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 mm,优势体长为180362.8 mm,优势体长为180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2.
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团头鲂与鄱阳湖团头鲂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梁子湖群体和淤泥湖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大,而梁子湖和鄱阳湖的比较相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为:面积1666.8m2的池塘,年生产商品鱼1021.8kg,其中团头鲂246.3kg,各水域团头鲂成活率均在96%以上。试验结果证明三水域团头鲂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但不同水域团头鲂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脂肪沉积和生长发育规律,采用HE染色观察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及脂肪沉积变化,并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和肌肉组织中LEP、LPL、IGF-1和NPY基因表达,初步分析来自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在生长和脂肪沉积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淤泥湖团头鲂的肠系膜脂肪含量是梁子湖的约1.5倍,HE染色发现,梁子湖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细胞的脂滴直径比淤泥湖的小;但梁子湖团头鲂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LE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淤泥湖的,肌肉组织中IGF-1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淤泥湖的,梁子湖团头鲂脂肪组织LPL mRNA表达量和淤泥湖的相比,无显著差异,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NPY的mRNA表达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组织中体脂沉积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生长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数理方程来表达团头鲂鱼苗生长的特征,鱼苗全长与时间的关系为直线回归方程:L=a+bt,鱼苗体重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w=ae~(bt),鱼苗前期(12天内)的体重生长速度方程为dt/dt=abe~(bt),后期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为d~2W/d~2t=ab~2e~(bt)。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的赖氨酸需要量,以不同生长阶段的团头鲂[规格Ⅰ:(52.49±0.18)g,规格Ⅱ:(101.85±1.8)g]为研究对象,配制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和3.27%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88%和3.27%组显著提高了规格Ⅰ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和摄食量;2.48%组显著提高了规格Ⅱ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3.27%组提高了规格Ⅱ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2)2.88%和3.27%组分别显著提高了规格Ⅰ和规格Ⅱ的鱼体粗脂肪含量;(3)2.48%组显著降低了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规格Ⅰ的尿素含量;3.27%组显著提高了规格Ⅱ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表明适宜水平赖氨酸可能对鱼体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其代谢及免疫力;(4)2.48%、2.88%和3.27%组均显著提高了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血清赖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规格Ⅰ的血清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以鱼体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规格Ⅰ和规格Ⅱ的最适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07%和2.19%(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27%和6.63%)。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由于它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 ,刺激消化酶分泌 ,因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饲料成分之一。但纤维素的性质稳定 ,对于酶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抵抗力。并且鱼虾消化道中一般不存在纤维素酶 ,虽有报道某些鱼类肠道中可检出纤维素酶 ,但其活性较低 ,对纤维素的分解极为有限[1 ] 。因此 ,纤维素基本上不能被鱼类利用。饲料中纤维素过多 ,会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的利用。近年来 ,外源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并在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水产动物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鱼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的种群状况,根据2008-2010年在江津江段采集的149尾标本对鲢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采集到的鲢体长范围为95.0~860.0 mm,平均体长为(451.1±171.6) mm,体质量范围为13.5~9 750.0 g,平均体质量为(2 314.2±2 125.9)g.鲢鳞片上的年轮表现为闭合性切割和疏密特征,年龄结构由0+~5+龄共6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1+~4+龄.体长(L)与鳞径(R)呈显著的线性关系:L=139.841 2R+15.973 4;与体质量(W)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1.876 7×10-5 L2.9925.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为匀速生长类型,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1=1 036.974 8[1-e-0.1882(t+0.2165)],Wt=19 864.662 3[1-e-0.1882(t+0.2165)]2.9925,其生长拐点年龄为5.80龄.尽管年龄结构和生长性能表现出一定的衰退趋势,但与湖泊、水库中的鲢种群相比,长江上游鲢种群仍然具有相对复杂的年龄结构和较优的生长性能.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已逐渐成为鲢重要的栖息地和产卵场,该江段鲢种群在4大家鱼资源保护中应该得到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对团头鲂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由于它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 ,刺激消化酶分泌 ,因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饲料成分之一。