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 12 0例小儿四肢手术采用部位麻醉辅以氯胺酮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2 0例 ASA ~ 级四肢手术的患儿 ,男 70例 ,女 5 0例 ,年龄 5~ 10岁 ,体重 16~ 30 kg。本组患儿均无镇静药服用 ,无循环系病史 ,无肝肾功能损害 ,无精神病 ,癫痫病史。手术时间 30~ 15 0 min。二、方法 本组患儿术前 6 h禁食 ,4 h禁水 ,术前 30 min常规肌肉注射安定 0 .2 m g/ kg,阿托品 0 .0 1m g/ kg。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 ,对于上肢手术采用臂丛麻醉 ,下肢手术视术程长短用连续硬膜外或腰麻等部位麻醉 ,麻醉生效后以…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 1 1 8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病人 ,其中 1 0例因合并有外科、妇科、产科疾病而实施手术治疗 ,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 0例HIV感染病人 ,经过初筛试验并经防疫部门检测确认 ,年龄 2 0~ 4 3岁 ,男 3例 ,女 7例 ,其中胆囊切除术 3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 2例 ,宫外孕剖腹探查 3例 ,剖宫产 2例。 5例有静脉吸毒史 ,5例病史不详。 1 0例均无典型艾滋病发病的临床症状。麻醉处理  2例宫外孕病人、3例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麻醉诱导 :芬太尼 3~ 4 μg/kg、依托咪酯 0 3mg/kg、…  相似文献   

3.
在小儿先心体外转流手术中 ,通过不同麻醉药的运用 ,来观察小儿的镇静程度及麻醉和手术操作对小儿血压心率的影响 ,以寻求较合理的小儿先心手术的麻醉用药。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0例 7岁以下小儿先心VSD或ASD患者 ,心功能为Ⅰ~Ⅱ级 ,分成芬太尼组 (n =15 )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7月~ 7岁 (5 2 4± 1 5 7)岁 ,体重 8 5~ 2 3(15 9±3 4 3)kg ;丙泊酚组 (n =15 )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2 0月~ 7岁 (5 93± 2 5 8)岁 ,体重 9~ 2 4 (16 83± 3 95 )kg。麻醉方法 术前 15min肌注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0 0 1mg/kg。进手术…  相似文献   

4.
颅内手术要求麻醉平稳 ,全身和脑血液动力学稳定 ,避免颅内压增高 ,而麻醉诱导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会导致血压和颅内压升高。本文对不同诱导方法对颅内压的影响进行比较 ,以寻求较为理想的诱导方法。资料与方法选择 30例ASAI~II级颅内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硫喷妥钠组 (T组 )、依托咪酯组 (Y组 )和丙泊酚组 (P组 ) ,每组1 0例。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 g、阿托品 0 5mg。麻醉诱导先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咪唑安定 0 1mg/kg后 ,T组硫喷妥钠 4~ 5mg/kg ,Y组依托咪酯 0 3mg/kg、P组丙泊酚 3mg/kg分别静注 ,继而静注维库溴铵 0 1mg/…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7年 8月至今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io assist edthoracicsurgery ,VATS) 32 3例 ,麻醉处理有其一定的特点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2 3例中 ,男 2 4 8例 ,女 75例。年龄 1 1~ 79岁 ,平均 4 8 3岁。其中肺大疱切除术 1 95例 (双侧同期肺大疱切除 2 3例 ) ,肺叶切除术 4 4例 ,肺胸膜活检术 38例 ,肺肿瘤局部切除术 38例 ,肺减容术 6例 ,心包开窗引流术 3例 ,全肺切除 (VATS加小切口 )及止血术各 1例。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如常规 ,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 0 0 8~ 0 1 5mg/kg、芬太尼 3~ 5 μg/kg、维库溴铵 0…  相似文献   

6.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危险性极大的手术 ,一旦异物堵塞总气管可致严重窒息死亡。现将 2 2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2例患儿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6月~ 10岁。异物种类有花生米、瓜子、塑料套、鱼肉等 ,误吸距手术时间 10h至 4 0d不等。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东莨菪碱 0 0 1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 ,肌注氯胺酮 5mg/kg。入睡后 ,保证其气道通畅 ,吸氧 ,开放静脉通路 ,静注地塞米松 2~ 5mg和缓慢静注咪唑安定 0 1mg/kg ,继之微量静脉泵注氯胺酮 5 0~ 80 μg·kg 1·min 1,丙泊酚 70~ 10 0 μ…  相似文献   

