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江  杜波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6):475-476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抗坏血酸(Vc)、硬脂酸酯为原料研制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AS)样品,并经红外光谱测定等检测手段确认其为AS。用AS样品进行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实验,结果表明:(1)AS可降低CP诱导的小鼠活体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因而说明其具有抗致突变作用。(2)AS和Vc一样对TA00、TA98具有抗诱变作用,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维生素C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雁川  杨富清 《营养学报》1996,18(3):364-366
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维生素C生物效应研究石雁川,杨富清,陈炳卿,刘志诚(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哈尔滨150001)关键词: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维生素C,豚鼠StudyonVitaminCActivityofL-ascorbyl...  相似文献   

3.
微板法检测蚊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不同敏感品系(S)蚊虫和室内选育的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法:微滴定板法。结果:4种S品系蚊虫中,以中华按蚊体内AchE水平最高;3种抗性品系蚊虫中,抗残杀威品系的AchE活性〉抗氯氰区酯品系〉抗DDVP品系,且后者一S品系差异无显著性。蚊虫体内AchE活性随发育而逐步增高,以不同浓度残杀威作抑制剂,测定室内不同品系淡色库蚊个体的AchE活性,表明蚊虫AchE活性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抗诱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侠  宋其林 《卫生研究》1998,27(4):263-265
采用Ames实验和微核实验研究姜黄素的抗诱变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的抗癌作用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姜黄素(60~250微克/皿)在S-9存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二氨基芴所致TA98、TA100的回复突变;抑制率分别为29%~55.9%;37.5%~59.1%;在给环磷酰胺前,经口投与小鼠60、120、240mg/kg姜黄素一周,每日一次。结果显示:此剂量范围内,姜黄素能明显地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43.9%、56.9%、63.9%,与阳性对照相比微核形成率有极显著性差别(P<0.01)。上述结果提示,应拓宽姜黄素其它生物学作用,如抗致癌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抗诱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抗坏血酸硬脂酸酯(AS)在生物体中的抗诱变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AS对致突变物的抗诱变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500mg/kg AS组与阳性对照间差异无显著性,1000、2000、4000mg/kg三组与阳性对照间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Ames试验A配维生素C的四个抗诱变直线回归方程均成立,AS及维生素C的剂量与对TA98、TA100抑制率之间均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AS是具有抗致突变性的,而且AS的抗诱变性可能优于维生素C的定一特性有可能与AS的稳定性强于维生素C有关。  相似文献   

6.
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抗香烟烟雾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香烟烟雾冷凝物(CigareteSmokeCondensate,CSC)诱发的DNA损伤的保护/对抗作用。采用非程序DNA合成(UnscheduledDNASynthesis,UDS)试验,对两种CSC诱发DNA损伤和Se、VE抗CSC的致突变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两种CSC均可诱发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Se和VE均能抑制CSC的诱变性,抑制率在1447%~3702%,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Se=09075,rvc=09088,P<005)。当Se和VE联合作用时,抑制率达4298%,呈现出协同抗诱变效应。结论:Se和VE具有不同程度的抗CSC的致突变作用,两种抗诱变剂的同时使用是合理的抗诱变/抗癌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7.
咖啡在SOS/Umu试验中对已知致癌物的抗诱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OS/Umu试验研究TMAXWELL速溶咖啡(美国产品)、亚洲咖啡(中国广东产品)和MAXIN咖啡(日本产品)对已知致癌物4-硝基喹啉、AF-2及2-氨基蒽诱变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咖啡提取物对4-硝基喹啉、AF—2及2-氨基蒽都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MAXIN咖啡抑制率为80%以上,MAXWELL速溶咖啡抑制率为70%以上,亚洲咖啡在50%左右。其抑制率与咖啡的可溶性部分的多少成正比(MAXIN咖啡可溶性部分为97.3%、MAXWELL速溶咖啡为92.2%、亚洲咖啡为32.7%),表明3种咖啡在SOS/Umu试验中抗诱变效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咖啡可溶性部分的多少所致。  相似文献   

