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余本院收治的1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髓样癌占7.1%(1/14),浸润性导管癌占92.9%(13/14)。长径1.5~5.2cm。1例(82岁)行单纯乳房切除,3例行乳癌根治术,10例行改良根治术;14例均行患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淋巴结转移率71.4%。12例随访9个月至14年,3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随访期间5年生存率58.3%,10年生存率16.7%。采用乳腺癌根治术3例以及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例均治愈。结论本组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差,10年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一般确诊时分期较晚,预后差。目前其治疗上多参照女性乳腺癌。笔者通过对男性乳腺癌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03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就诊时均无远处转移,中位年龄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仅2例(5.7%)患者接受了部分乳腺切除术,其余均接受全乳房切除术或更大范围的手术。18例(51.4%)接受了辅助化疗,4例(11.4%)接受了辅助放疗,17例(48.6%)接受了辅助内分泌治疗。30例(85.7%)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全组均获得随访,5年总生存率83.4%。结论 加强对男性乳腺癌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并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男性乳腺癌的诊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的钼靶钙化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21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36例,非三阴乳腺癌176例,对比分析其发病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钼靶钙化情况的差异。 结果:36例三阴乳腺癌及176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年龄≤35者(13.89% vs. 3.41%)、病理分期为Ⅲ期者占(41.67% vs. 23.30%)、低分化者占(36.11% vs. 18.75%)、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者(36.11% vs. 18.75%)、钼靶有钙化者(36.11% vs. 55.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三阴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早、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特点,同时,三阴乳腺癌患者钼靶钙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7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3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203例患者中,临床TNMⅠ期患者67例(33.0%),Ⅱ期患者117例(57.6%);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92例(53.5%);浸润性导管癌166例(81.8%),为主要病理类型;177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ER、PR阳性与HER-2过表达患者分别为123例(69.5%)、114例(64.4%)、23例(13.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53例(75.4%),为主要手术方式;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111例(54.7%),化疗患者28例(13.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状态、ER、PR、组织学分级与内分泌治疗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S)有关,淋巴结状态、ER、PR、HER-2、内分泌治疗与化疗与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状态和PR为OS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状态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年龄、淋巴结状态和PR是老年女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凯  陈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78-158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508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分为TNBC组(105例)与非TNBC组(403例),对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TNBC组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54例(51.4%),其中死亡11例;非TNBC组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24例(6.0%),TNBC组总体转移率高于非TNBC组(P<0.05);且TNBC组肝、肺、脑转移率均显著性高于非TNBC组(P<0.05),而骨转移率低于非TNBC组(P<0.0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TNBC组前5年DFS及OS均差于非TNBC组,而三阴性亚群5年后DFS及OS较非三阴性亚群好,非TNBC组总生存率高于TNBC组(58.4% vs. 47.4%)(P=0.04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5.5)和淋巴结状态(RR=8.7)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TN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发病年龄小、家族史、有淋巴结转移等特点,其较早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肿瘤直径、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I~III期TNB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32例行直接手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与术后的辅助化疗均采用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类方案。分析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前获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与生存率情况。 结果:新辅助化疗组31例患者术前总获益率为100%,其中完全缓解达61.29%(19/31);3年内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新辅助化疗组13例(41.94%),术后辅助化疗组22例(6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5,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术后辅助化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38%、25.0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71%、9.78%,新辅助化疗组两者均明显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χ2=4.870,P=0.027;χ2=7.469,P=0.006)。 结论: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类方案的新辅助化疗能使TNBC患者明显获益,且远期疗效优于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细针穿刺诊断或术中快速诊断困难度大,手术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与影像学典型的病例要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存在的可能,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外科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标准;瘤体巨大(最大直径>20 cm)并与周围器官紧密粘连时,要注意该肿瘤存在恶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MB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MBC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等特点.结果 MBC占同期男性乳腺疾病的25%,占同期乳腺癌的1.19%.患者平均年龄为57.5(30~78)岁.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至10年,平均13.9个月.53.33%(8/15)的MBC位于左侧乳腺,26.67%(4/15)位于右侧,双侧者6.67%(1/15).肿块<2 em者4例,2~5 cm者7例,5~10 cm者4例.86.67%(13/15)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6.67%(1/15)为乳头状癌,6.67%(1/15)为浸润性小叶癌.MBC的形态学特点为伴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粉刺样坏死少见.33.33%(5/15)的MBC伴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阳性6例(66.67%);PR阳性7例(77.78%);CerbB-2阳性4例(44.44%);p53阳性4例(44.44%);Ki-67细胞增殖指数<25%者4例(44.44%),25%~50%者3例(33.33%),>50%者1例(11.11%).结论 MBC发病比例低,年龄偏大,就诊已属晚期,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乳腺区域肿块.组织学上以非特异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具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淋巴结转移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意外胆囊癌(IGC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89例其他胆囊癌(GC组)进行对比。结果与GC组相似,IGC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94.6%vs.93.3%),部分合并黄疸(16.2%vs.31.5%);IGC组与GC组在年龄[(56±12)岁vs.