7.
我院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用脑内窥镜治疗颅内疾病共 32例 ,现就麻醉管理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5~ 86岁 ,平均 38岁。疾病类型 :颅内囊性病变 5例 ,颅内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2 4例 ,颅内血肿 3例。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2mg/kg、阿托品 0 0 1mg/k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 0 2mg/kg、芬太尼2~ 4μg/kg、丙泊酚 1~ 2mg/kg、维库溴铵 0 1mg/kg ,术中间断吸入安氟醚 (0 5~ 1 5MAC) ,持续滴入 2 %普鲁卡因复合液维持麻醉。根据术中冲洗方式分为自然滴注组 15例 (Ⅰ…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对颅内手术麻醉诱导期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颅内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时脑脊液压力 (CSFP)、脑灌注压 (CPP)、MAP和HR的影响 ,探讨其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ASAⅠ~Ⅱ级颞叶肿瘤择期手术病人 ,入室后行L3~ 4蛛网膜下隙穿刺置管监测CSFP。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 ,吸入异氟醚维持。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中、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和咪唑安定 0 0 4~ 0 0 5mg/kg、静注丙泊酚2mg/kg后 2分钟、5分钟及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 10分钟的CSFP、MAP、HR、SpO2 、PETCO2 。结果 静注丙泊酚 2mg/kg 2分钟后CSF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 (气管插管时 )、5分钟时CSFP较麻醉前下降更为显著 (P <0 0 1)。MA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都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和P <0 0 1)。CP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和 5分钟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 <0 0 1和P <0 0 5 )。HR在静注丙泊酚后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 静注丙泊酚能降低CSFP、MAP和CPP ,抑制插管反应 ,其程度与剂量相关 ,丙泊酚是颅内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食管-气管联合导气管应用于临床麻醉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食管 气管联合导气管 (esophageal trachealcom bitube ,ETC)应用于临床麻醉的可行性 ,自 1 998年以来 ,本院共实施 1 31例以ETC代替常规气管内导管进行全麻手术 ,观察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和气道压力(Paw)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 1 31例 ,既往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疾患 ,通气功能良好。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麻醉诱导用芬太尼 4 μg/kg、丙泊酚 2mg/kg、琥珀胆碱2mg/kg ,咽喉镜引导或盲插ETC。所有病人ETC均插入食管 ,接OhmedaExcel1 1 0…  相似文献   

10.
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四肢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 《实用骨科杂志》2000,6(3):219-219
我院选择性对 2 0例患儿实施氯胺酮麻醉用于骨科四肢手术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例 ASAI- 级手术患儿 ,男 4例 ,女 16例 ,年龄 8个月~ 10岁 ,体重 8.7~ 2 7公斤 ,无长期服用镇静药史 ,无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及精神病史 ,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均在氯胺酮麻醉下施行骨科四肢手术 ,手术时间 118.16± 5 3.2 4分钟 ,术前 6小时禁饮食 ,术前肌注阿托品注射液0 .0 1mg- 0 .15 mg/ kg,苯巴比妥钠 2 mg/ kg和肌注氯胺酮 5- 8mg/ kg,静脉点滴 1- 2 m g/ kg,年龄幼小的则先给予氯胺酮肌注 ,安静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 …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 1 2 0例 ,年龄 5~ 1 5岁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4 0例 ,镇痛泵药量 :Ⅰ组 ,芬太尼为 8μg·kg 1 ·d 1 ;Ⅱ组 ,为 1 0 8μg·kg 1 ·d 1 ;Ⅲ组 ,为 1 2μg·kg 1 ·d 1 。全部病人全麻下手术 ,麻醉诱导阿托品0 0 1mg/kg、芬太尼 2~ 3μg/kg、丙泊酚 2~ 3mg/kg、维库溴铵 0 1~ 0 1 5mg/kg。术中ISO吸入 ,间断芬太尼、丙泊酚推注。手术开始即接注韩国艾可孚镇痛泵 ,以 2ml/h恒速输注 ,观察术毕、术后 4、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 ,从而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 选择 45例ASAⅠ~Ⅱ级在骶管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会阴短小手术的患儿 ,体重 9~ 2 4kg。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 (I)组、咪唑安定 (M )组和异丙酚 (P)组 ,每组 15例。I组 :氟芬合剂 (芬太尼 2 μg/kg) ;M组 :静脉泵注咪唑安定 1.5~ 2 .0 μg/kg·min ;P组 :静脉泵注异丙酚 2 5~ 75 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 2~ 4分。 结果 I组镇静效果比M组和P组差 (P <0 .0 5 ) ,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清醒时间I组比M组和P组延长 ,M组比P组延长 (P <0 .0 5 )。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氟醚阻断小儿交感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安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即MACbar。方法 2 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小儿 ,分为三组 :大于 1岁单用安氟醚组 ;大于 1岁加用芬太尼组 ;6~ 12月龄单用安氟醚组。用丙泊酚 3mg/kg、维库溴铵 0 15mg/kg诱导 ,吸入安氟醚和氧气维持麻醉。大于 1岁加用芬太尼组 ,在切皮前 5min ,静脉加芬太尼 3μg/kg。各组MACbar的测定采用“上下法” ,起始浓度为 1MAC。前一病人的反应若为阳性 ,后一病人的肺泡浓度则上调0 3MAC ;若为阴性则下降 0 3MAC。切皮后 5min内的血压或心率的升高≥切皮前即刻的 15 %为交感神经反应阳性 ,<15 %则为阴性。结果 大于 1岁小儿安氟醚的MACbar值为 (3 2± 0 5 ) % ,95 %可信区间为 (2 8~ 3 6 ) % ;6~ 12月龄者为 (3 4± 0 5 ) % ,95 %可信区间为 (3 0~ 3 8) % ;3μg/kg芬太尼可以使大于 1岁小儿安氟醚的MACbar值降为 (2 2± 0 4 ) % ,95 %可信区间为 (1 8~2 5 ) %。结论 大于 6个月的小儿 ,安氟醚的肺泡浓度维持 3 3%左右 ,即约 1 5MAC ,可以阻断5 0 %的病人在切皮时的交感神经反应 ;3μg/kg芬太尼可以使其降低到约 1MAC。  相似文献   

