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来说,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高兴、快乐、喜悦、愉快等积极情绪,会使人思维活跃、活动效率提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沮丧、愤怒等,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幼儿教师的消极情绪无益于自身的健康与发展,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  相似文献   

2.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当得不到满足时,便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一个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就会苦闷,急躁以致心理失调,就会导致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使得教育工作归于失败。可见,教师的工作特点要求自身能够调节情绪把不利的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师的心理挫折及表现形式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或与目的相联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体验,这林体验更多地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如忧伤、悲痛、伤感、失望等。挫折所形成的体验在反应上因人而异,有强弱之别,时间上有持续的长短之分。同样一件事,在这个人可能是无所迎的.mj对另一个人就可能产生挫折感。一般的挫折可使人心中抑郁不安,极度的挫折会使人加不欲生。人如果长期处在由挫折产生的体验之中,则会导致种种身心疾病。当然.有的挫折也能…  相似文献   

4.
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受到阻碍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反应。幼儿受到挫折后,可能会产生冷漠呆滞、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失去信心等情绪反应。有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爱,参加游戏或其他活动未能如愿,就采用捣蛋行为,寻衅肇事,以抒发内心的郁闷,求得心理平衡。有的孩子受到挫折后,往往将愤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同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会引起消极的或不平衡的情绪体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他的行动和行为的调节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积极性质的情绪能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消极性质的情绪对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情绪体验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这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十分自觉地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的感情和行为,在学生身上发挥最大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倾向性主观心理体验与相应的行为反应。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如果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产生肯定性质的情绪体验,如喜爱、愉快、满意、振奋等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产生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忧虑、悲伤、惊恐、愤怒、痛苦等消极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已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情绪有稳定性差、易冲动、易受外界感染等特点,幼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即刻爆发不良情绪,正如俗话说的"孩子的脸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研究表明,幼儿消极情绪不能及时得以解除,长期积累会造成心理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体育活动是增加幼儿良好情感体验、消除不良情绪发生和发展的最佳的手段之一,下面结合案例提出体育活动情绪调节功能的优势和疏导幼儿情绪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石晓红 《成才之路》2014,(19):64-66
正一、问题的提出(1)意义。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需求,如爱的需求、安全的需求、自尊的需求、独立的需求等等。幼儿的需求是其心理水平的外在表现,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机制,满足幼儿健康的需求,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幼儿的主动精神,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马斯洛曾在《人的价值与潜能》一书中提到:人的需求被满足以后,就会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由此可见,引导幼儿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悲哀、忧虑、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0.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27):48-50
一般人都知道,为了幼儿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物质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而很少有人知道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同样需要充足的营养———不过这里所说的营养不是物质营养,而是心理营养(或者叫做精神营养)。幼儿心理发展不但需要有充足的心理营养,而且还需要讲究心理营养的卫生,提供心理营养的方式方法不当,幼儿就会出现心理营养不良,甚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那么,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向幼儿提供哪些心理营养以及在提供这些心理营养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本文从…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干预,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地位和社会发展,使他们形成顺从、沉默的性格。幼儿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会影响到幼儿正常的健康发展。出于这种目的,我们应该关注被忽视的幼儿人际交往问题。教师是除父母外与幼儿接触最频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35)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行为无不受心理需求的支配。如果人的某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不健康,从而使其产生消极的行为。相反,如果各种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就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地生活。从这里就可以引发出如何对待后进生问题的思考,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后进生是由于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陷入恶性循环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开发和培养智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是有感知、质疑、自尊、成功的需要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经常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应是我们开展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想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为幼儿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心理环境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如果幼…  相似文献   

15.
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及其满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文教资料》2008,(31):133-135
心理安全需要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需要,深受人本主义学者的重视.然而,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往往遭到教师的忽视,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教师认识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重要性非常必要.此外,还应指导教师如何从情感关注、环境支持以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三方面来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许琼 《安徽教育》2011,(1):56-56
【正】现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小学生由于自身个性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弱,一遇到什么挫折、困难,情绪就容易波动,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障碍。当这种情绪障碍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宣泄时,容易产生与...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个体在有目的活动中,需要获得满足,动机得以实现,情绪比较稳定时的一种状态。影响心理平衡的主要因素为需要的皖砌感和动机的强烈度,自我期望值和个人抱负水平,归因方式与公平体验,为了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个体应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健康的个性,主动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18.
心理挫折是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人总是生活在客观现实之中,幼儿教师心理挫折产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1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如分不到住房,造成家庭生活不便,而园领导又迟迟不予解决,教师难免在情绪上受到影响,产生挫折感。   2人际关系紧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如先进教师遭人诽谤打击,园领导任人唯亲,压制有才干的教师等,都容易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   3尊重需要得…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幼儿教育》2012,(26):4-5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家长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会。如为孩子买东西,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没错,需要的满足是幼儿快乐的源泉。但是,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有物质需要,更有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只能使他们获得短暂的快乐,这还不算真正地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各种心理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出现行为偏差。比如,当孩子听到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我们家孩子只知道吃,什么都不喜欢学"时,他就会感到自尊心受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还不尽人意,出现了教师投入多却成效少的怪圈现象。我认为这关键在于小语界作文教学的视觉还习惯囿于认知领域的“教”,而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心理过程这个广阔的领域研究还很不够。要走出这个怪圈,让小学生愉快地学习作文,首先要明确的是人的愉快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愉快,作为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在人们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其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而积极的情绪。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运用各种教学变量,去满足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地学习作文。 那么,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