但纤维素的性质稳定 ,对于酶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抵抗力。并且鱼虾消化道中一般不存在纤维素酶 ,虽有报道某些鱼类肠道中可检出纤维素酶 ,但其活性较低 ,对纤维素的分解极为有限[1 ] 。因此 ,纤维素基本上不能被鱼类利用。饲料中纤维素过多 ,会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的利用。近年来 ,外源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并在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水产动物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6月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育种值和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进行估计。对表型的方差分析发现,方差组分中亲本导致的遗传方差组分远大于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方差组分。通过混合家系估计的团头鲂6月龄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遗传力依次为0.72±0.21、0.49±0.14和0.48±0.14(P0.01),体长属于高等遗传力的性状,而体质量和肥满度则属于中等遗传力的性状,表明这3个生长性状都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这也说明3个性状均可以作为直接选育的性状,适合在早期选育以控制后代规模。在对体质量与体长的相关分析时发现,两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0.89和0.98)(P0.01),说明在体长和体质量之间存在间接选择反应。从单性状和综合育种值排名来看,体质量和体长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三者之间的排名差异并不大,排名靠前的主要是鄱阳湖亲本的子代。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团头鲂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鄱阳湖团头鲂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主要性状、食性、繁殖习性与繁殖力、年龄与生长、耗氧量和窒息点、肌肉成分、染色体组型和同工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20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6个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包括2个四重PCR和4个三重PCR体系。利用构建的6个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评估了团头鲂淤泥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2和0.7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01,20个位点中有9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本研究中筛选出的多重PCR组合为团头鲂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亲子鉴定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于天津市蓟县、宁河县以及山西省太原市的3个人工繁殖群体共136尾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mtDNA 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用14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14种内切酶中,9种有酶切位点;蓟县和太原两个群体(90尾鱼)中,个体间没有变异,只有一种单倍型,两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为0;宁河县群体46尾鱼中存在2种单倍型,有2个个体与蓟县和太原群体的XspⅠ和MboⅠ酶切图谱不同,其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850、0.001312;宁河县群体与蓟县(或太原)群体间的核苷酸歧化距离以及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015和0.0435;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认为团头鲂mtDNA D-loop区段的遗传多样性很低。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肉质鲜美 ,生长快 ,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的衰退 ,提高团头鲂的优良经济性状 ,实现良种化生产 ,上海水产大学自 1 985年起 ,从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引进团头鲂原种群体 ,在上海水产大学南汇种质资源试验站进行选育 ,经过连续 1 5年的混合选育 ,现已获得生长性能明显提高的第六代选育群体[1] 。为了保持和尽快纯化该选育群体 ,1 999年对团头鲂选育群体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获得纯系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报道团头鲂人工雌核发育群体的生化遗传特征和遗传标志 ,为团…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雌核发育生化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肉质鲜美 ,生长快 ,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的衰退 ,提高团头鲂的优良经济性状 ,实现良种化生产 ,上海水产大学自 1 985年起 ,从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引进团头鲂原种群体 ,在上海水产大学南汇种质资源试验站进行选育 ,经过连续 1 5年的混合选育 ,现已获得生长性能明显提高的第六代选育群体[1] 。为了保持和尽快纯化该选育群体 ,1 999年对团头鲂选育群体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获得纯系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报道团头鲂人工雌核发育群体的生化遗传特征和遗传标志 ,为团…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团头鲂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良草食性鱼类,现已成为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多年来的人工繁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团头鲂种质资源出现混杂并受到衰退的威胁,开展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团头鲂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并简要概括了杂交育种、选择育种、雌核发育等方法在团头鲂遗传改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团头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团头鲂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鄱阳湖团头鲂的染色体组型 ,结果表明 :鄱阳湖团头鲂的染色体数目为 2n=48,核型公式 :1 8m + 2 6sm + 4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