(57±9)岁],女性患者比例(78.4%vs.62.9%),CEA(25%vs.32.8%),CA19-9(30.0%vs.68.3%)阳性率,肿瘤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vs.6.7%)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其合并胆囊结石率(86.5%vs.50.6%)和早期(ⅠA期)病例比例(29.7%vs.9.0%)及手术切除率(56.8%vs.32.6%)均明显高于GC组(均P0.05),晚期(Ⅲ,Ⅳ期)比例明显低于GC组(43.2%vs.74.2%,P=0.001)。IGC组的总体1,3,5年生存率(70.0%,31.2%,26.8%)及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51±13)个月,17个月]明显高于GC组(27.0%,17.7%,15.1%)[(25±8)个月,5个月](均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0),手术方式(P=0.008)是显著影响IGC的预后因素,但是病理分级(P=0.080),年龄(P=0.188),性别(P=0.234)对预后无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00)是影响IGC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与GC相比,IGC合并胆囊结石率高,早期病例及切除率相对高,预后相对好;T分期是IGC的最显著的预后因子;除原位癌(Tis)及癌仅侵及黏膜层(T1a期)外,其他分期肿瘤,如首次手术漏诊,一律应尽早进行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OB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发病率低、难以找到乳腺原发病灶,使得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定义和诊断模糊。同时,由于OBC的管理策略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因此OBC局部及全身治疗选择、预后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颇具挑战。本研究通过对12例O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总结诊疗流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OBC诊疗策略进行讨论,以期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5月—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12例OBC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MRI表现、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位年龄53岁,组织学分型低分化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分别占66.7%、25.0%和8.3%,分子分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41.7%、8.3%和50.0%,AJCC乳腺癌分期Ⅱ、Ⅲ和Ⅳ期分别占25.0%、58.3%和16.7%。9例(75.0%) MRI提示单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右侧3例,左侧6例。1例(8.3%)发现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16.7%)行MRI提示右侧腋窝淋巴结及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495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资料,比较伴有和不伴有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95例PTC患者中,伴发HT者108例(2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TC患者比较,PTC并HT患者中女性多见(90.7% vs.71.6%)、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4.04 μIU/mL vs.2.76 μIU/mL)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偏高(94.31 IU/mL vs.33.65 IU/mL)、肿瘤最大径偏小(1.10 cm vs.1.31 cm)、临床分期偏早(I期87.1% vs.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TSH水平、TPOAb水平、临床分期是PTC合并HT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PTC合并HT患者中,女性较多,临床分期较早,并且肿瘤偏小,提示合并HT并未增加PTC的侵袭性,预后较好。但合并HT的患者TSH水平偏高,提示HT可能是PTC的发病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lypican-3基因的表达,计算其阳性率;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
结果:glypican-3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glypican-3 mRNA的表达率越低(P<0.05);但其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glypican-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亦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glypican-3蛋白的表达量越低(P<0.05)。
结论:glypican-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收治的28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全组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阿霉素).5例内分泌治疗,8例进行放射性治疗.结果 28例乳腺髓样癌占同期治疗956例女性乳腺癌的2.9%;年龄28~96(50.68 4±12.63)岁;肿瘤大小1~5 cm;腋淋巴结阳性率47.6%;肿瘤淋巴细胞浸润率100%.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neu,p53的阳性率分别为35.7%,32%,32%,67.9%.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个月至6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 乳腺髓样癌的预后较好.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及辅助化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分子生物学指标在乳腺髓样癌治疗和预后的作用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检测的意义。 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74例乳腺癌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者[(9.15± 2.24)% vs.(2.29±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以及HER-2、pS2、nm23的表达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表达无关(均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pTNM分期、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r=0.333,r=0.919,r=0.604,均P<0.05)而与pS2、nm23表达呈负相关(r=-0.229,r=-0.401,均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升高,并与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对其检测可能有助于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6岁。其中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典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腺癌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82.4 %和72.5 %。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内分泌治疗和(或)化疗。其中1例失访,2例术后8个月~3年死于其它疾病,余14例术后已生存1~12年。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偏大,易误诊;内分泌治疗首选他莫昔芬;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时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6月68例行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腔镜组)与同期行76例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144例手术均获成功,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与开腹组比较,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243.7± 40.4)min vs.(150.5±32.1)min],但术中出血量减少[(103.2±10.5)mL vs.(231.6±23.5)mL]、术后切口感染例数减少(1例 vs. 8例)、肛门排气时间缩短[(2.5±0.6)d vs.(4.6±0.5)d]、住院天数减少[(10.5±0.4)d vs.(14.6±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瘘与肠梗阻发生例数,以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并有微创、术后切口感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8-gauge麦默通真空辅助活检系统(UVMS)在乳腺肿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 157例行UVMS处理乳腺肿物患者(共3 702个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肿物均采用UVMS切除。1 157例患者中,888例(76.75%)无可触及肿物,831例(71.82%)为多发肿物,245例(21.18%)双侧乳腺病变。病灶长径平均11.2(3~35)mm,平均切除时间15(3~90)min,平均出血量8(1~40)m L,皮肤伤口长度3~5 mm。标本病理诊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99.57%),其中以纤维腺瘤为主(64.61%)。术后出现血肿53例,皮下瘀斑26例,乳头溢血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UVMS切除乳腺肿物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乳房多发隐匿性肿物的诊治,但需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