14.
循环紧闭麻醉机在小儿的应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紧闭麻醉机一般限用于成人,我们将其试用于体重12~15kg的小儿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病儿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1/2)~3岁,体重12~15kg。手术种类:纵隔肿瘤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和阿托品0.02mg/kg,肌注氯胺酮5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先静注地塞米松5mg后,依次静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6年来应用氯胺酮,羟基丁酸钠(简称γ—OH)作为麻醉诱导方法,行小儿气管插管麻醉445例。男301例,女144例;年龄1个月~2岁98例,3~5岁232例,6~9岁115例。手术种类:胸腹部手术167例,骨科54例,五官科213例,其它11例。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3mg/kg,阿托品0.02mg/kg。肌注氯胺酮4~8mg/kg,约5min后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给予γ—OH;5岁以上按50~7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神经外科手术中低碳酸和高碳酸血症对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 (SjvO2 )影响的年龄差异。方法 :2 0例以异丙酚 2mg/kg、芬太尼 2 μg/kg和阿曲库铵 0 5mg/kg诱导麻醉 ,维持麻醉异丙酚 6~10mg·kg-1·h-1。并选择 2 0例相似病人用硫喷妥钠诱导和异氟醚 1~ 1 3MAC维持麻醉进行配对研究。测定动脉压和SjvO2 。结果 :异丙酚组低碳酸性SjvO2 反应 (≥ 5 0岁 )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5 0岁组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维持神经外科手术在≥ 5 0岁病人低CO2 的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脏手术快通道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心脏手术麻醉提倡快通道心脏麻醉 (fasttrackcardiacanesthesia) ,即强调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 ,争取在手术后早期 (<6h)拔除气管导管 ,缩短在ICU的滞留时间以降低总体医疗费用[1 ] 。为此我们对快通道麻醉管理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Ⅱ~Ⅲ级 ,心脏彩超示心脏射血分数 (EF)大于 5 0 % ,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心脏手术患者 6 0例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30例 ,冠心病冠脉搭桥术30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以术中芬太尼总量小于1 5 μg/kg为A组 ;1 5~ 30 μg/kg为B组 ;大于 30…  相似文献   

18.
硝酸异山梨酯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镜操作和气管插管常伴有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 ,此反应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具有扩血管 ,降血压 ,对心率影响小的特点。本研究拟观察此药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 ,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 0例择期手术的病人 ,ASAⅠ~Ⅱ级 ,男 1 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0~ 6 5岁 ,体重 5 0~ 75kg ,无心脑肺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例。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地西泮 1 0mg和东莨菪碱 0 3mg肌注。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 5min分别静注硝酸异山梨酯 4 0 μg/kg(5ml)和生理盐水 5ml。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术后早期拔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心内手术的开展使病人能在24小时出院,两周内回到工作岗位[1]。保证这种快通道技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术后早拔管成为快通道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我院自1997年4月以来,在择期心脏手术病人中,进行选择性早期气管拔管,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择期心脏手术134例,男77例,女57例,年龄6~71岁。按病种和手术分为四组:1组为房、室缺修补58例;2组为瓣膜置换49例;3组为冠状动脉搭桥20例;4组7例,病种包括心脏粘液瘤2例、单心房矫治1例、法四根治4例(表1)。 麻醉方法 以咪唑安定0.2mg/kg、吗啡0.1mg/kg为术前药(小儿肌注氯胺酮4mg/kg)。诱导先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和芬太尼5~7μg/kg。病人入睡后辅以1%~3%异氟醚,随即气管插管,继以机控呼吸。维持:在体外转机前,0.5%~4%异氟醚吸入,手术切皮及体外转机前追加芬太尼1~2μg/kg;转机后采用0.5%~3%异氟醚持续吸入,根据肌松仪测定结果追加肌松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宜麻醉诱导剂量.方法 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3岁,性别不限,体重42~90 kg,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分为4组:舒芬太尼0.4 μg/kg组(S1组,n=44)、0.6 μg/kg组(S2组,n=43)、0.8 μg/kg组(S3组,n=38)、1 μg/kg组(S4组,n=40).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 μg/ml,当BIS<60且异丙酚达设定血浆靶浓度时,各组经30 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0.6、0.8、1 μg/kg,四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3 min(BIS 35~45)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T0)、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 μg/ml时(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 min(T2)、3 min(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1 min(T5)、3 min(T6)、5 min(T7)时记录SP、DP、MAP和HR.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7时S4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其余各组升高(P<0.05);S1组和S2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较S3组和S4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 舒芬太尼0.8 μg/kg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 μg/ml)麻醉诱导时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是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适宜的麻醉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