疗较单一手术治疗,能降低内异症的复发率及血清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30例,16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每次12.5mg;疗程6个月,14例未用药,观察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组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12.5%,低于未用药组28.57%(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少且轻微.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有效,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20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术后用药情况分为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GnRH-a组及对照组,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GnRH-a组及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7.5%、88.0%、91.1%、90.0%及60.0%,各药物组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及转氨酶升高、GnRH-a组以绝经为主要不良反应。米非司酮组阴道异常出血和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和GnRH-a组。结论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GnRH-a都适用于内异症的术后辅助治疗,均能减轻疼痛,减少复发。各种药物的疗效尚有争议,目前多首选孕三烯酮或GnRH-a。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传统药物治疗副作用的进一步认识,许多学者对传统治疗方案进行了补充与改进,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反向添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剂量、用药周期的调整等,同时亦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含药物的宫内节育器,芳香化酶抑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抗血管生成治疗等.现拟对这些内异症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孙克佳  刘待霞  刘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66-4468
目的:比较单用手术治疗与手术+药物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21例单纯采用手术治疗治愈率为0,术后4年复发率76.19%(16/21);手术+药物综合治疗组98例治愈率为67.35%(66/98),4年复发率为9.18%(9/98),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手术+药物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术后的药物辅助治疗的理论依据。方法:213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不用药(A组)、加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B组)及加用诺雷德辅助治疗(C组)后进行观察,比较其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和妊娠率的差异。结果:Ⅰ期、Ⅱ期术后A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B、C组;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Ⅳ期术后A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期、Ⅱ期术后A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B、C组;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术后A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期术后A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B、C组;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内A组患者妊娠率显著低于B、C组;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加用孕三烯酮、诺雷德可明显改善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Ⅰ期、Ⅱ期患者腹腔镜术后可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Ⅲ期、Ⅳ期患者术后辅以诺雷德治疗较孕三烯酮更能提高疗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即子宫内膜基质和腺体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是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生殖系统的具有侵袭性及雌激素依赖性的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可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痛、生育能力低下及月经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手段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而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随着近年EMs相关基础及病因学的研究深入,学者们提出EMs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因此提出了抗细胞增殖、抗血管生成、抗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以及干细胞治疗等新的治疗理念,作用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为目前EM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巩固治疗中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保守(保留子宫)或半保守(保留卵巢)手术治疗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实用性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疗效相似,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孕三烯酮。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经济实用,值得农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巩固治疗中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保守(保留子宫)或半保守(保留卵巢)手术治疗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实用性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疗效相似,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孕三烯酮。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经济实用,值得农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赵冬花 《现代保健》2013,(24):35-3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E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于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EM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且临床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患者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15.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主要有临床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诊断,生化指标诊断和腹腔镜诊断,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清晰、诊断不确切、治疗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30例患者以皮下埋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进行治疗;治疗组B,30例患者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患者的痛经症状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患者对血清激素水平基本无影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医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2.5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在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100.0%和26.9%,与对照组的100.0%和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小剂量米非司酮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于月经来潮后5天内给予米非司酮10mg/d口服,共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生殖激素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停药后的妊娠情况等。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痛经等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达96.67%;用药后后陷凹结节缩小,子宫活动度改善,卵巢囊肿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闭经40例(66.67%),18例(30.00%)月经减少;用药前与月经恢复后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9例(15.00%)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15例(25.00%)出现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停药后1~7个月妊娠6例(10.0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改善明显;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手术是EMs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高复发率是临床棘手的问题。目前其复发机制不明确,高危因素尚存在争议。可能与在位内膜及经血逆流有关,同时与激素依赖有关,此外,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持续存在可能在EMs术后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影响EMs复发的因素较多,其中手术的彻底性是降低术后复发的重要保证。因此,为降低EMs术后复发率,不应过多依赖术后辅助药物治疗,而应在不损伤正常器官的前提下尽可能清除病灶,减少残留病灶及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术后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行保守性手术的盆腔EMs患者随机分3组:观察1组和2组各10例,分别服用米非司酮6.25mg/d和12.5mg/d,两组均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5d内开始服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7例不用药物仅定期随访。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EMs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观察1组恶心症状发生率(30%)明显低于观察2组(60%)。观察1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观察2组用药后血清孕酮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盆腔EMs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对内分泌功能影响小,亦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