8.
复合蔬菜汁抗突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正高  赵萍 《营养学报》1994,16(4):422-425
复合蔬菜汁抗突变作用的研究韩正高,赵萍,王丽君(天津胸科医院营养科,天津300051)关键词复合蔬菜汁,抗突变作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AStudyontheAnti-mutativeActionofCompoundVegetableJuices¥H...  相似文献   

9.
对YK保健液进行一、二阶段毒理试验和大、小鼠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的结果表明:(1)雌雄两性大、小鼠的经口LD50均>10g/kg,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各剂量组均未诱发微核增加和精子畸形率升高。Ames试验结果表明,各受试剂量在加与不加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不能诱发TA100、TA98、TA97菌种发生突变。(2)W256瘤株的大鼠移植性肿瘤试验表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3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S180瘤株的小鼠移植性肿瘤试验,三个剂量组的瘤量抑制率均>30%,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初步认为YK保健液对W256、S180瘤株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心磷脂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雪 《应用预防医学》1997,3(4):250-253
抗心磷脂抗体秦雪negativephenotypeincarrierswithantibodytoeantigen.JournalofVirology,1994,68(12):810211WhiteRJ,JacksonSP.TheTATA-bindi...  相似文献   

11.
碳酸镧在CA、UDS和MN试验中的抗诱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胚纤维母细胞(HEF)染色体畸变(CA)试验、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试验,研究了碳酸镧对短波紫外线(UV)、盐酸氮芥(NH2HC1)、亚砷酸钠(NaAsO2)和环磷酰胺(CP)致突变作用的影响,从遗传学角度评估了碳酸镧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碳酸镧在UV、NH2HCl和CP诱导的不同遗传终点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诱变抑制作用。但碳酸镧对NaAsO2诱导的CA效应仅有下降趋势,而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其抗诱变作用可能有某种专属性。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A对小鼠造血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廷玉  杨莉 《营养学报》1999,21(4):388-392
目的: 探讨维生素A(VA)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揭示VA缺乏影响红系造血的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视黄酸受体(RARa)蛋白,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检测原癌基因c-jun、c-fos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m RNA 的表达,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和基质细胞层粘附能力。结果: (1)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CM)能显著促进红系早期祖细胞(BFU-E)的增殖(P< 0.01)。(2)ATRA明显促进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3)RARa 蛋白在实验组和对照组BMSC持续表达,ATRA对其表达水平无影响。(4)实验组BMSC与对照组相比c-fos、c-jun m RNA的表达水平在30m in 即有显著性差异(P< 0.01),持续表达至60m in,120m in 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组GM-CSFm RNA的表达在30m in,60m in 与对照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别,直至120m in 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VA促进小鼠BMSC分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并增强其粘附能力,通过调节BMSC中c-jun、c-fos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BMSC分泌GM-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山西地区原发性肝癌(PHC) 中丙型肝炎病毒(HCV) 和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以山西省肿瘤医院为主的省级4 所医院PHC患者98 例,检测抗-HCV、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等指标,均采用ELISA 法进行测定。结果 PHC 组抗- HCV 阳性率8.16 % ,HBV 感染率68 .3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 P<0 .05) 。两者的病因分值(ARP) 分别为94% 和91 % 。经1∶2 条件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抗- HCV、HBsAg 和抗- HBc 均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55 .06、10 .18 和9.85 。叉生分析结果表明,抗- HCV和HBsAg 双阳性的OR值为61 .37,较两指标单一阳性的OR值明显为高,亦高于两者单独阳性的OR值之和。结论 HCV 和HBV 感染均是PHC发生的主要病原学因素。HCV感染在致肝癌作用中,是当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HBV 仍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对肝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素免疫作用机制──PGE-cAMP机制廉旭综述陈成章审校前列腺素(PGS)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脂质的总称,首次由VonEuler[1]报告。PGS前体是花生四烯酸(AA),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均可代谢AA而生成PGS[2]。免疫活性细胞对于P...  相似文献   

