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现状.方法 对 2006年1月-2010年6月期间诊断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诊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占76.7%;56例患者(86.2%)具有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为87.2%.结论 呼吸科病房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期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非肺部真菌感染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因素。结果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w以及抗生素使用超过两周是造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w以及抗生素使用超过两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蒜液吸入在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20例加用大蒜液吸入治疗与16例未用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自制大蒜液吸入能有效提高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对2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其中合并细菌感染2例。细菌感染7例,其中复合细菌感染1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2例;肺部真菌感染4例。发生细菌败血症1例,真菌败血症1例。另3例未检出病原体。经综合治疗本组中22例治愈,1例死亡,为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的重症肺部感染者,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AECOPD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6例.并随机抽取相同时期无真菌感染的AECOPD患者4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AECOPD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以及机械通气是AECOPD院内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加强营养,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AECOPD院内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人在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常见,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又合并原发疾病,针对这部分的病人在早期诊断、治疗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从常见致病真菌、影像学表现和常用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讨论肺癌病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黄绍通 《医学信息》2019,(24):138-139147
目的 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真菌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其中A组吸入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1.5%,B组吸入浓度为2.5%,C组吸入浓度为5.0%,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第2、4、6 天的24 h排痰量及治疗1周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B组患者第4天24 h排痰量多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B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和C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其中B组指标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0 ,低于A组(12.50%)和C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雾化碳酸氢钠吸入有助于提高排痰效果,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口腔真菌感染率,且浓度为2.5%的效果更优,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对肺部感染患者130例行G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病原学诊断结果相比较,计算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表明: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6.5%(13/17),特异性为80.7%(88/109),阳性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为何易造成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判断及处置方法.方法 对24例入院化疗肺结核病合并肺真菌病人进行疗效观察,并辅助检查.结果 大部肺结核病合并真菌感染病人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结论 肺结核病人在抵抗力低下,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时易造成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戴小娟  罗磊 《医学信息》2018,(6):151-152155
目的 探究肺部三种真菌感染的CT表现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对2014年3月~2017年4月宜丰县人民医院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比较分析。其中20例念珠菌病,40例隐球菌病,以及30例侵入性肺曲霉病,对上述三种临床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对比研究。结果 念珠菌病和侵入性肺曲霉病比较,单纯性隐球菌病患者发生率、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聚集性结节发生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者比较,侵入性肺曲霉病空洞发生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充气征和结节密集型分布是肺隐球菌病的主要特点,空气半月征和空洞是侵入性肺曲霉病的主要特点,而磨玻璃影则为肺念珠菌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加之外科介入性治疗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系统性真菌感染在原有的基础上日益增多。尤以肺部真菌感染位居首位,超半数的真菌感染会侵犯支气管、肺部,然而其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病理上准确诊断出真菌感染显得极其重要[1-4]。随着诊断试剂盒不断的更新,虽然染色方法越来越简便,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技术员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六胺银特殊染色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病理科至今仍然使用手工配制试剂进行染色,并且不断改良配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肝移植患者因常规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肺部病原微生物感染。 目的:回顾分析1例肝移植后突发肺部细菌联合真菌感染患者诊疗经过,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1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女性患者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8个月余突发畏寒高热入院,经实验室检查结合胸部CT检测考虑为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菌治疗。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1周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下叶片状渗出较前有所吸收,但背段出现片状“毛玻璃样改变”,考虑合并真菌感染,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改用氟康唑针,治疗1周后行胸部CT:双肺下叶背段渗出较前吸收,出院继续口服氟康唑10 d,复查CT:双肺渗出性改变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3.
深部真菌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原菌.近年来,随着血液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上升,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为了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减少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笔者对我院血液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真菌感染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卡泊芬净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并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且没有与剂量或作用持续时间相关的毒性。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肾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断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肾移植患者,采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首剂为70 mg/d,继以50 mg/d,静脉滴注。用药后每周最少监测2次肝功能,若肝功能损害加重或出现新的肝功能损害,根据肝脏功能调整剂量或者停药,疗程为10-14 d。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共收治12例患者,可以找到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者占67%,其培养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占75%,合并细菌感染比例为58%,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例为25%。治疗有效率为92%(11/12),死亡率为8%(1/1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提示对于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较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卡泊芬净可以作为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病患治疗的临床观察,进一步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进行概括性阐述,以供医者同行进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6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通过对他们的病症资料的深入分析和治疗全过程的临床观察,从中逐步分析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临床症状并无异常,大多数患者感染肺结核合并真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地服用抗生素药物和激素,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的。结论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真菌患者呈明显增多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应加强对其的警惕性,慎重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激素,减少肺结核合并真菌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查阅2000—2008年因AECOPD入院继发肺真菌感染病例,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者,调阅CT及X档案,记录住院期间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史、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基础病等进行分析。结果AE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25例,死亡4例。其病原学分析显示:白假丝酵母菌16例(64%),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16%),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4%),曲霉菌2例(8%)。胸部CT改变以结节影、结节晕轮征、团块影以及空洞为主,分别为:20、17、14和8例次,其中结节晕轮征具有特征性;X线胸片以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团块影、空洞和支气管炎改变为主,分别为16、14、5、5例次。预后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7d、同时使用抗生素种类超过3种、大剂量激素和合并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AECOPD继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AE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16%),早期胸部CT以及痰检对及早发现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价值。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AECOPD使用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论慢性重型肝炎患并发真菌感染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观察了我院近3年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61例患中真感染22例(36.0%)、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72、73%。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医院真菌感染并不少见,感染后预后差,主要防治措施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诊治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的制定。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但并未发生医院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激素使用史、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原因制定管理对策并实施,可实现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彭杰  张琴 《医学信息》2019,(3):134-136
目的 分析我院儿童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呼吸内科送检的4137例下呼吸道标本分离菌进行收集,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317例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2060株(去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37株,占69.75%;革兰阳性菌623株,占30.25%。排前五的分离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41.02%)、肺炎链球菌(21.17%)、卡他莫拉菌(19.03%)、金黄色葡萄球菌(8.98%)、肺炎克雷伯菌(3.83%)。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费沙星全部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敏感性低。结论 儿童下呼吸道病原菌种类多样,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应依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高效抗菌药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本文研究的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特性,提高对老年人不典型肺部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186例不典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了近2年我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