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新兴游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总结游艇旅游业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游艇旅游业是包含多种产业活动的全产业链,具有产业集聚、租赁船队垄断、利基市场、商业模式多样和时节性等特征;目前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呈欧美地区占主导、游艇租赁业蓬勃发展、游艇港口经营本地化以及跨区域管理制度待改进等状况,且具有集群化、本地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应推进游艇租赁合法化,建设多层次游艇基础设施,加强游艇政策创新力度,丰富游艇旅游产品和培养游艇旅游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龙雨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9):101-104,18
文章在概括厦门游艇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厦门游艇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编制、生产游艇海图的必要性,对游艇海图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在分析现代游艇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海图幅面、比例尺和内容表示等技术特征,对游艇海图的编制和出版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姚云浩  栾维新 《海洋通报》2019,38(4):379-386
作为现代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艇旅游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而得到蓬勃发展,引起了旅游管理者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游艇旅游文献资料的全面检索和分析,发现国外学者对游艇旅游的研究时间较早,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主要包括游艇旅游基础概念探讨,游艇旅游需求与供给研究,游艇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研究,以及游艇旅游政府管理和协同治理研究等5个方面。而在研究方法上,国外主要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实地调研和数据库的建立,通过模型构建与数理统计支撑定性描述。我国未来应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完善游艇旅游理论和实践治理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游艇旅游本土化发展范式,并加强定量研究方法使用,以期为中国游艇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海口市发展游艇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对国内外游艇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口市发展游艇经济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并从现实出发,构建了一条海口市游艇经济的产业链,并同时提出了海口市发展游艇经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外游艇产业发展概况游艇起源于17世纪中叶。当时英皇查尔斯二世登基时,荷兰送给英皇第一艘做工精细的皇家狩猎渔船,这是历史上第一艘游艇。到了18世纪,游艇逐步发展并成为欧洲海洋国家的贵族、富豪夸耀自我,显示地位的一种象征。19世纪以后,螺旋桨、蒸汽机、小功率的马达、自动导航驾驶仪器被先后运用在游艇上。直到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衍生出游艇俱乐部,在解决了游艇的停泊难题后,使游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游艇在国际上普遍用于私人消费,与巨大的海船相比,游艇虽然很小,但发展却很快,有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开发游艇旅游有助于推动海上旅游及海洋经济发展,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概念理论体系。文章全面总结和探讨游艇旅游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其中外差异性,对比研究与之相关的海上旅游、游船旅游、邮轮旅游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游艇旅游开发的原则与存在的误区;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4大核心利益相关主体角度,提出我国游艇旅游开发策略,以期为游艇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沿海城市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与游艇旅游业系统三者间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构建耦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沿海16个游艇旅游发展重点城市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探讨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游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并不高,可进一步分为城市经济滞后型、生态环境滞后型和游艇旅游业滞后型三种制约类型;区域内三大系统耦合度较高,但耦合协调度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系统内部各因素间相互关联。鉴于此,提出游艇城市应因地制宜,协调开发与保护关系,深化产业融合等建议,以促进三大系统较高层次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山东省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内产业结构布局出发,分析国内外产业布局,研究山东省海洋装备产业空间分布和领域布局现状,提出山东省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聚集区建设总体布局,为下一步山东省海洋装备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进步显著,初步形成了以港口装卸、海上起重机、海底铺管、大型汽车滚装船等传统装备为主导的制造基地;同时,海水淡化核心装备、海洋防腐材料、水下作业机器人、游艇装备等新兴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整体产品低端、研发力量小且分散、试验研发平台严重不足等制约"瓶颈"。文章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查询分析了福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出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发展思路,提出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重点领域、编制福建省海洋工程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升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能力、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整的重点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