15.
应用ELISA方法对210名深圳市4种公共场所服务员的HBsAg、抗-HBs、抗-HBcIgG、抗-HCV、抗-HGV、抗-HIV,抗-HSV-2、抗-TP、抗淋球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人群比较,HBsAg、抗-HBcIgG、抗-HCV、抗-HGV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发廊服务员HBsAg阳性率高达20%,高于其他3组服务员和对照人群;抗-HBs阳性率在组间及与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4组服务员之间抗-HIV、抗-HSV-2、抗-TP、抗淋球菌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1)。说明公共场所服务员因受多种因素和行为影响,较一般人群容易受到肝炎病毒和某些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侵袭,特别是发廊、桑拿按摩室、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并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6.
酸角对Brdu和MNNG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试验,研究酸角抗Brdu和MNNG的诱变作用。结果酸角能降低Brdu诱发的SCE,试验组的SCE频率随酸角剂量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角能明显降低MNNG诱发的SCE和MN,试验组的SCE频率和MN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SCE抑制率为62.38 ̄94.  相似文献   

17.
以双抗体包被的抗体夹心法,用微板ELJISA检测血清HBcAg,确定双包被工作度MC-抗-HBC(效价1:1000)为0.04μl/孔,MC-抗-HBS(1mg/ml,5mg/ml)为3~4μl/孔;最佳裂解剂及其工作度为7%NP-40巯基乙醇溶液。分别用不同的酶标记抗体检测,均证明双包被具有特异性。加入抗-HEc进行阻断试验,其阻断率为79.3%。对临床844例HBsAg阴性的血清及114例HBV-DNA探针阴性血清用本法进行HBcAg检测,均为阴性。在临床应用上,本法阳性率明显高于试管法,与HBV-DNA探针阳性符合率为91.4%,且特异性与HBV-DNA探针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262例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V的五项标志。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97.06%,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89.47%,HBs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81.82%。提示:PCR对HBV及其传染者的检测更敏感、直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74例小儿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调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1999年12月5岁以下的住院患儿,均符合1981年武汉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1例,女23例。1. 2方法:对患儿测定乙肝表面抗原( HBsAg)(RANA)、乙肝核心抗体(抗-HBc)(SPRIA)、乙肝e抗体(抗-HBe)(ELISA),免疫球蛋白M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 HBcIgM)(ELISA),免疫球蛋白M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ELIS…  相似文献   

20.
谈幸之  李申德 《卫生研究》1997,26(4):271-277
AflatoxinB1(AFB1)是食品中广泛存在的致癌性最强的霉菌毒素之一,本文将基于SV40病毒的短暂复制型穿梭质粒pSP189与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细胞系)组成穿梭质粒/哺乳动物细胞诱变检测系统检测AFB1的诱变性,并通过对靶基因SupFTRNA的序列分析了解AFB1在DNA一级结构上的作用位点,类型及序列特异性等信息。结果表明:在体外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与AFB1和pSP189直接作用形成AFB1-DNA加合物,再转染VeroE6细胞,随着AFB1作用质粒DNA时间的延长,经哺乳动物细胞内复制并在宿主菌中筛选得到的突变体逐渐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检出的突变体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大多为点突变,对其中53个独立突变子的靶基因SupFTRNA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FB1诱发pSP189靶基因SupTIRNA的突变大多单碱基置换,占突变子总数的84.9%,95.2%的碱基置换发生在GC位点,其中以GC→TA的颠换占大多数,约为53.3%,其次为GC→AT的转换,约为35.6%;AFB1诱发的突变在靶基因SupFTRNA的分布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序列特异性,其特征序列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